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戰(zhàn)國藤原幕府

一百五十章菊池

戰(zhàn)國藤原幕府 橘色英短 5405 2022-12-31 16:53:36

  二人的造訪也讓我有了警醒,我雖然信任筑紫榮門,但是對于筑紫家來說他是空降的家督,孤身一人對家中事物也一定會有所掣肘,于是我沒有絲毫猶豫第二天馬上就從江上家召來了之前放在他家中的執(zhí)行種兼,將執(zhí)行種兼派往了筑紫家作為家老輔佐筑紫榮門處理事物。

  而又過了一段時間,我這才得到了大友家傳來的消息:大友義鎮(zhèn)因為和少弐的戰(zhàn)事失利感到羞愧,同時也為了祭奠此戰(zhàn)中陣亡的大友家武士,決定出家,稱宗麟入道。

  同時也有數(shù)名家臣跟隨宗麟一起剃發(fā),其中吉岡長增改稱吉岡入道宗歡,戶次鑒連改稱戶次入道麟伯軒道雪。

  這樣做的原因,經(jīng)過我少弐家眾人推測,恐怕他是因為不顧家中重臣的阻攔扶持少弐,導致今日之敗而自責的原因。

  另外,筑前因為這場大敗,大友家對筑前的支配已經(jīng)呈現(xiàn)出不穩(wěn)的跡象,同時也因為立花家家主陣亡,繼承人雖然被我放歸,但是大友宗麟可能是考慮要增加筑前掌控力的緣故,于是讓戶次鑒連入主立花山城,入嗣立花家。

  這樣,歷史上的立花道雪橫空出世。

  筑后方面因為我壓制筑后得利,速度也比較快,所以新封過去的家臣們對領地的掌控沒有太大的阻力。

  由于新晉移封家臣,我也沒有對本次新年舉行太大的慶?;顒樱瑑H僅在佐嘉城舉行了酒宴犒賞了家臣們,之后便讓家臣們前去領地忙活自己的事情去了。

  等到第二年初春,九州地區(qū)最先開始春種的時候,我才考慮到軍勢已經(jīng)休養(yǎng)生息差不多了,開始著手準備對肥后開始進行部署滲透。

  思來想去我入主肥后的借口或者說大義,自然是肥后已經(jīng)同樣落寞了的名門:菊池氏。

  菊池氏源于住在肥后國菊池郡的大宰少監(jiān)藤原則隆。關于則隆的出身,一直被認為是藤原隆家的子嗣政則的后代。但是最新研究表明,政則原來就是“刀伊入寇”時期幫助太宰權出師藤原隆家,與他們并肩作戰(zhàn)的大宰府官藤原藏規(guī)。

  也就是說,大化時期的鞠智城或其所屬的菊池軍團得勢,雖然身為菊池郡司,一族也多為大宰府的府官。不久稱藤原姓,從九世紀到十一世紀的前半葉,作為太宰府有力的府官活躍。據(jù)此可知,菊池氏是古代鞠智族的后裔,不知何時與藤原氏有了淵源,便稱其為藤原姓。

  最初,菊池氏的根據(jù)地在菊池郡菊池村深川,后來在武政時期搬到了隈府城。源平之爭亂期,肥后權守隆直舉兵反抗平家,但被平家大軍所攻。

  承久之變(1222)中,支持后鳥羽上皇方與鐮倉幕府軍作戰(zhàn),一度被迫雌伏。之后,文永十一年(1274)蒙古來襲之際,武房率領弟弟赤星三郎有隆、菊池八郎康成等人出征,立下大功。弘安四年(1281)蒙古再度來襲,菊池武房再度出征博多。

  菊池一族在這兩役中的表現(xiàn),因竹崎季長的《蒙古來襲繪詞》而聞名。在這兩役中,季長和有隆得到了恩賞,但武房只得到了朝廷賜予的甲胄,并沒有得到幕府的行賞,這引起了幕府的不滿,開始傾向于反北條。

  元弘之亂時,武房的孫子武時奉后醍醐天皇皇子護良親王的令旨,攻打阿蘇神社大宮司阿蘇惟直和鎮(zhèn)西深題北條英時于博多,但因少弐、大友氏的叛變而敗亡。據(jù)說當時武時召來嫡子武重,勸他重振菊池家,然后返回肥后。之后,受到討伐軍的攻擊,與阿蘇惟直一起潛伏在日向鞍岡山。

  不久,足利高氏轉向后醍醐天皇,攻陷六波羅探題,少弐、大友氏等討伐鎮(zhèn)西探題北條英時,鐮倉幕府滅亡。此時,菊池武重因先前的傷痛尚未痊愈,無法參戰(zhàn)。

