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定是瞧見姜姑子了
春風(fēng)吹拂村西頭的小院,迎來了新的主人。
真是個好地方,地勢略高,前面有條溪,就是破屋漏頂需要修繕下,屋里簡單家什都有,里屋是一個大炕,看大小夠她娘幾個睡的。主屋一側(cè)有個矮棚子,原就是灶屋,一概物品也算齊全。
按理說二十多年的草房子該東倒西歪,但是這家的房子下半部分都是用石頭砌成的,所以架構(gòu)還挺穩(wěn)當(dāng)。
梅娘長嘆一口氣,說他們夫婦原也打算來這安家……她這縷幽魂先一步進(jìn)了小院,參觀這個本來屬于他們的家。
吳氏麻利地把東西搬到里屋,笑著道:“別擔(dān)心,你周大哥他們一會就來,把這房子修修?!?p> 董梅點頭謝過,跟著吳氏的步調(diào),一起收拾收拾。
只是她一掃把下去,揚起一陣土灰。內(nèi)心哀嘆,前世順風(fēng)順?biāo)髮W(xué)畢業(yè)就考上了公務(wù)員,幾乎沒有吃過什么苦,現(xiàn)如今……還是得想法兒賺錢才行。
“娘,周大伯他們來了。”青蓮高興地?fù)]揮手。
好家伙,又趕輛牛車?yán)艘卉嚥?,帶著一堆工具呢,這是計劃好來幫她修房子的。鐵鍬、耙子、砍柴刀、斧子、水桶等,后面的鐵頭還挑了一擔(dān)黃泥,長庚還是個憨笑樣,趕忙把草卸下來。
青蓮一眼瞧見車后面的吳氏女兒周燕,十五的年紀(jì),白白凈凈,聽說已經(jīng)許配人家。周燕抱著個包袱,朝著立在灶屋門口的她喊了聲“嬸子”,就拽著青蓮進(jìn)屋了。姐妹兩定是有悄悄話要講。
這些人脈都是李金水夫婦兩攢下的,現(xiàn)在福報到她身上了。
洗灶刷鍋的吳氏,看著她面帶惆悵,扯開話題道:“往后我們好好過日子,雖說三畝田少了點,那也比以往好。就這院子偏僻了些,但周圍這些荒地都可種點雜糧,養(yǎng)點雞鴨,再搭個豬圈。這日子不就過起來了么?!?p> “我種了好些菜秧子,明個就送來,等會叫他們把院里翻出一塊地,就種些菜,可方便。我那雞窩里孵了兩窩雞蛋呢,預(yù)備著給你一窩,到時候孩子們一天一個雞蛋,很快就圓乎了,養(yǎng)好身體比什么都重要。”
“嫂子,我怎么謝您啊?”董梅看著這個善良的大姐,心里無比溫馨,也得感謝梅娘夫婦攢下這么好的人緣,否則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沒有什么比孤獨更加可怕了。一頓功,夫廚房的小桌子,灶臺都泛著光呢。
正屋里,周燕帶著青蓮姐妹幾個整理臥室,快要出嫁的姑娘,干起活來跟吳氏一個樣,又快又利索。
青蓮臉上一直掛著笑,想想今晚就要住在這,開心極了。
“蓮兒,傻笑什么?”周燕瞧著傻丫頭樂呵呵的樣子。
“燕兒姐,我開心啊,這以后就是我家了?!鼻嗌徟郎峡?,使勁地擦著炕板。
青柳也笑嘻嘻地學(xué)著姐姐們一起做,眼睛也明亮許多。
“嗯,我?guī)Я藥准业呐f衣服,估摸著你還穿大了?!敝苎嗫纯茨鞘菪〉纳碜?,明明她這么大年紀(jì)穿衣服,擱青蓮身上跟戲袍似的。
外頭曹氏樂呵呵地來了,背了個大竹簍,先拿出一大包窩窩頭,還是熱乎的,遞給吳氏給大伙墊墊肚子。
這正合了董梅的意,今早娘倆空著肚子出門,不是大家伙熱鬧,她早就撐不住了。
曹氏又從簍子里拿出一袋子雜面,一大罐子豆油,一包鹽巴,自制的豆瓣醬,菜干,幾斤黃豆,地里新鮮蔬菜一大捆,還有一條臘肉,十多個雞蛋。
董梅也不客氣,一并收下,“嬸子,我謝謝您!”
