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你不去當演員,真的是可惜了啊
朝臣們一直在關注漢王李元昌這邊的情況。
聽到漢王這么說,他們不由泛起了嘀咕。
“莫非是漢王有什么地方得罪晉王了?這才惹的晉王記恨?”
“晉王不是小氣的人啊,就算漢王得罪了晉王,也沒必要置他于死地啊。”
“可看漢王的樣子,哪像是行刺過晉王的人啊,看著根本就不像好吧?”
……
李元昌的一舉一動,不得不說太具有迷惑性了。
一副完全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的模樣。
話里話外都是在向李治求饒。
就好像,兩人之間的沖突只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李治在朝堂上小題大做一樣。
只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李治沒有搭理李元昌,一板一眼地朝前方躬身,朗聲說道:“臣要彈劾漢王,彈劾的名義是:謀反、刺殺皇親國戚!”
此話一出,漢王臉上的表情冷了下來:“晉王你這話什么意思?本王只是冷落了你罷了,你為何要構陷本王?”
李治依舊沒有回話,他從懷里拿出一本黃色的冊子,雙手捧在胸前。
“請劉尚書代勞,為下官呈上罪證!”
當那本冊子一出來,李元昌肥胖的臉頰猛顫了一下。
“你!”
他剛說出一個字,立刻反應過來現在不是接話的時候。
李元昌背對著龍椅,目光陰翳地盯向李治,眼神陰森到可怕!
而在這段時間,李治自始至終低著頭,沒有把頭抬起來。
他在等人過來,拿走手中的書冊。
時間過去幾秒,一道瘦弱的人影走來。
他先是拿走了李治手上的書冊,看到李治抬頭,深深地朝他看了幾眼。
劉德威跟李治對視數秒,眼神十分深沉,也不知在表達些什么。
看到李治朝他點點頭,臉上露出一絲笑意,劉德威這才轉身離開。
劉德威雙手拿起書冊,在返回前列的時候,始終沒有打開書冊的意思。
他走到了李世民身邊,雙手將書冊奉上!
“請圣上過目?!?p> 李世民拿起書冊,看了他一眼,沒說什么。
朝他揮了揮手,隨即拿起書冊開始翻閱。
看了沒幾眼,李世民的手臂微微發(fā)顫。
他用力地把書冊丟到地上,震怒道:“漢王!你可知罪?”
“知什么罪啊?我到現在都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呢?”
李元昌滿臉無辜,低著頭訴苦。
看到他此時還在裝蒜,李治抬起頭,語氣平靜地問:“漢王,聽說您師承大書法家史陵先生,書法獨樹一幟、別具一格,已自成一派!不知可有此事?”
李元昌在書法一途上有很高的造詣,這人盡皆知的事情,哪怕他想否認也做不到。
他深吸了一口氣,語調輕佻地道:“確有此事,世人都知本王的才能,不知晉王提起這件事,意欲何為???”
“這么說,別人不可能模仿得了你的字跡了?”李治再問。
“那可未必!”李元昌抬著下巴道:“本王的書法的確自成一派,但也不是完全臨摹不了,如果你想用一封不明來歷的書信,就想構陷本王,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你還敢狡辯!”李世民大怒道:“昔日,朕與你一同師承史陵先生,你的字跡,朕難道還能認不出來嗎?!”
“皇兄,你手里的那東西,我真不知道??!”李元昌委屈的不行,聲音中帶著哭腔,就好像受到冤屈的孩子一樣,“您想殺我,您直接動手就是了,何必要演這么一出戲碼呢?”
還真別說,不少官員被他給迷惑住了,朝他投去憐憫的眼神。
被李元昌這么一鬧,朝堂上的對峙非但不見嚴肅,反而更像是一場鬧劇。
就這演技,不去當個戲子真是可惜了他的才華。
“呵呵……”
看到身邊官員的反應,李治輕笑出聲:“本王倒是小瞧你了,沒想到漢王竟然還有如此高的才華?!?p> “都是你誣陷本王,你還有臉說這些?”李元昌怒罵:“本王知道你身份尊貴,所以一直不敢得罪與你,上次不小心冷落了你,那是不得已而為之,你怎能因這點小事,誣告長輩?”
“誣告?”李治輕輕搖頭,不緊不慢地開口詢問:“既然如此,那本王想問您一件事?!?p> “你說?!崩钤f道。
李治故作疑惑地道:“本王您說過好幾次了,說您不小心冷落了本王,那您倒是說說,您究竟是因為什么原因,冷落本王的呢?”
“這種事,哪好意思在大庭廣眾之下說出口呢?”
李元昌的語氣有些為難。
這語氣,很容易引起朝臣無限的遐想。
不過李治壓根就不給他混淆視聽的機會,當即把真相揭露出來。
“是因為是在東宮的承恩殿,當時還有太子殿下在場,所以不好冷落了太子是嗎?”
“我!”李元昌想開口辯解,但卻發(fā)現無話可說。
心理有鬼的人,其實有很多形跡可疑的地方。
李元昌在這胡攪蠻纏,那對李治而言,其實根本就不是什么問題。
之前沒說,只是出于某些原因,李治不愿意揭穿他罷了。
但這些謊言,又有什么意義呢?
一旦把話說開了,李元昌還有什么可辯解的余地?
李治這話一說出來,那些被李元昌帶歪的朝臣,當即醒悟過來,身邊的人小聲探討。
“東宮?漢王去東宮做什么?作為擁有封地、擁有軍權的王爺,他不是該避嫌嗎?”
“先是不告入京,然后又是拜訪東宮,這漢王究竟想做什么?”
“漢王的行跡太可疑了,不管他出現在什么地方,那都沒什么問題,但去東宮,這就說不過去了啊?!?p> “東宮,又是東宮,東宮的那位,到底想做什么?”
……
能站在朝堂上的,那都是人精。
他們會被李元昌的表演給欺騙。
但這些可疑的行跡,卻很難騙過他們。
作為一個手握重權的王爺,是無論如何都不該私下見太子的。
這就是一個明晃晃的把柄。
任誰聽了,都知道這有問題。
發(fā)現形勢對自己不利,李元昌的腦門上滲出了冷汗。
但是,哪怕如此,他也不愿意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