  建武中興后,武重與弟弟武村、武吉等進京,成為后醍醐天皇的近侍,被任命為肥后守,成為建武新政武者所的成員之一。建武二年(1335),足利尊氏背叛新政,武重加入新田義貞為大將的討伐軍東下,但討伐軍在箱根竹下之戰(zhàn)中戰(zhàn)敗逃回京都。尊氏追著敗走的新政軍進入京都,不久在北畠顯家、新田義貞、楠木正成等人的反擊中敗北,逃往九州。

  少貳賴尚在赤間關迎接了足利尊氏,并帶領尊氏一行參觀了宗像神社。

  留守惣領武重的弟弟武敏與阿蘇惟直一同率兵攻打太宰府,討伐有智山城少弐貞經(jīng),占領博多。武敏率兵北上,在多多良濱布陣。武敏率領的宮方軍有阿蘇惟直、惟成兄弟、秋月種道、松浦黨等人加入,兵力壓倒尊氏勢力。

  激戰(zhàn)朝宮方有利的方向展開,但突然刮起北風,朝宮方吹去。戰(zhàn)局突然對宮方不利,松浦黨轉而支持尊氏,菊池氏等人潰不成軍。菊池武敏率領少量兵力撤退,但阿蘇惟直、惟成兄弟、秋月種道等人全部戰(zhàn)死。

  通過這次勝利,尊氏扭轉了頹勢,平定九州,留下一色范氏為鎮(zhèn)西管領(九州探題),再次以京都為目標進發(fā)。尊氏軍在攝津湊川討伐楠木正成及其一族,使新田義貞敗走,壓制了京都。后醍醐天皇投奔吉野建立南朝,尊氏建立北朝成立足利幕府。于是,此后南北朝持續(xù)了半個世紀的動亂。在此期間,武重被囚禁,建武三年(1336)逃出足利軍的包圍,回到菊池。

  由于武重的回國,九州的宮方再次活躍起來,第二年建武四年,武重在寺尾野城起兵。對此,阿蘇惟澄響應,豐后的大友貞順、筑后的黑木、河崎氏等也起兵。之前武敏屢次起兵,結果都沒有成功,這是因為武敏是庶子,在家族和宮方諸氏面前缺乏分量。另一方面,武重既是菊池的惣領,又被任命為肥后守,可以說自然具備了作為宮方統(tǒng)帥的大義。

  九州探題一色范氏注視著武重的行動,親自率兵進攻肥后。武重與惟澄聯(lián)合,將其迎回益城郡犬冢原,討伐范氏之弟賴行等武家部將,取得勝利。接著向竹迫進攻鄰接的合志幸隆,幸隆得到武家的援助,戰(zhàn)況不利。

  另一方面,尊氏讓少弐賴尚回到九州支援范氏,延元三年(1338),武家方攻打武重。與此相對,武重進攻筑后,三月戰(zhàn)于石垣山,十月再次進攻筑后,此后消息不明。大概是在這個時候生病,在延元三年年底去世的。

  武重的弟弟繼承了家業(yè),由武敏監(jiān)護。武敏去世后,木野武茂似乎擔任監(jiān)護,但興國五年(1344)正月之后,在史料上看不到武士武茂的蹤影。取而代之的是武光。

  惣領武士受到武家方面的壓迫,無法統(tǒng)率一族,似乎沒有作為惣領的自信,想從兄弟一族中選任“靈巧的人物”而放棄了統(tǒng)治權。這與惣領制的崩潰是相通的,作為九州宮方中心的菊池一族面臨著巨大的危機。

  這里登場的是豐田十郎武光,武光是武重、武敏等人的弟弟,相當于武士之兄。建武時期就住在益城的豐田莊,名叫豐田十郎。興國四年(1343)在阿蘇(惠良)惟澄的協(xié)助下,在田口城與河尻幸俊及道歉磨勢力作戰(zhàn)并大破,在菊池一門嶄露頭角。他憑借自己的力量,以庶子之身,繼承武士之位,成為菊池氏的長子。

  興國五年,武光奪回了合志幸隆占據(jù)的菊池本城,正平三年(1348),迎接征西將軍宮懷良親王到肥后本城,進軍筑后,趁著足利、一色、少弐氏等武家的內訌,在九州興風作浪。

  不久,幕府內部足利尊氏與弟弟直義對立,產(chǎn)生了觀應之亂。與此相關,直義的養(yǎng)子直冬進入九州,九州在武家方和宮方對立的基礎上,直冬成為第三勢力。與探題一色范氏不相容的少弐賴尚支援直冬,直冬的勢力驟然擴大。范氏向幕府尋求支援,但由于直義方占優(yōu)勢,幕府不僅沒有派出援軍,還任命直冬為九州探題。窮途潦倒的范氏與宮方聯(lián)合,從東西兩面夾擊太宰府的直冬。然而,這股混亂隨著直義的失敗,正平七年直義在鐮倉被殺而結束。失去靠山的直冬聲望一落千丈,直冬逃往中國。

