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人在大明:開局獲得上班打卡系統(tǒng)

第56章 卷土重來 鰲拜登場

  與此同時。

  就在陳默為了傷員之事費勁心血時。

  天眷盛京。

  “聽說了嗎?雁門關大敗,多爾袞身死大同?!?p>  “真的?是何人所為?”

  “據(jù)說是一個明軍守將陳默,利用大同城布下埋伏,多爾袞輕敵冒進,才導致戰(zhàn)敗身死,連帶皇上加封給他的正白旗親信也都隨他一塊下了地獄?!?p>  “哼,他早該死了!就仗著自己有皇家血統(tǒng),平日里吆五喝六,一個毛頭小子,譜比阿敏、莽古爾泰還大。

  我早就看他不順眼了,死得好!”

  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滿朝文武對多爾袞戰(zhàn)死沙場并沒有感到任何惋惜。

  反倒一個個拍手稱快,大肆歡慶。

  原因無他。

  在草原部落國朝堂中,武將有著極其嚴格的種族階級。

  為首的是皇室一族。

  例如阿巴泰、代善、阿敏、莽古爾泰這些都屬于頂級武將行列。

  其次是馬倫佳,佟鼓佳,瓜得佳,富爾察。

  這些姓氏出來的武將緊隨第二梯隊。

  但草原部落國要想繁榮昌盛,光靠這點嫡旁系的人不行??!

  他得積極吸收外來人才,以此來保證草原部落國能順利運轉。

  所以第三梯隊就是由外蒙將領和投降的明軍將領混合組成。

  按理說,這種排位方法還算正常。

  以血統(tǒng)和能力形成階級基層。

  既能保證上層者維持統(tǒng)治,又能防止有心之人大權在握后意圖謀反。

  這核心階級大家都是一個姓,誰做皇帝不是做???

  因此剛開始。

  所有人對這套制度都還算比較滿意。

  可時間一久,第三梯隊的武將就有些不服了!

  對她們來講。

  像阿巴泰、代善這種頂級猛將,又能打又能率,排的順位比他們高也就罷了。

  但多爾袞這種初出茅廬的小屁孩。

  連毛都沒長齊,憑什么比他們排位高?

  尤其是現(xiàn)在的多爾袞遠不如日后當攝政王時那么風光。

  眼下他就是個裝備沒成型的輸出位。

  什么傷害都沒有,吃經(jīng)濟還賊多。

  這下面人要是能樂意才見鬼呢。

  因此。

  在他們聽到多爾袞身死的消息后,才會那么興高采烈。

  當然,也有例外的。

  “唉,這個陳默是何許人也?朕知道的明軍將領里沒這號人啊,怎么連多爾袞都陰溝翻船了呢?”

  靠在龍椅上忍不住重嘆,皇太極如今心情很煩躁。

  自從五月改國號為草原部落國登基稱帝后。

  為了繼承先帝遺志滅亡大明,皇太極便積極組織攻勢。

  意圖占領錦州、松山,以此徹底摧毀明軍在關外的全部兵力部署。

  可沒曾想。

  還沒打呢!

  后院就特么起火了!

  外八旗在草原尋畔滋事,意圖獨立謀反。

  為鎮(zhèn)壓后院叛亂。

  皇太極只能一方面讓阿敏率軍北上剿滅叛亂。

  一方面讓多爾袞從雁門關繞道直插北京城。

  在他的計劃中。

  只要保定城被圍,鎮(zhèn)守錦州的祖大壽、吳三桂勢必要分兵回援。

  這樣他就可以趁機包圍錦州、引誘明軍主力增援。

  再在松山一帶設伏偷襲。

  如此圍點打援,明軍關外之地必然盡數(shù)歸草原部落國所有。

  可現(xiàn)在,一切計劃都泡湯了。

  由于多爾袞在大同城直接被陳默給干死了!

  導致祖大壽能夠集中全部精力鎮(zhèn)守袁崇煥為大明親手打造的這條關寧錦防線。

  皇太極每天都望山眺望。

  看著對面咫尺之遙的關內平原,可他就是進不去??!

  “稟皇上,這陳默據(jù)說曾經(jīng)乃是大明軍中一個小小的百長,因與我軍作戰(zhàn)有功,特地被擢升為大同指揮使。

  且抵達大同后,先后四次對我東線軍隊進行伏擊圍剿。

  貝勒爺一時不慎,最終才身死大同。”

  與此同時。

  將搜集來的情報緩緩道出。

  時任草原部落國八大鐵帽子王之一。

  鄭慶王舒爾哈齊繼續(xù)向皇太極提醒道:“皇上,目前雁門關內已無我草原軍兵馬,我軍意圖從東線進入保定城,牽制正面祖大壽的意圖已經(jīng)破產(chǎn)。

  你看,咱們要不要退兵?”

  “不能退!”

  深知東線戰(zhàn)場是自己能否圍點打援的關鍵,皇太極猛拍下龍椅后。

  面色鐵青道:“雁門關內沒人就增兵,沒將就添將,總之從東線直插保定城的部署絕不能動搖!祖大壽曾詐降于我。

  若不能徹底摧毀他的抵抗意志,他絕不會輕而易舉將錦州之地交到我們手中。”

  “可是皇上,如今我大軍主力盡在洛陽外,阿敏、莽古爾泰也因鎮(zhèn)壓外蒙叛亂暫時無法抽調回來,我等該派誰人為代替多爾袞,繼續(xù)進攻大同呢?”

  提出最要命的問題,舒爾哈齊算是草原部落國朝堂中少數(shù)不多智勇雙全者。

  而皇太極聽聞,眉頭緊皺半天。

  最終主動開口詢問道:“諸位,何人愿意去雁門關領兵???”

  “這……”

  猶豫地左顧右盼,如今部落國之中雖是猛將如云。

  可很顯然。

  雁門關那邊就是個爛攤子。

  油水不多還賊累人。

  但凡有點腦子的,都不想放著進攻錦州的功勞不要。

  反倒去雁門關吃苦受累。

  而皇太極見他們半天不冒出個聲來。

  心中頓時有些煩躁。

  剛要出口怒斥!

  卻不料就在這時!

  “稟皇上,鰲拜愿意前往雁門、剿滅陳默,為多爾袞報仇,同時打通東面戰(zhàn)場,直撲保定城城!”

  從人堆里站出一員虎背熊腰的壯漢單膝行禮。

  皇太極看后,臉上大喜:“好!鰲拜聽令!朕加封你為東路提督,統(tǒng)帥本部一萬鑲黃旗護衛(wèi)軍。

  待十五日后糧草軍械準備完成后,立刻星夜前往雁門關。

  你務必擊潰陳默,挺進保定城!”

  “嗻!”

  終于迎來證明自己的機會。

  鰲拜的情況和多爾袞其實一樣。

  現(xiàn)在的他遠沒有日后康熙時期那般令人望而生畏。

  反倒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因此,鰲拜也需要個機會將自己的位置往上提一提!

  所以他要去雁門關!

  他要用陳默的人頭來向皇太極證明。

  多爾袞做不到的事情,他鰲拜能做到。

  皇親國戚打不倒的敵人,他鰲拜來打倒!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