第55章 共同發(fā)展
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
這是個無論到什么時候,都不過時的至理。
不過,對王英來說,他舍棄了第三條。
因為,他沒有對手。
他不像當初的太祖,還有陳友諒、張士誠、元順帝等對手,只能韜光養(yǎng)晦,緩發(fā)育,再尋契機。
王英有著先天的好開局,完全可以一邊快速發(fā)展,一邊進取擴張。
在這個擴張的過程中肯定會遭遇反抗,也會遭遇有些人的忌憚。
這樣的行為,無論放到哪里,肯定都會遇到些不小的阻力。
可是在時下的亞美利加州,就沒有這個顧慮。
這里是有敵人,可都太弱了。
就算是當下相對來說,最強的墨西哥與西班牙軍隊,也都在很遠的地方,他還遠碰不到。
他所處的地方,算起來,還是亞美利加州最邊緣的地段,完全沒有人在意。
就連那些在自己國家混不下去,到這里來當奴隸主的那些家伙,在王英將這里發(fā)展起來之前,也都沒有注意到這片土地。
如此,在這一年的開發(fā)之下,這片沒人要的荒地,已經(jīng)充滿了一副富饒的景象。
良田千頃,年產(chǎn)糧十幾萬石。
而且還用溝渠和水車在極大程度上取代了人力,就是耕種,在是以機器為主,牲畜為輔,效率非常之高。
對于農(nóng)業(yè)方面,王英十分在意,他命人前往各國各地,把當?shù)鼐哂写硇缘募Z食、蔬菜、水果的種子想辦法帶回來,并利用雜交技術,增大產(chǎn)量,改善口感。
雜交技術,在這個時代來說,根本就是不可能的,甚至再到幾百年后,第一次被人提出來的時候,都還被所有人當做笑柄。
可在王英本來所處的那個時代,雜交技術,已經(jīng)被許多人所掌握了。
王英雖然不是學農(nóng)業(yè)的,但他手底下也是有能人的,只要他把原理講下去,自然會有人去實踐。
當下,一些作物的雜交已經(jīng)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不過畢竟時間比較緊,想要發(fā)展成規(guī)模,還需要幾年。
可哪怕如此,他的國家里,他的子民,沒有一個會餓肚子。
雖然讓所有人頓頓有肉還不現(xiàn)實,但絕對不會有人餓死,而且頓頓吃飽還是沒問題的。
這已經(jīng)很了不起了,畢竟直到民國,都還會出現(xiàn)餓死人,或因為缺鹽等微量元素而死人的情況,且并不局限于普通人。
而這個時候的獻慜皇帝治下的大明,不僅有充足的細鹽,還有辣椒等調味品,甚至還著人腌制各種口味的辣醬,以改善單一的口味。
可以說,時下的大明,人民幸福指數(shù),幾乎可以達到當下世界之巔了,哪怕它如今并不是最強大的帝國,但絕對是幸福指數(shù)最高的國度。
住房、飲食、醫(yī)療、教育,這些都不需要擔心。
住房分配,飲食分配,醫(yī)療免費,教育免費,就是結婚都是國家承辦,可以說,除了沒有工資,什么都有了。
當然,在現(xiàn)在的這種社會體制下,并不需要金錢。
因為幾乎所有的一切,都是直接由國家來承辦的,一切都有配給,足夠你的日常生活。
至于街道上的坊市,購買東西,進行消費,都可以用工分或軍分來兌換。
這是根據(jù)每個人的勞動和對社會的貢獻來分配的。
雖然不是貨幣,但其實都差不多。
而貨幣這種東西,王英已經(jīng)設計了很多款了,也有在考慮。
之所以一直都沒有發(fā)行,一是因為沒有必要,二是為防止因為貨幣的出現(xiàn),導致經(jīng)濟出現(xiàn)動蕩。
假幣、商貿(mào)、金融等情況的出現(xiàn),都會對經(jīng)濟造成很大的影響。
雖然在當下的大明不會因為這種問題而煩惱,因為王英在設計這些貨幣的時候,就對防偽措施進行了很嚴格的把控,但是他永遠相信高手在民間這句話,能工巧匠透氣取巧者,是不缺的。
當然,假幣雖然討厭,卻不是最危險的,因為它很難大范圍流行,只會讓部分人遭受無妄之災。
最可怕的,還是因為商貿(mào)的發(fā)達,導致大量貨幣存于個別人手中,以至于市場中流通的貨幣減少,從而增大貨幣制造的需求,進而使貨幣貶值,物價升高,造成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很惡心,但更惡心的,還是金融。
金融和經(jīng)濟,好似是一回事兒,但還是相差許多的。
經(jīng)濟,是建立在生產(chǎn)的基礎上的,不管是生產(chǎn)還是做買賣,總的來說,還是付出了勞動了,是有產(chǎn)出了,是有貢獻的。
但金融不同,像是股票這種東西的產(chǎn)生,本質上,就是不事生產(chǎn)的獲取。
比如當年的東印度公司,告訴人們,他們要去美洲挖金礦,需要大家的資金援助,之后就會有很大的回報。
本來,這也是沒有問題的。
但問題是,他們只收錢,卻沒有去美洲挖礦。
當時,股票這種東西剛出現(xiàn),大家都不滿足于辛勤勞作,而奢望著這種“睡后收入”,所以,窮人也好,富人也好,全都一窩蜂的涌了進去。
就連鼎鼎大名的牛頓,都投了不少錢。
可騙局就是騙局,哪怕它有著合法的手續(xù),也仍舊改變不了騙局的本質。
所以,當騙局被揭穿的時候,那些沒來得及抽身出來的人,都賠了個干干凈凈。
這種旁氏騙局,一直到幾百年后,都還存在著。
每隔幾年,都會冒出一個新名詞,其實,都只是換了外皮的一樣的東西罷了。
沒有產(chǎn)出的東西,不管當下表面上的利益有多大,也不過是空中樓閣,一旦倒塌,里面的每一塊磚瓦都不可能全身而退。
經(jīng)濟這東西,可不好掌握啊。
王英也沒有把握能玩兒好這個東西,所以,他干脆就先不碰,能拖就先拖著。
雖然這也是早晚要面對的事情,但當下到底是不急。
一個政策,想頒布下去容易,可想要撤回來,可就難了,你要面對的,除了那龐雜的數(shù)據(jù),還有朝令夕改所帶來的影響。
所以,哪怕一些政策,到了后來不再符合當時的國情,可也很難在短時間內(nèi)更改。
不是不想,而是沒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