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亂世三國之我要當皇帝

第十五章 大豐收

亂世三國之我要當皇帝 歷史中的石頭 2209 2022-10-03 11:30:00

  有了成功制作龍骨水車的經(jīng)驗之后,后面再次制作龍骨水車的速度和效率都提高了很多。郭亮原本都對這些事情十分感興趣,如今更是全身心的投入到了龍骨水車的制作之中。

  郭亮在這方面的天賦讓郭毅都有一些吃驚,制作第二臺龍骨水車的時候有些部件從制作到組裝郭亮就已經(jīng)能獨立完成了,而且有時候還能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使得制作的效率進一步提高。

  在制作第三臺的時候,郭亮就已經(jīng)能獨立完成了,而且有些地方還做了很好的改進,這讓郭毅看到后十分的滿意,因為這樣郭毅就不用一直待在這里了,畢竟郭毅還有其他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的。

  為了制作龍骨水車,郭毅離開軍營已經(jīng)有好些日子了,雖然現(xiàn)在東漢軍營的一些制度形同虛設,但是也不能離開太長時間的,若是被一些有心人利用了,那也是夠郭毅喝一壺的,畢竟軍營中有這么一條規(guī)定。

  所以再看到郭亮能代替自己后,郭毅和自己的母親道別后,就返回了軍營,臨走前對郭力好好交待了一番。

  回到軍營后,也沒有出現(xiàn)什么事情,一切還是和平時一樣。郭毅見到韓大眼后,就把自己制作好的另一個龍骨水車的模型給了他,郭毅可不相信自己不在的時候他們幾個人能做出來龍骨水車。

  韓大眼看到后,那是十分的高興,這些日子孩子們那是天天催著給自己要玩具,都快要把韓大眼給急死了、煩死了,誰讓韓大眼還沒有做出來的時候就給孩子們說要給他們一個好玩的玩具呢!如今郭毅的到來,算是替韓大眼解決了這個棘手的問題。

  軍營內(nèi)的日子還是和之前一樣,沒什么區(qū)別,訓練、吃飯、訓練…訓練對于別的東漢士兵來說可能是遭罪的,但是郭毅穿越來到這里后,一直十分重視軍隊內(nèi)的訓練,哪怕是餓著肚子。相比其他人,郭毅是清楚的知道在過幾年目前的這個社會會動亂成什么樣的,到那時對于郭毅這類人來說,身體體質(zhì)越好,活下去的概率也就越大。

  有時候看到其他幾人在訓練過程中偷懶時,郭毅還會好心的督促他們一下,可是幾次過后見沒什么效果,郭毅也就放棄了,畢竟這些人是不知道過幾年會發(fā)生什么事的。

  漢朝時期,軍隊主要的日常訓練主要分為三項,分別是武器操練、體力訓練和隊列陣法。

  武器操練主要就是兵器訓練,漢朝還屬于冷兵器時代,士兵的武器訓練主要就是弓箭、刀法,劍此時在軍隊中已經(jīng)不常用了。弓箭是遠距離武器之王,兩漢時期士兵們近戰(zhàn)時普遍使用環(huán)首刀,環(huán)首刀可以說是最具殺傷力的近戰(zhàn)冷兵器。

  體力訓練主要就是負重訓練和摔跤訓練。隊列陣法的訓練才能保障戰(zhàn)爭時的協(xié)同作戰(zhàn)和統(tǒng)一指揮。

  武器操練和體力訓練對郭毅來說是沒有問題的,因為這兩個項目他一個人就能完成,至于體力訓練中的摔跤訓練郭毅就直接喊過來了李大壯,在榆莢的誘惑下,李大壯還是十分配合的。所以來到東漢后,郭毅明顯的感覺到自己的體質(zhì)比前世那是好了太多了,就連和李大壯摔跤訓練時,郭毅也能偶爾贏了李大壯,至于其他人郭毅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放在眼里了。

  然而,隊列陣法的訓練卻讓郭毅十分頭疼?,F(xiàn)在東漢天災嚴重,人禍也不停,黃縣這里的士兵們能吃飽飯就是奢望。不吃飽飯,就沒有力氣,沒有力氣人就想待在那里一動不動,這樣就造成了郭毅所在的軍隊現(xiàn)在已經(jīng)基本不進行隊列訓練了。

  這讓郭毅感到十分痛心,作為穿越過來的人,郭毅十分清楚隊列陣法在戰(zhàn)斗時的重要性,再強壯的一個人在一群有組織的人面前,基本上下場都不會好。

  郭毅不懂隊列陣法,本來還想在軍營好好學學,如今是徹底沒戲了,不過好在軍營內(nèi)還有一些關于隊列陣法的書籍讓郭毅聊以慰藉,但是具體以后訓練起來效果會怎樣,郭毅那是完全不知的。

  龍骨水車的成功,確保了大郭里土地里面禾苗的灌溉。青州在兩漢時期主要的農(nóng)作物就有栗、小麥和水稻。栗雖然抗旱性好,但是產(chǎn)量低,所以東漢時種植面積已經(jīng)少了許多了。東萊郡黃縣這里前幾年雨水好的時候,人們普遍種植水稻,這幾年干旱嚴重,普遍都換成了小麥。小麥雖然不像水稻那么需要水,但是干旱嚴重了也是十分影響產(chǎn)量的。

  今年因為有了龍骨水車,大郭里村民們及時的給田地里面的小麥澆了水,解決了干旱的問題,所以在郭毅一個月后回大郭里時,路過農(nóng)田,郭毅能明顯的看出來大郭里田地里面的小麥長的要比另外兩個村莊的都要好。

  每年的農(nóng)歷5月份,芒種時節(jié),就是農(nóng)民們最忙碌的時節(jié),也是農(nóng)民們最豐收的時節(jié)。農(nóng)田里面生長的小麥在此時已經(jīng)到了收獲的時候。

  東漢時期,農(nóng)民種植水平和技術都不如如今,按現(xiàn)在的算法論,東漢時期小麥平均畝產(chǎn)150斤左右,和現(xiàn)在的畝產(chǎn)千斤比起來差遠了。不過,在東漢末年天災不斷的時候能做到畝產(chǎn)150斤,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

  去年,大郭里田地里面的小麥澆水不足,小麥畝產(chǎn)還不到百斤,今年比去年那是好多了。

  農(nóng)忙季節(jié),郭毅所在的軍營也停止了訓練,讓所有的士兵回到家中,幫助家人收小麥。

  東漢時期,一口人大約有5.5市畝田地,郭毅家中共有4口人,不過郭毅家中的田地還是按照5口人給分配的,這都要感謝郭波族長才是。所以,如今郭毅家中一共有田地約30市畝。

  按照東漢時期的耕種技術,一個勞動力最大耕種面積能到大約15市畝左右。若是,郭毅父親在世,郭毅家中田地其父母兩人基本就能完成。可如今,郭毅父親去世,郭毅就成了家中主要的勞動力了。

  小麥成熟后,郭毅一家四口人齊上陣,累了就在田地休息一會,渴了餓了就在田地喝點吃點母親待的水和食物,晚上也只睡三個時辰。再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忙碌后,郭毅家中田地里面的小麥算是全部收割完成了,對郭毅來說,這應該是來到漢朝這里后第一個大喜事。

  郭毅最后算了一下,今年自己家中的小麥收入達到了4600斤,基本上一市畝地有150斤以上的收入了,這在當時已經(jīng)算是一個大豐收年景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