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大傻的誕生
此前顧盼大放厥詞,說是要創(chuàng)造奇跡。
現(xiàn)實情況則是體力不支的時候趕緊溜上樹歇著。
雖然在碰瓷野豬前經(jīng)歷了不小的運動量,但整個對峙過程里,野豬奔跑的時間與距離肯定是顧盼挪動挪挪屁股動彈的距離幾十倍,就這樣也沒見野豬喘口氣。
惹不起、惹不起,恒溫動物的耐力太恐怖。
顧盼倒是記得有學(xué)者做過假設(shè)與推論。
當(dāng)人類以8~10KM/H的速度不停奔跑,持續(xù)超過3天以上的時間,自然界沒有一種動物跟得上,其中表現(xiàn)最出彩的是跟著超過一天的野豬。
具體是否真實,顧盼不知道,但就沖著樹下這家伙依舊精神奕奕可以判定——耐力是真特么的好!
要知道野豬沒有人類這樣渾身上下密布且發(fā)達的汗腺,它們的汗腺可以用‘不發(fā)達’來形容,純粹依靠忍耐力與鼻子上那一丁點汗腺來解決散熱問題。
不然為什么野豬喜歡往水、泥漿里打滾,就是借助自然里的“工具”幫助自己降低體溫。
可能對顧盼來說是一場極為劇烈的運動,而對下頭的野豬而言連熱身都算不上的運動量。
當(dāng)然,這并不代表顧盼放棄。
掌握主動權(quán)的他臨時宣布中場休息。
野豬見十來分鐘不下來,哼哧兩聲就走了。
顧盼趁此回到了躲避附近,繼續(xù)負(fù)重訓(xùn)練自己的腰部、尾部。
每組七個,總共四組,完事了給自己增加十分鐘左右的休息時間,再出來找訓(xùn)練對象。
很巧又碰到了之前走掉去覓食的那頭野豬。
也算是有緣分,顧盼繼續(xù)挑釁,連續(xù)丟了三塊石頭才激怒它。
接下來就是之前的翻版,顧盼堅持到了第27次野豬突進。
體力不支的時候還是老樣子,上樹歇會兒,積蓄能量。
野豬等了十幾分鐘后又放棄去找吃的。
到了第三次,顧盼發(fā)現(xiàn)這家伙似乎就在附近溜達,不怎么長途跋涉。
立刻將其定為未來幾天的培訓(xùn)小能手,并給其取名“大傻”。
取這個名字的理由正是因為它總是會被顧盼激怒,總是在顧盼上樹十來分鐘后就選擇放棄。
它著了魔一般。
接下來的兩天的時間,顧盼就逮著大傻薅。
每次都被激怒,每次都抓不到顧盼而放棄。
搞的好像游戲里的紅名野怪一樣,距離拉遠了就回到原地傻傻的呆著,走近些放個遠程技能就嗷嗷叫的沖過來。
顧盼覺得這家伙是憋了一口氣,死倔死倔,就是跟自己耗上了。心里必定想著,早晚有一天,那條可惡的蛇會失誤,然后拱死他!
無愧于“大傻”的名字。
再然后的三天里,顧盼開始調(diào)整自己的運動量,逐漸增大的同時也調(diào)整了對野豬突進之時給自己留下的反應(yīng)時間。
0.5秒降低到0.45秒,無法精確把控時間,但擁有記憶的身體感覺眼前的野豬是越來越危險,同樣也越來越刺激。
有些人會主動追求刺激,帶來的感受如同上癮,要不然大千世界里會有那么多X癖古怪的人?
顧盼似乎也有點上癮,主要是肌肉記憶的增長讓他無法自拔,訓(xùn)練的過程很折磨、很痛苦,可身體朝著理想中的方向踏出一步,都足以讓顧盼感到驚喜與快樂。
如果是步入現(xiàn)代的人,大概率吃不了這個苦。社會性動物,又不處在自然里這種你死我活的環(huán)境,刻在DNA里的懶惰性會發(fā)揮到極致,堅持一天就值得夸贊,更別說顧盼準(zhǔn)備在保護區(qū)練上兩三個月。
大約在第七天的時候,顧盼餓了。
放了大傻兩三天假期,悄咪咪的離開訓(xùn)練基地,到外面找食物去了。
哪能餓著肚子訓(xùn)練?
就算是人類需要減肥,也不能餓著肚子減肥。
通過氣味分辨,密林因為居住的動物比較多,只有偶爾飄過的一絲氣味屬于顧盼鐘情的食物,距離都不算遠。
外頭的曠野相關(guān)食物的氣味比較集中,但距離比較遠。
簡單來說,前者不夠精確,找食物得一個氣味一個氣味的去辨認(rèn),而后者足夠精確,只要追著氣味就能找到。
顧盼猶豫一會兒選擇了后者。
曠野對蛇而言非常危險,雖然一覽無余的平地能提供良好的視野,但這也就意味著蟄伏在山腰、甚至更高地區(qū)的猛禽能鎖定你。
密林的氣味太雜,真的需要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去查看,可能花費一整天的時間都找不到食物,但曠野卻能精確鎖定獵物。
不冒險就等于要浪費很長的時間。
顧盼骨子里不是一個沉穩(wěn)的男人,要不然也不會去干銷售這種工作。
稍稍猶豫過后就選擇了冒險。
追尋著中大體型獵物的氣息高速游動了一公里,顧盼竟然感覺不到一絲疲憊,甚至連熱身都算不上。
游動速度接近于頂峰,大約20KM/H。
放在以往,這不是用來逃命的速度,可趕路也不會用這樣的速度,因為顧盼知道自己的體能并不足以維持這樣的速度進行長距離移動。
有過測試,全速移動大約在26KM/H,持續(xù)游動五百米就需要停下休息,20KM/H游動一公里不說需要停下休息,也足夠讓顧盼感到疲憊。
而這次卻不曾有所感覺。
顧盼是眼鏡王蛇,被分類進入了眼鏡蛇科。游動速度不會比游蛇科的家伙差,但耐力總是跟不上。游蛇科的家伙不僅速度快,耐力還比其他科的蛇要強勁。
如今感受到的變化,只能說明一件事——顧盼變強了。
“爽!”
人類之所以能堅持某件事而不氣餒,正是因為有正向的反饋,說白了就是做成功一件事會讓大腦釋放多巴胺,感覺到快樂與愉悅。
蛇沒有多巴胺,而顧盼去能在靈魂上得到快樂,并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鍛煉計劃。
可能維持20KM/H的速度游動五六公里是極限,完全比不上其他物種,但這個“極限”是可以通過持之以恒的鍛煉來增加的,有希望才具備充足的動力,顧盼通過對身體的各方面感知以及行動之時與以往不同之處徹底感受到了。
很快就找到了1.5公里以外的獵物,背靠著一塊石頭迎接正午陽光的黑眉錦蛇。
大家的老熟人。
南方非常常見,國內(nèi)種群數(shù)量理應(yīng)是最多的蛇。
之前有過介紹,這里就不過多追敘。
顧盼在百米以外鎖定目標(biāo)。
準(zhǔn)備悄然靠近,發(fā)動突然襲擊,結(jié)果還沒走過五十米,一道黑影從天而降。
“草,猛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