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夏狀元郎

第95章 人禍(二)

大夏狀元郎 近墨黑 2438 2021-12-28 22:38:42

  下一刀將揮向哪?

  “這人禍第三禍,得數(shù)儒家?!?p>  一個極為出乎諸糅真人以外的結(jié)果來了,這讓他不由得驚訝地問道:“儒家?”

  “是的,儒家,準(zhǔn)確地說,是秦漢之后的新儒家?!?p>  鄭經(jīng)肯定地點了點頭。

  諸糅真人:“……”

  剛批完自己的家族,現(xiàn)在又來批自己的道統(tǒng),真狠!

  但我喜歡。

  “禍患一,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嚴(yán)重抑制了其它家的發(fā)展和用武之地,也嚴(yán)重阻礙了整個社會的發(fā)展。

  “禍患二,過于強調(diào)等級觀念,既抑制了人性和創(chuàng)造力,讓位卑者失去用武之地,也容易養(yǎng)成位高者的獨裁作風(fēng)。

  “禍患三,其學(xué)而優(yōu)則仕的觀念,讓天下讀書人有了‘學(xué)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念想,造成了官本位觀念盛行,有違孔孟之道心懷天下的本意。

  “禍患四,過于愚忠,忠于君權(quán),而不是忠于天下。

  “禍患五,過于重視仁義禮智信,而輕了格物致知。

  “以上這些,已嚴(yán)重影響了整個人類社會的健康發(fā)展,因此在我看來,秦漢之后的儒家,與孔孟之道的本意已相去甚遠?!?p>  鄭經(jīng)一口氣就說了一大通。

  說得酣暢淋漓。

  作為穿越者,他自然十分清楚儒學(xué)的利與弊,他更是清楚,漢代以后的儒家學(xué)說,其實已嚴(yán)重曲解孔孟之道的本意,只有了儒學(xué)的殼,而沒有了儒學(xué)之魂。

  只可惜,這些話根本就沒法跟儒家人去說,而只能找老道來吐吐槽。

  而諸糅真人卻是聽得滿心歡喜。

  作為曾經(jīng)的儒家人,一旦放下‘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念想,再站到道家的角度去反思,其實就很能意識到新儒家的弊端所在。

  因此,他即刻又捋了捋胡子,極為認同地說道:“非常在理!”

  然后又期待地問道:“還有嗎?”

  鄭經(jīng)卻短暫地安靜了下來。

  有肯定還是有的,若是他膽子再大一點,可以直接拿制度來說事,然后再談?wù)劽裰?、公平之類的,但在這個時代談那些暫時還沒必要。

  但還有一點一定是要說的。

  “這人禍第四禍,在于階層的固化,讓底層百姓徹底失去階層晉升的機會和希望。

  “打個比方說,就讀書這事而言,基本成了世家、官紳階層的專利,寒門出身之人,根本就讀不起書,就算能識幾個字,也買不起書,這就導(dǎo)致了寒門之人,想靠讀書來改變命運基本無望,就算有少數(shù)人能成功,也要比世家、官紳子弟付出數(shù)倍的努力。

  “用句通俗點的話來說,就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只會打洞,不要指望鯉魚能躍龍門,一遇風(fēng)云即化龍?!?p>  鄭經(jīng)加上了最后一條。

  也是最為重要的一條。

  其實階層固化的現(xiàn)象,哪怕是到了后世也是存在的,但最起碼在后世,國家還極為關(guān)注和重視這一點,尤其是義務(wù)制教育制度的推出,最起碼讓貧窮人家的子弟還能有靠讀書改變命運的希望,哪怕難度會大一點。

  而在這個時代,哪怕考試制度已經(jīng)由察舉制改九品中正制,再到現(xiàn)在的科舉制,相對讓寒門子弟多了一絲翻身的希望,可實際上,這絲希望卻是極為渺茫。

  就拿原來的鄭經(jīng)來說,若不是背靠鄭氏,有族學(xué)的支持,他是根本就讀不起書的,就算讀得起,也沒機會去接觸那些賣得死貴死貴,但對科考極為有幫助價值的名家疏義。

  這么一來,他們跟世家、官紳子弟的差距自然就大了,考功名基本無望。

  至于家里連地都沒有,也沒本錢做生意的窮苦老百姓家子弟,就更是連讀書都別指望了。

  而階層固化會有啥嚴(yán)重后果?

