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 置辦物件
到了后院,按照記憶他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兩套房子。
兩間房的主房大約有四十平米左右,旁邊的耳房小了點,不足二十平米。
對于汪剛來說這兩間已經(jīng)夠了,而且這兩間房在這四合院也算是大房子了。
在京城來說,有這樣的兩間房作為落腳點已經(jīng)比大多數(shù)人都好了。
這已經(jīng)是屬于大戶人家了。
前院的三大爺一家還擠在一塊呢,中院的秦淮如為了算計傻柱的房子可是千難萬難。
房間里面的陳設(shè)很簡單,只有一張床,地面也是坑坑洼洼的,墻壁不少地方的墻皮都脫落了下來。
這么多年沒住人確實對房子有些不好,不過既然自己回來了,剩下的慢慢的修繕就行了。
家具之類的一會可以到街道那邊問一下,新的先不著急買,先從二手市場或者是廢品站那里買點回來。
這些不用票,等到了有對象的時候再置辦點新家具。
這個時候他對于生活上的一些用品,尤其是家具他倒是不怎么在意。
有的用就行了,反正只有一個人。
簡單的收拾了一下,東西缺的太多了,就是想要整一下都不行。
看著手里的行李和五斤的肉,汪剛不知道該不該把他收到空間里面,畢竟這些東西自己走進來的時候已經(jīng)有人注意到了。
但是這個院子里面的人他可不放心就這么放著,自己剛剛退伍回來,還沒在這個院子里面扎下根。
自己的身份還是一個退伍軍人,要是和鄰里的關(guān)系處理不好那算什么。
從空間里面仔細搜索了一下,終于是找到了一把鎖。
走出房間給門一鎖,齊活,鎖上門自己可以安心的出去置辦了。
很多東西都需要買,桌子,椅子,柜子,爐子,鍋碗瓢盆,被子,糧食,調(diào)味品等等。
汪剛出門后,直奔街道所在的位置。
簡單的溝通之后,汪剛從街道辦那里知道了信托商店的位置。
這信托商店有些類似于舊時的當鋪,負責收售或寄賣各類有價值的二手物品,不過這個是屬于國營的。
里面賣的東西也都是老百姓家里生活用品,多是一些家具,自行車,衣服,皮襖,被褥,手表,相機,留聲機,冰刀之類的舊物。
本來汪剛是想要知道廢品回收站的地方,但是街道辦的人看著汪剛穿著軍大衣,還是剛退役回來的軍人,十分熱情的給汪剛介紹起了信托商店。
因為汪剛已經(jīng)很久沒回來了,家里缺的東西也多,而廢品回收站那里很多東西都是壞的,物品的種類也不足,哪里比的上信托商店。
通過街道辦的人的介紹,汪剛才恍然大悟。
他畢竟不是這個年代的人,而且前身出門在外當兵了好多年,因為信托商店開辦的時間也不長。
汪剛當即決定改道去信托商店,至于廢品回收站就算了。
家里什么東西都缺,買一些二手的東西正好,著急用,要是家具再重新打的話可是要不少時間的。
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冬天了,沒有點家具,做飯的東西,他連住都是問題。
而且二手的東西不要票據(jù),價格也比新的要便宜。
在這個年代買二手可不是什么丟人的事情,大家都以節(jié)約為榮。
誰要是敢浪費,搞不好會被人舉報,然后被拉去游街。
婉拒了街道辦熱情的帶路,汪剛直接坐上了公交。
坐在公交車上,看著路上偶爾來往騎著自行車的人,汪剛看著心里也有了想法,買輛自行車。
有了自行車自己想要去哪里也方便,而且自行車可是‘三轉(zhuǎn)一響’里面的大件,擁有一輛自行車找對象都更加的方便。
很快,汪剛就來到了信托商店的門口。
六十年代的商城他還是第一次見到呢,里面來來往往也是有不少人在挑選自己需要的東西。
汪剛的目的很準備,就是給自己的家里添點家具和廚房用品。
一路走走看看,那些賣帽子的,賣破鞋的,汪剛來到了賣鍋碗瓢盆的柜臺停了下來,簡單的挑了挑,買了四人份的碗筷還有幾個盤子等等。
等到售貨員開好票后,汪剛把錢一給,東西放在了布袋里面。
現(xiàn)在的商店還沒有后世那么好的服務(wù),這里的售貨員可沒有后世那么好說話,也沒辦法把這些東西暫時存放,只能自己先拎著了,反正東西也不重。
不愧是京城最大的信托商店啊,這里的東西還是很齊全,汪剛走走停停連照相機都有賣的。
很快汪剛就走到了最里面賣舊家具的地方,等走到地方,他就有些花眼了。
紅的,黃的,金的,紫的,可謂是應(yīng)有盡有。
汪剛左瞧瞧,右看看,最終來到一張保存的非常完好的紫檀八仙桌前,末了他又走向桌旁的兩張?zhí)珟熞?,同樣是紫檀的,椅背上還鑲著精致的瓷板。
從款式與雕紋上看,應(yīng)該與八仙桌是一套的。
沒做猶豫,這么好的東西也不貴,汪剛當即拍板讓售貨員開票,這些東西他要了。
在信托商店花了半個小時的時間,汪剛就將自己需要的東西買齊了。
可惜的是信托商店雖然有舊衣服之類的,但是沒有賣棉被的。
汪剛想了想也是,現(xiàn)在這個年代糧食擺在了第一位,其它東西都沒有糧食重要,導(dǎo)致很多農(nóng)田都種了糧食。
所以棉花,花生之類的很少,棉被,棉衣在北方就成為了十分珍貴的東西。
棉花的配額很是稀缺,每年大家的棉花配額就只有那么多,很多家庭的棉被棉衣都是一代傳一代的,誰舍得拿出去賣啊。
要知道現(xiàn)在冬天可是沒有暖氣的,沒有棉被和棉衣冬天就完了。
“正好還有點軍票,一會去再去買。”
汪剛朝人打聽了賣成衣和棉被的地方,退役之后雖然給的票據(jù)不少,不過棉花票也不多,想要湊夠一床棉被還是差了一點點。
反正想著自己還有點軍票,到時候直接買成品就是了,省去了做的時間。
軍票可是好東西,只要是市面上能買到的東西都能夠用軍票買到,而且不要花錢。
軍票既是錢也是票,一般人可是弄不到的,只有軍隊里面的人或者是退役了有了重大功勞的才有獲得軍票的機會。
打定主意后,汪剛找來了兩個板爺,一人給了三毛,連搬貨帶拉貨。
買好棉被,幾個人忙活了好一陣,才將幾樣家具搬上車。
然后他就跟著板爺?shù)能嚮位斡朴频耐易?,路上他是一點都不寂寞,在板爺?shù)暮闷嫦?,汪剛也說了點關(guān)于戰(zhàn)斗的事情,聽得兩個板爺肅然起敬。
回到了四合院,在板爺?shù)膸椭?,汪剛將原本空擋的房子布置的也有了家的模樣?p> 為了感謝兩個板爺,汪剛也沒小氣,一人給了一毛錢。
肉票可是稀缺的玩意,板爺本來就對汪剛十分的尊敬,版本推辭后還是收了下來,畢竟這個年代誰家不缺肉啊。
忙活了幾個小時,汪剛也有點累了,看了看表,已經(jīng)下午兩點多了,中午飯還沒吃呢。
將行李箱里面的罐頭拿了出來熱了一下,就著窩窩頭就吃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