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上元節(jié)慶典(一)
許霖委任薛仁貴為兵馬檢閱總指揮也是經(jīng)過慎重考慮的,其實他自己也可以親自擔任總指揮,但他還有兼顧其他慶典事宜,一方面是忙不過來;另一方面是他不是軍伍中人,沒有資歷、沒有威望,要讓那些將軍積極配合,只怕他們不會甘心情愿,那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了。
薛仁貴接下了慶典檢閱總指揮的差事之后立即進入了角色,他說:“許總管擬定的這個隊列操練之法極妙,若是時間充足,定能練出很好的效果,只是只有兩日,只怕達不到許總管的預期??!”
許霖無奈道:“本官也是清晨的朝會上才接到這個差事,沒有其他法子,兩日的時間雖然短,但只要各衛(wèi)認真按照這個法子進行操練,總歸是有一些效果的,畢竟將士們以前就有操練的底子在,能達到何種效果就看諸位的努力程度了!”
下午,許霖與薛仁貴商量了一下,把在慶典上展現(xiàn)兵器的任務分派給各衛(wèi),比如說安排左驍衛(wèi)承擔了攜帶攻城車的任務,右驍衛(wèi)承擔了攜帶投石車的任務,其他各衛(wèi)都有承擔展示一種重型兵器的任務,而且還從各衛(wèi)分別抽調(diào)一部分身高體壯的兵士組成陌刀軍。
兩人抵達左武衛(wèi)的營地巡視隊伍操練情況時,許霖當場指出了訓練中的不足之處。
“每一排、每一列都不整齊,行進過程中,將士們步點不一致,無法把聲勢提起來,必須加強操練和糾正!”
為了讓隊伍盡快進入狀態(tài),達到檢閱要求,許霖甚至親自下場對一個隊的兵士進行演示性訓練,還讓其他隊官在一旁觀看,等他們學會之后依葫蘆畫瓢,如此這般,操練進度就加快了許多,效果也體現(xiàn)出來了。
為了把其他各衛(wèi)的操練也帶出來,許霖還與薛仁貴商量,讓左武衛(wèi)當中已經(jīng)學會了的隊官前往其他各衛(wèi)進行教授操練心得。
兩天的時間雖然短,但在各衛(wèi)將校精心努力操練之下,受閱將士們的進步也很大。
這天傍晚回府的途中,趕車的賀元恩忍不住了,“阿郎,那個隊列操練之法真是你搗鼓出來的?”
他雖不讀書,沒有學過兵法,但也曾是從軍多年的千軍猛將,帶過兵、打過仗,沖鋒陷陣無數(shù)次,這點眼力還是有的,能搗鼓出這種操練之法,他認為也只有大將軍李靖那種軍事大家才有這種本事,沒想到許霖這個從未從過軍,從未上過戰(zhàn)場的讀書人竟然有這份能耐。
許霖笑道:“你在哪本兵書上看到過?或是聽別人說起過?”
賀元恩搖了搖頭。
從正月十三就開始休沐了,其他官員大臣們可以休息幾天,但許霖卻是忙得找不著北,整天帶著賀元恩在各衛(wèi)駐地檢查隊列操練效果和進度,又或是去則天門城樓上下檢查太常寺大小官吏在現(xiàn)場的布置情況。
他又或是去看太常寺官吏們找來的官方、民間的歌姬、舞姬、胡姬和憐人的節(jié)目彩排。
這種慶典上的節(jié)目首先考慮的是要有氣勢,氣勢要宏大,而個人類的節(jié)目則要符合當前社會的審美主旋律,至于那些鶯鶯燕燕、期恩恩愛愛、卿卿我我的靡靡之音絕對不符合要求,這畢竟是大唐王朝最高端的舞臺。
三天時間過去了,終于到了上元節(jié)這天。
還沒有到春暖花開的時候,天氣還有些冷,但這擋不住人們參加和觀看慶典的熱情。
以前的慶典,朝廷有司辦得太過嚴肅,而且戒備森嚴,不允許普通人為官,就連品級不到的官員也沒有資格參加,但這一次不一樣,許霖要展現(xiàn)出皇室與民同樂的宗旨。
民間早已得到消息,神都城內(nèi)兩縣各坊都有規(guī)定的代表人數(shù)可以進入慶典現(xiàn)場,有座位,而其他民眾也可以在外面觀看,但要遵守秩序,不許擁擠、吵鬧、打架斗毆,有金吾衛(wèi)甲士巡邏和站崗,還有兩縣不良人隨時處理突發(fā)事件。