  會讓底層老百姓對國家、民族失去歸屬感、認同感,不會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當(dāng)成自己的使命,不愿意去為國家的興旺做出自己應(yīng)有的貢獻,讓整個國家和民族都失去活力。

  更為嚴(yán)重的是……

  “真人,你說,若是底層老百姓始終看不到希望,那一旦國家有難,又憑什么指望他們奉獻生命去保家衛(wèi)國?

  “別說保家衛(wèi)國,一旦遇上天災(zāi),讓他們連肚子都吃不飽了時,率先拿起刀槍棍棒甚至鋤頭造反的反倒變成了他們吧!”

  他最后道出了這個極為殘酷的事實。

  然后他沉默了下來。

  諸糅真人也沉默了下來。

  他在細細回味鄭經(jīng)所說的這一整套道理。

  是的,縱觀歷史,每次變天,無非就是“內(nèi)憂外患,天災(zāi)人禍”這八個字,但從沒有人能把這八個字解釋得如此清清楚楚。

  孔圣人沒有。

  李圣人也沒有。

  就連儒家的孟圣人,也只含糊其辭地提出了:“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也就是所謂的得民心者得天下。

  他也由此確定,之前鄭浪之所說的萬一大夏國亡國的說辭,并非無心之言,而是察覺到了蛛絲馬跡。

  比如說太正二年的那場洪水,讓他意識到了世家之禍。

  再加上西胡近年來的蠢蠢欲動,以及北華近些年來的變故,若是有識之士,就算沒有天機鼎,確實也能推斷出幾分不妙來。

  厲害?。?p>  一番腦補之后,他立即就贊嘆道:“鄭公子高見,老道自愧不如?!?p>  一大懸念圓滿解決。

  但對諸糅真人來說,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目的沒有達到,那就是拉鄭浪之進道家。

  不過在拉之前,他還打算稍稍鋪墊鋪墊。

  他立即又說道:“此外,老道還有幾個小問題想問問鄭公子?!?p>  “真人請?!?p>  爽了一把的鄭經(jīng)倒沒有因為老道的夸獎而得意忘形。

  諸糅真人立即又問道:“正因為看透了世家之禍,鄭公子才離開鄭氏的嗎?”

  “算是吧。”

  鄭經(jīng)如實回道。

  這確實是他選擇離開滎陽鄭氏的原因。

  “公子高義?!?p>  諸糅真人立即又贊了一句,接著問道:“也正因為看破了儒家之禍,你才以三絕公子之名來藏匿大才,以免與其他儒家之人過于親近嗎?”

  鄭經(jīng):“這個……應(yīng)該沒有吧?”

  他楞了一下。

  而諸糅真人則追問道:“那為何又要隱匿你之大才?”

  “木秀于林,風(fēng)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眾必非之,前監(jiān)不遠,覆車?yán)^軌……像我這種七情六欲過強之人,根本就當(dāng)不了仁人志士,所以還是低調(diào)點為妙?!?p>  鄭經(jīng)以一段典故來回答了老道的這一問題。

  這一典故,來自于三國李康的《運命論》,但原文后面還有一句:“然而志士仁人,猶蹈之而弗悔,操之而弗失,何哉?將以遂志而成名也?!?p>  意思是仁人志士就得勇于面對,并堅持操守,不懼詆毀,來成就自己的好名聲。

  鄭經(jīng)當(dāng)然不肯承認自己是仁人志士。

  這可就讓諸糅真人為難了。

  這家伙,不是說自己想三妻四妾,就強調(diào)自己七情六欲過盛,到底想干嘛?

  難不成就是為了防我拉他進道家?

  不會這么狡猾吧?

  這可是讓他犯難了,要知道,道家修行,是極為講究清心寡欲的,七情六欲過盛之人確實不適合。

  那……這可如何是好呢?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