  探題一色范氏攻擊了少弐賴尚,賴尚向菊池武光請求支援。翌年正平八年,武光支援賴尚在太宰府南面的針摺原與一色軍交戰(zhàn),給予其毀滅性打擊。由于針摺原之戰(zhàn)的勝利,九州宮方面的勢力大幅擴張。正平十年,懷良親王率領菊池武澄、五條良氏、少弐賴資等人轉戰(zhàn)肥前、豐后,迫使大友氏泰投降。接著攻下博多,將一色范氏驅逐到長門。于是,以少弐、大友、島津氏等九州三人眾為首的九州有勢力的武士悉數(shù)歸服懷良親王。

  然而,武光之后,菊池氏再沒有出現(xiàn)庶子家分家的現(xiàn)象。在持續(xù)不斷的軍事活動中,庶子由惣領武光指揮,新的統(tǒng)治與被統(tǒng)治體制得以成立。然后,菊池氏確立了新的惣領體制,所領、所職集中在惣領,確立了由嫡子繼承的嫡子單獨繼承制。

  與菊池氏聯(lián)手成功擊退一色氏的少弐氏轉向武家,引誘菊池武光前往筑后、筑前,與大友氏共同夾擊。武光察覺到這一點,主動進軍筑前、筑后。于是,正平十四年,武光奉懷良親王于筑后川南岸高良山布陣。與此相對,賴尚動員兒子直資一族、筑前、筑后武家、肥前松浦、龍造寺、深堀等人,在筑后川的北味坂莊布陣。

  戰(zhàn)斗由武光打響,他總是先下手為強,向少弐氏施壓。在被稱為大保原合戰(zhàn)(筑后川之戰(zhàn))的戰(zhàn)斗中,宮方和武家方?jīng)Q戰(zhàn)九州,武光通過夜襲擊破了武家方。

  通過這次勝利,武光統(tǒng)一了筑前,正平十六年控制了大宰府,同二十年設置了征西府。就這樣,武光帶領南朝在九州建立鼎盛時期。

  幕府看到九州的形勢后,任命斯波氏經(jīng)、涉川義行為九州探題,但無法與南朝征西府對抗。然后,應安四年(1371),任命今川了俊為九州探題,負責收拾事態(tài)。對此武光與嫡子武政一起對抗,不過,由于了俊卓越的作戰(zhàn),失去太宰府逃往高良山。

  此后,懷良親王和菊池武光與今川了俊持續(xù)對峙,逐漸陷入劣勢。在這樣的文中二年(1373年),菊池武光結束了波瀾壯闊的一生。

  武光死后,武政繼位,但武政沒有父親武光那樣的力量,九州宮方勢力日漸衰退。第二年,武政也病死了。武光、武政的相繼死亡給菊池氏帶來了巨大的打擊。

  武政之后由武朝繼承,不過是個年僅十二歲的少年,宮方的士氣越來越低落。天授二年(1376),菊池武朝與阿蘇惟武一同在肥前國府布陣,次年,與大內義弘、大友親世等激戰(zhàn)。宮方慘敗,惟武戰(zhàn)死,武朝勉強逃回菊池。此后,九州宮方一蹶不振,最終于明德三年(1392年)南北朝合一。

  之后,今川了俊被免去探題一職,召回京都,涉川滿賴接替了他擔任探題。菊池武朝對此進行了抵抗,應永五年(1398年),武朝終于歸服幕府,九州的南北朝之爭也宣告結束。武朝得到肥后守護,暫時保持了勢力,不久,與少弐氏、大友氏聯(lián)手支援探題涉川氏的大內氏抗爭。武朝于應永十四年去世,嫡子兼朝繼承家督之位。

  兼朝也與大內氏(探題涉川氏)對立,與少弐氏聯(lián)合,屢次出兵筑前和豐前與大內氏戰(zhàn)斗。然后,永享三年(1431),把家督之位讓給嫡子持朝后隱居。持直與兼朝不同,持幕府方面的立場,與大內氏聯(lián)合起來對抗少弐氏。持朝逼迫得到父親兼朝支持的弟弟忠親自殺,加強對一族庶家的控制,努力強化惣領的權勢。

  到了繼承持朝的為邦一代,又被補任為筑后的守護,但由于以相良氏為首的國人眾的崛起,筑后守護也被大內氏奪去。而且一族發(fā)生內訌等,在控制一族、國眾方面吃了不少苦頭。另一方面,進行朝鮮貿易等對外貿易繁榮起來,但從為邦時期開始菊池氏顯現(xiàn)出衰退。

