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目睽睽之下,順景的總廚又在刀山底部抽出一件小玩意兒,長不過寸,色澤雪白柔潤,“這我請四會玉器名師專門設(shè)計做的玉環(huán)套頂子,一會兒我會把元貝頂開,剔出它不能食用的腸子,放入桂圓,閉合貝殼再行清蒸。這顆去核嵌入了蝦滑的桂圓肉,就是獻給各位來賓貴客的‘寶珠’了。”
他說得神乎其技,玄而又玄,就有人大聲質(zhì)疑了:“蝦滑釀桂圓小兒科,但你把桂圓懟進扇貝里,扇貝都死啦。死了的貝殼,就算蒸熟了那貝殼口子也是閉得緊緊的,刀切打開腥死人,叫什么開門迎客??”
麥希明看到身邊林小麥微微搖頭,和她節(jié)奏很一致地,銀姨也在搖頭,“扇貝在水里活動、開合靠的是它那肥碩有力的‘瑤柱’收縮控制。到這邊市場買菜,隨便一個海鮮池里都得生猛海鮮,時不時地看到花甲噴水、扇貝游泳,我就試過選花甲的時候被它噴一臉……可厲害了。”
“所以呢,如果師父的動作夠快,能夠在扇貝死之前完成剔腸嵌桂圓一套套路,扇貝憑著本能反應閉合起來,立刻上蒸籠,還是能夠起到蒸活扇貝的效果。就好比那黃河鯉魚,殺、切、炸、做完上桌,魚嘴巴還會動的。這一道菜,考的是眼明手快。”林小麥微微一笑。
銀姨說:“接得好。就是這道理。而要做到眼明手快,最重要的是專注。凝神在目,心手歸一,做完一例十個扇貝,總用時應該不會超過一分鐘。”
她話音一落,麥希明立馬翻起手腕對表,心里默默讀數(shù),眼睛盯著順景總廚。就在大家討論的時候,邊聊邊留神著,那總廚已把桂圓剔核,釀入了蝦滑,小小玻璃碗中,蝦滑桂圓成寶塔狀堆著。
“小小元貝精氣藏,千斤玉頂定乾坤。女媧補天五色石,不周山頂藏燭龍?!笨倧N朗聲念著,取出一只單邊眼鏡戴在右眼,左手持扇貝右手利刃輕輕一轉(zhuǎn)。
扇貝緊閉的兩面殼應聲而開,開到三分剛能見肉處,總廚中指頂出,翡翠玉頂就如千斤頂一般把扇貝殼撐住。迅如疾風,一團黑乎乎的東西從扇貝里被挖了出來,精準無比落入裝廢品的大塑料兜里,與此同時,作為獻寶珠的蝦滑桂圓就被塞了進去。
總廚手腕來了個三百六十度平花回旋,弧光閃動,玉頂跳回他的掌心處,扇貝復又合上,一切好像什么都沒有發(fā)生過……
小心翼翼地把扇貝放在蒸碟上,總廚如法炮制,行云流水不做須臾停歇,等十個扇貝做好被徒弟雙手捧著擱到蒸籠上,開大火開始蒸的時候,麥希明才放下手腕,吐出一句話:“一分……十秒?!?p> 銀姨還有些老來俏地笑:“哎喲哎喲,老了老了,估時間都估不準了!”
林小麥道:“沒有啦,戴眼鏡的時間,還有徒弟走動的時間扣掉,光是師傅填寶珠的時間,確實是十只扇貝一分鐘沒錯。”
乘著等扇貝蒸好的間隙,大家把注意力轉(zhuǎn)移到旁邊的同豐酒樓一行身上,順景酒樓“開門迎客”展示出來的刀工那是相當精彩,不知道同豐酒樓又用什么菜式來相迎?
同豐酒樓的總廚長得黑黑實實,比順景酒樓的師父年輕些,迎著大家的注視,他毫不怯場,不慌不忙道:“我要做的菜是‘童子笑迎四方客’,用的,是清明蝦。俗語有說,清明蝦重陽蟹,如今清明時節(jié)剛過,鮮蝦正在積蓄營養(yǎng)等待繁衍,正是肉質(zhì)最肥美的時候,我要選來做菜。”
把掛在海鮮池側(cè)面的網(wǎng)兜用力往上提離水面,網(wǎng)兜底下是一只只食指大小,活蹦亂跳的鮮蝦。同豐總廚讓學徒抓出兩只河蝦來展示給大家看,那河蝦青殼身肥,尾如鳳翅,兩只螯足足足有身子兩倍長,張開超過了90度,威風凜凜。
冷不防地,一只蝦在徒弟手中打挺,徒弟手松了那蝦跌地上,當場表演起就地十八滾,滾著還會張開鉗子,把一個坐在竹編嬰兒車里的小孩兒嚇得哭起來。推著嬰兒車的阿婆忙彎腰拾起那掙扎不休的蝦子,嘴里哄著:“不哭不哭,我們打打??!蝦公公是壞公公,把壞蝦公公交給叔叔煮了!”
小徒弟在阿婆手里拿回那逃跑的蝦,為表歉意,送了一串新鮮龍眼:“對不起對不起,嚇到孩子了。來,哥哥請你吃果果。”
有甜甜龍眼吃,小寶寶不哭了。大家看著徒弟把河蝦放進碗中,剪蝦槍去蝦尾,拿出一個白毛小刷子把河蝦抱著的蝦籽刷下來。林小麥“嘻”的一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順景酒樓的師父有四會老玉工的翡翠玉頂,這邊就有貓須刷。那是老貓胡須做成的小刷子,柔中帶剛,軟軟韌韌,清潔力極強,用來刷那比頭發(fā)尖大不了多少的蝦籽最合適不過?!?p> 刷下了蝦籽,收集起來攏共一小匙羹,起出來的蝦肉剁成蝦膠調(diào)味。同豐酒樓總廚取出一個巴掌大的小玉磨,“別看這些蝦籽不過頭發(fā)尖大小,味道極鮮。為了極致提取出蝦籽鮮味,我要把它們磨成蝦籽蓉。”
他把蝦籽均勻倒入玉磨盤中,暗力細磨,很快,點點滴滴濃紫色的漿汁從玉磨那不過筷子頭大小的口中汨汨而出,磨漿過程中專注盯著玉磨盤的同豐總廚這才露出笑意:“巴掌磨盤天青色,研磨淡紫得味來。用蝦籽蓉拌入蝦膠中,這就是鮮上加鮮?!?p> “這么鮮味的蝦膠,他想用來做什么呢?”麥希明嘀咕著,陷入思考中,“而且剛才他們抓出來的河蝦,已全部用完了——那么,主料在哪里?”
“銀姨快看,他在抓九節(jié)蝦!哇,好大!”林小麥用了扯了扯銀姨胳膊,低聲叫道。麥希明扭過頭,和銀姨一道望向海鮮池方向,看到同豐酒樓的小徒弟又在海鮮池里抓出了八只巴掌長的九節(jié)蝦來。
三生三笑
忽然有些傷感,寫的是疫情前的情景,那時候大家都不戴口罩。 感謝月票~推薦票~還有貪狼的打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