曹氏笑著搖搖頭,“傻孩子,你是不知道長庚小時候,金水他是怎么照顧我們家的,長庚就跟他的親弟弟一般,但凡有空,我家水缸里的水都是他挑的,那會子我整天磨豆腐賣,用水也多,他早上一缸晚上一缸。唉!”
“金水娘要是在的話,你們也不至于,唉!不說這個了。你現(xiàn)在懷著孩子,可不能去挑水,萬一有個好歹,喊人都來不及。以后叫長庚早晚來挑水?!?p> “不用不用,這擔(dān)水也方便,我多跑幾趟就好了?!倍愤B忙拒絕,這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欠多了人情她心里有壓力。況且這點事都得求人,以后還怎么過下去。
梅娘也是這個意思,以前她相公在大家相互幫助,現(xiàn)在她沒有什么能幫人家的,到時候怎么還。
曹氏又說了許多李金水的好,唯獨豆腐讓董梅有些想法,在現(xiàn)代光是豆制品就能開個專賣店了,況且這幾日她發(fā)現(xiàn)此地盛產(chǎn)黃豆。
“嬸子,你能幫我磨點豆腐么?我有個鹵豆腐的法子,想試試?!?p> “鹵豆腐?我還沒見過。成,明天我就磨一缸?!鼻撇苁系姆磻?yīng),這兒的人準(zhǔn)沒吃過鹵豆腐,興許能賺點小錢。
隔壁傳來一陣“汪汪”聲,小青禾踉踉蹌蹌跑來,神色驚慌,躲在她懷里,“怎么了?”董梅愛憐地摸摸她的小腦袋。青禾指指外面,又把頭埋在她懷里。
曹氏突然眉頭一緊,吳氏卻開口道,“她定是瞧見姜姑子了?!?p> 姜姑子名叫姜秋菊,約三十五歲,原就是下溝村的人,一直沒有出嫁,她爹娘去世以后,哥嫂帶著孩子都搬去鎮(zhèn)子了。
曹氏嫁來下溝村有二十多年了,大致了解的。
二十多年前,村里來了戶顧姓外地人,是爺孫兩,經(jīng)過里長同意,在秋菊家隔壁蓋了個這個茅屋。那老爺子整天搗鼓草藥,但從不給人瞧病。那孫子當(dāng)時也就十四五的年紀(jì),也不大出門,爺孫倆偶爾進(jìn)山采個藥。
因兩家是鄰居,那爺孫倆又初來乍到,姜家對他們頗為照顧,經(jīng)常差當(dāng)時十二三歲的秋菊幫他們洗洗曬曬。哪知情竇初開的秋菊看上了那小子,據(jù)說當(dāng)時兩家也有意結(jié)親。
就在這個當(dāng)口,那爺孫兩突然離開。
此后,凡是來姜家相看的媒人都被秋菊趕了出去,就這樣她成了十里八鄉(xiāng)都知曉的老姑子了。
哥嫂也是好的,想帶她離開,或許能放下以前的事,但是擰不過她。
村里人的房子也慢慢靠東邊蓋,她就一人一狗守在這兒,也不跟人說話,天天在外頭干活,曬得黝黑黝黑,有時候神神叨叨,這下大家直喊她姜姑子了,原名秋菊慢慢被遺忘。
董梅聽著曹吳二人拼湊起來的故事,還挺有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