太常寺的官吏們還會盡了力的,短短不到三天的時間他們就找工匠在則天門外的洛水岸邊的大廣場上東西兩側各搭建了一個大型弧形階梯式看臺,都是用一人腰粗的圓木作為支柱,用近五公分厚的木板作為踏板和座位。
在廣場中間還有一個大圓形的舞臺,這個舞臺的高度有兩米多高,遠近的觀眾都可以看到,又沒有擋住正面河畔觀眾們看則天門城樓上的視線。
在慶典現(xiàn)場的四周和則天門城樓上,今早天還沒有亮,太常寺的官吏就帶著雜工們豎起了大量的旗幟,這些旗幟全部都是紅色,帶著濃濃的喜慶。
太陽剛剛升起,大量金吾衛(wèi)甲士就來到現(xiàn)場開始清場,崗哨很快到位,巡邏隊也部署完畢,各進入慶典現(xiàn)場的入口和出口也都部署了大量的警戒和防衛(wèi)力量。
為了應付突發(fā)狀況,許霖專門請旨調(diào)了三千人的左衛(wèi)重甲步兵和右衛(wèi)重甲騎兵在慶典現(xiàn)場附近待命。
無法進入慶典現(xiàn)場的百姓們早早就有人來搶靠前的位置,不多時,除了幾個橫跨洛水的石橋上有兵士駐守無法駐足觀看之外,來到洛河兩岸岸邊空地上的百姓們已經(jīng)是密密麻麻,人頭攢動。
而在慶典現(xiàn)場內(nèi),本朝七品以上官員、學者代表、太學生代表、工匠代表、富商紳士代表、農(nóng)人代表已經(jīng)陸續(xù)從東邊入場。
另外又有本朝道家真人、佛家高僧、勛貴、宰相大臣高管家眷代表,還有周邊諸國學者、留學生、商旅代表也從西側入口進場。
皇族親王、公主們、宗室大臣們和諸國使臣也相繼從東西兩側上了城樓被分別安排在各自的座位上。
新羅王子金里宏剛剛被鴻臚寺一個小吏引到座位上就座往城樓下一看就被這宏大的場面驚到了,他幾年前來大唐朝拜皇帝就被留下來學習,這幾年他也算是見過不少大場面,但今天這種規(guī)模的還是第一次見到。
“這······只怕來了不下三十多萬人吧?”金里宏忍不住說了一句。
坐在他旁邊的東蠻使者低聲道:“最少四十萬,整個神都也才一百多萬人,這次慶典竟然來了接近一半,我來大唐也有幾年了,每次慶典都是不許普通百姓靠近的,沒想到這一次竟然允許普通百姓觀看!”
金里宏疑惑道:“難道大唐皇帝就不擔心安全問題?”
“或許他們有了萬全的準備吧,這種事情不能賭”。
諸國使臣和另外一邊的皇族親王、公主、宗室們正在低聲議論這次的場面如此宏大時,一道鐘聲傳來,緊接著一個太監(jiān)高聲唱喏:“陛下駕到——太后駕到——”
此時君臣見皇帝還沒有跪拜的規(guī)定,就算是草民見到了皇帝也只需要鞠躬行禮。
皇族們和諸國使臣紛紛起身向正走過來的程錦娘和六歲的小皇帝作揖行禮。
作為慶典總管和進程主持人,許霖拿著一個工部工匠制作出來的大喇叭走到了城樓上女墻邊上,以大喇叭對著城樓下大喊:“大唐皇帝陛下、太后娘娘駕臨則天門上元節(jié)慶典觀禮,臣民見禮——吾皇萬安、太后萬安!”
霎時間,東西兩側觀禮臺上,則天門正對面的數(shù)十萬臣民百姓紛紛起身作揖,跟著許霖高呼吾皇萬安,太后萬安。
聲音如山呼海嘯,一浪接一浪。
跟隨皇帝和太后一同前來的宰相們站在女墻邊上看到如此恢宏浩大的場面,一時間激動得渾身顫抖。
“盛世——大唐盛世啊——”原本留守長安的文昌左相劉仁軌前幾天專程趕來,現(xiàn)在看到這個場面忍不住熱淚盈眶。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writer/p1/contentv2/photo_default.png)
最后的煙屁股
求收藏、求推薦票、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