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林縣張家院內(nèi)。
孟小婉正在看一封書信,這信她已經(jīng)看了三遍,如今在看第四遍。似乎想從書信的字里行間,看出孟傳生沒有寫出的一些東西來。
到最后,她放下了書信,對于相隔山水的父母兄嫂的擔心總算是放下了一些。
張哲走進了正房,見她沉思,便故意找話題讓她安心。
“適才,那商隊的伙計我已經(jīng)賞了銀子打發(fā)走了。也反復問了他好幾次,只道是舅兄上門托了書信,看著神色倒好,臉色不差,身邊也有世仆跟著。不知信中,舅兄又說了情況如何,岳父岳母身體可好?”
孟小婉聞言回過神來,她取過一只青花茶碗,將自己早上泡好的菊花茶與張哲倒了一碗。
“不想今年的天氣熱了這么久,明日便是重陽了??茨氵@一頭汗,擦擦。”
張哲接過茶碗一口飲盡,任由孟小婉替他拭了額頭。
“兄長在信中說的詳盡,這一路大家都好,只母親小小風寒了一場,如今已經(jīng)大好。家中如今分落在了西江蘭川縣上河鎮(zhèn),父兄買下了一座半舊兩進的宅子,房屋也夠住。大約使了些銀錢,找中人收了八十多畝地。兄長在信中囑咐我要好生謝你,如今他怕是也才從西江考場里出來。通篇書信,都是只叫我們放心?!?p> 孟小婉與張哲又說了幾句憂心的話,便提筆寫回信,一氣寫了七八張紙,忽然又想到了什么。
“夫君,那商隊何時回西江?”
張哲把頭一搖:“他們不去西江,本就是外地的商隊,不過是路過西江和武陵罷了。聽到上陰和蘭柯入了大鄭,這正準備籌辦了貨物西去闖一闖。娘子要寄信,只管把信給我就是?!?p> “夫君傳信可是有了妥帖之法?”
“太守月中起身進京面圣,家中仆從卻大部直接往西江去。昨日,太守身邊小廝遣人來問我有什么要帶與岳父岳母的東西,可交于太守府的人一并帶去。還說,若是不著急,等放了榜,我有了秀才功名,也可一并前往西江探親?!?p> 孟小婉一聽,心中頗為心動。
但是在房中轉(zhuǎn)了兩圈之后,她卻嘆了一聲。
“眼見得秋濃,一來一去,回來時怎么也是冬日時候。第一年秋收主人家便不在,下面的佃戶怕是以后都會怠慢了田畝。妾身怕也是受不住冬日回程的苦楚。而且那邊家業(yè)方立,百事待興,房子怕也是緊的,我們這一去,少不得又與父兄增添一筆開銷,莫若明年春后再看?”
張哲拉住她一只柔荑:“娘子卻藏著一樣不說。是不是擔心跟著太守的人一起去西江,怕為我惹上些許是非?”
“夫君才說西江那邊因為西呂的事把上下都擼了個干凈,不知藏著多少齷齪等著人掀。有人盼著太守去,自然也有人盼著他不去。那些在等死的人一旦瘋將起來,將我們家兩邊都牽扯進去,可禁不起這風波。還是等嚴太守穩(wěn)住了西江的局面,我們再獨自去不遲。”
“娘子卻是懂事到讓人心疼。”
“呸!”孟小婉見他又沒個正形,便輕呸了他一口。
轉(zhuǎn)日是重陽,夫妻倆一起吃了午飯,便各自出游。洛沈氏家中又只剩下了她與洛四姑娘,接連下了三四封帖子要請孟小婉去住,而張哲則將孟小婉送到洛府之后,帶著三七去了暢音閣。
暢音閣的劉東主輾轉(zhuǎn)托了霍炳成,約他今日見一面。
一桌好菜幾壺好酒,暢音閣戲臺對面的二樓,在張哲一貫坐的位置,除了劉東主,徐娘子也在。
劉東主五十多歲,聲音洪亮,中氣足的嚇人。張哲聽徐娘子介紹,才知這位劉東主也是戲中癡人,家財豐厚,卻累年登臺不綴。
這些日子暢音閣,連演了兩次《天仙配》,劉東主都是親自上臺客串給七仙女與董永做媒的老槐樹。
桌上有一張五十貫的銀票,劉東主的意思卻是想獨占《天仙配》這幕戲。
“之后每月暢音閣都有五十貫潤墨奉上,只怪劉某太愛這本子,還望信之郎君應允?!?p> 張哲好奇了:“我聽聞,便有好書好本,各家印坊都是直接開印,并不與作者知會。東主這么做,怕是會虧?”
劉東主哈哈一笑:“郎君說的是書本,士學之物只要官府不禁,那自然是誰人都可去印。便是劉某每月五十貫奉上,他人要印這《天仙配》,劉某也是管不得他。只不過,行內(nèi)卻有規(guī)矩,印書、看書、哪怕走街串巷討生活的唱上幾曲都無甚關(guān)系,可要是開班排戲卻要問一聲劉某人了。”
張哲更奇了,又問:“本地倒好說,這外地卻如何管他?”
徐娘子與張哲添了酒,也接過了話頭。
“郎君不知,這討生活的行當,行內(nèi)各有會首,還供著各行的祖師。幾百年的規(guī)矩,沒幾個敢真?zhèn)€惹了眾怒的。便是南陽有人排戲,也須先知會那邊的會首,只有確認了是新折子或者有了許狀,這才能上臺子演。劉東主這五十貫,卻是買了本道的正宗,省內(nèi)凡是想開戲的也不是不可。行內(nèi)規(guī)矩,若是要上臺子唱《天仙配》掙錢,就須來武陵一趟,也不要銀錢,只需在這暢音閣的臺子演一出,得了劉東主的認可,這才能開臺?!?p> “有意思!”張哲笑了一笑,就收起了銀票。接著幾人又談起了暢音閣最近的生意,劉東主一提及此事,笑容就有些壓抑不住。
“劉某與徐娘子約好,每月開三折戲。一折便是三日,前幾日剛好演過一折。呵呵呵呵,奈何我暢音閣也有嫌地方小的時候。這戲樓上下二百二十六座,如今已經(jīng)添至了二百七十六座。每日,只要徐娘子《天仙配》的牌子剛掛出,這戲牌子就留不住。不知多少老客人搶不到牌子的,整日在外聒噪,累的劉某每日不知要賠上多少小心。”
張哲心中了然,劉東主這是靠著《天仙配》賺大發(fā)了。往日暢音閣的戲牌子是二十文一面,可他方才來的時候,卻看到樓前的水牌上那價格變成了五十文,而四日后徐娘子再次登臺的戲牌子標價居然高達二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