  文明十三年(1481),菊池重朝的《萬句連歌發(fā)句》在居住在隈府城·隈部館舉行。肥后北部七郡的武士們參加了這次活動。舉辦“萬句連歌發(fā)句”時,京都正爆發(fā)應仁之亂的戰(zhàn)爭,天下逐漸向戰(zhàn)國時代過渡。這一年,重朝的叔父宇土為光為了擔任守護而背叛了重朝。相良為續(xù)也加入其中,引發(fā)了一場混戰(zhàn),重朝驅逐了為光。之后,重朝介入阿蘇氏的內訌,文明十七年在幕之平戰(zhàn)敗,菊池宗家的權威顯著下降。

  明應二年(1493),重朝去世,由年僅十二歲的武運(能運)繼承家業(yè)。輕視能運年輕的重臣隈部氏,與相良氏聯(lián)手謀反,被武運鎮(zhèn)壓,但是,家中的動搖仍在持續(xù),文龜元年(1501),為光趁武運出城之機,攻陷了隈府城。武運以肥后、筑后之兵迫近隈府城,在玉祥寺原與宇土軍激戰(zhàn)。菊池方雖然奮戰(zhàn),但以菊池武安為首,黑木為實、西牟田重家等勇將、猛卒等數(shù)百人戰(zhàn)死。逃到玉名的武運,為了東山再起,投靠了有馬家。

  在有馬家庇護下,因為武運之名與“不幸”有關,所以改名為能運。

  也許是改名奏效了,文龜三年,在城氏、有馬氏等人的支援下,能連得到了相良長每的協(xié)助,率領島原的援軍在玉名登陸。為光聞訊,率兵前往高瀨與能連戰(zhàn)斗。

  激戰(zhàn)過后,能連方勝利,并乘勝攻擊逃到宇土城的為光,終于逼其自盡。于是,能連雖然重返隈部城,但因高瀨之戰(zhàn)的戰(zhàn)傷未愈,在二十五歲時去世。

  之后,菊池氏在能連的遺言下,從一族中聘請政隆(政朝)為守護職。

  看到菊池氏衰退的阿蘇大宮司惟長希望擔任肥后守護一職,于是與豐后的大友義長聯(lián)手動搖菊池氏的家臣團。城、赤星、隈部氏等二十二名菊池氏家臣,于永正二年(1505),提出了排斥擔任守護職的菊池政隆,迎請惟長擔任守護的起請文。

  雖如此,但是也有家臣支持政隆,惟長在大友義長的支持下進攻肥后,將政隆趕出隈府城。就這樣,阿蘇惟長進入隈府城,以菊池武經(jīng)為名就任肥后守護一職。

  不久,武經(jīng)明白了守護不過是大友氏的傀儡,逐漸自暴自棄,表現(xiàn)出傲慢的態(tài)度,家臣們也開始疏遠武經(jīng)。武經(jīng)厭倦了大友氏的壓迫,以及家臣團下克上的傾向,終于在永正八年逃離隈府城回到矢部。武經(jīng)離去后,菊池氏的重臣們立即將菊池一族的武包迎為新守護。菊池氏的家督和肥后守護一職,早就控制在大友氏手中和菊池家臣們手中。

  永正十五年(1518),繼承大友氏的義鑒逼迫菊池氏重臣驅逐武包,同年,弟弟重治(菊池義武)進入菊池擔任肥后守護。重治進入隈府城后,不久得到鹿子木親員、田島一族的支持,在隈本城落腳。這也是因為重治討厭菊池家的實力派人物隈部、赤星、城氏等人的結果。于是,成為肥后守護的重治,逐漸開始有了從大友宗家自立的跡象。

  但是,菊池氏的重臣們不同意義武,被逼到走投無路的義武投靠肥前的有馬氏,從肥后逃離。

  肥后守護一職由義鑒補任,但此后義武仍倚賴相良氏和島津氏,與義鑒持續(xù)對立,并策劃回歸隈府。天有不測風云,天文十九年(1547),義鑒在二階崩壞之變中橫死,義武在鹿子木氏、田島氏等人的協(xié)助下重返隈府城。另一方面,繼承義鑒的義鎮(zhèn)治理了家中的混亂局面,得到了城氏、小代氏等人的支持,向肥后發(fā)動進攻,第二年就占領了肥后的中北部地區(qū),將義武趕出了隈本城。

  義武投靠相良晴廣,但義鎮(zhèn)說服相良氏將義武召到豐后,天文二十三年(1544),在途中將其殺害。至此,菊池氏可以說是名符其實地滅亡了。

  關于菊池,是作者最喜歡的一家,尤其是南北朝時的菊池武光,所以這里科普多了一點,見諒。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