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我在劍宗種田六十年

我在劍宗種田六十年

心弦如刀 著

  • 仙俠

    類型
  • 2021-10-25上架
  • 96429

    已完結(jié)(字)
本書由紅袖添香網(wǎng)進行電子制作與發(fā)行
©版權所有 侵權必究

第一章 劍宗弟子

我在劍宗種田六十年 心弦如刀 3114 2021-10-25 16:05:49

  天元歷2043年,元月初七。

  天劍宗,青苗峰,某茅草屋,屋內(nèi)擺放著木床和蒲團,除此之外別無他物。

  “這就是我接下來的安身之所……”

  陳隨風眼中藏著驚訝,神色相當復雜。

  經(jīng)過近半個小時的情緒穩(wěn)定,凌亂的記憶碎片逐漸拼湊,然后呈現(xiàn)在腦海內(nèi)。

  “在地球上,我因為漸凍癥而死,然后穿越到仙靈大陸?!?p>  “仙靈大陸共有六個大洲,天劍宗位于北洲,是歷史悠久的名門大派,歷來都在天下享有盛名,被譽為七大劍宗之一?!?p>  “此身原主同樣名為陳隨風,剛滿十六歲?!?p>  “他幼年時,父母與人斗法被殺,淪落街頭乞討為生?!?p>  “因為父母皆是修行者,他不甘于墮落,廢盡千辛萬苦,乞討跋涉數(shù)千里,終于趕上天劍宗收徒大典,并成功入門成為灰衣雜役弟子?!?p>  “天劍宗是北洲的金字招牌,入宗成功等同于走出了人生巔峰的第一步。”

  “然而,原主多年饑餓,營養(yǎng)不良,體質(zhì)實在太差,激動與狂喜加劇了虛弱,導致他在入宗的今天一命嗚呼?!?p>  陳隨風搖了搖頭,為前身默哀三秒。

  “可憐的娃,希望你也能夠穿越,享受夢寐以求的人生。”

  陳隨風在不大的茅草屋內(nèi)來回踱步,身體沒有半分漸凍癥帶來的凝滯感,關節(jié)各處不再生銹,仿佛充滿了潤滑劑,每一個動作都那么簡單就能辦到。

  “不僅可以走路,而且走起來很快,至少對我而言,已經(jīng)很快了?!?p>  陳隨風走出房門,耳畔掠起簌簌清風。

  未過午時的艷陽還很灼熱,心底的新鮮感逐漸消逝。

  更多的記憶碎片拼湊起來,他知曉了仙靈大陸到底有多危險。

  尤其是北洲,這里沒有王朝與國度,唯有宗門。

  劍宗、刀宗、道宗、魔宗、佛宗、儒宗……

  整片北洲萬宗林立,嗜武成風。

  不論修什么的,都會或主動或被動地與人斗法,常常波及普通百姓,造成無數(shù)死傷。

  更有歪門邪道的修行者,一夜屠戮十里方圓,血祭數(shù)萬百姓,就為了煉一件稱手的法寶。

  若無宗門庇護,死亡的可能性起碼提高百倍。

  “危險,遠遠超過正常程度的危險。”

  陳隨風沒有半點“身處修行世界,我要逆天而行,稱王稱霸,屹立巔峰”的心思。

  他只想安穩(wěn)地活著,好好把握住來之不易的健康人生。

  …………

  當日,未時初。

  青苗峰的雜役弟子們被召集起來。

  一位胡子花白,笑容親切的老執(zhí)事領著他們來到藥田。

  過程中,陳隨風知道了老頭的名字是楊稟,喜歡別人稱呼他為老楊。

  “來到青苗峰的雜役弟子,除了修行吃飯睡覺,只負責一件事——養(yǎng)護藥田,培育靈植?!?p>  楊稟說話時,滿臉笑呵呵,語速不疾不徐。

  “接下來,我會依次下發(fā)身份玉牌、修行功法、澆灌用法器,你們按我點到的名字上來?!?p>  三十多名少年少女翹首以盼。

  “雜役弟子就有功法,來天劍宗果然對了?!?p>  “俺聽同鄉(xiāng)的大哥說過,很多宗門的雜役弟子都是干雜活的,根本沒有功法?!?p>  “你們是不是聾,何止功法,還能拿到法器呢!”

  楊稟抬手虛按,“稍安勿躁,接下來開始點名?!?p>  “牛三……李谷……阮圓圓……”

  一個接一個被喊道,上去領取玉牌、功法、以及法器。

  沒多久,輪到了陳隨風。

  他默默接過,向楊稟道謝,然后回到人群中。

  等到分發(fā)完畢后,楊稟清了清嗓子,說道:

  “你們拿到的流云訣是我天劍宗的入門功法,吐納天地靈氣,效率不算快,但勝在溫和,只等你們突破到九品境,就能晉級外門弟子,獲賜佩劍,轉(zhuǎn)修劍訣?!?p>  聽聞此言,某少年舉手發(fā)問:

  “俺從小跟隨爺爺在山溝里躲避魔修,不認得啥子人,也莫啥見識,不知道您說的九品是啥意思?!?p>  楊稟回以微笑,“好,還有其他不知道的嗎?”

  緊接著,四名少年、兩名少女舉手,紛紛表示不知道。

  “那我就講講,”楊稟頷首,“若是已經(jīng)聽過的,就當是加深一遍印象?!?p>  隨后,眾人席地而坐。

  楊稟背靠旁邊的大石頭,拿出煙槍,點燃啜了兩口,瞇著眼睛道:

  “你們拜入我天劍宗,想必都明白修行才是成為人上人的關鍵?!?p>  “而修行者的強弱高低由九品制劃分,從高到低的順序是一品到九品,不入品的只是普通凡俗?!?p>  “上三品煉神,中三品煉氣,下三品煉精?!?p>  “下三品就如老頭子我,八品,徒手一拳可以打出千斤之力?!?p>  轟?。?p>  楊稟右小臂隨意后擺,拳背擊碎了身后大石的上半部分。

  眾雜役弟子驚呼起來。

  這時,陳隨風腦海閃過一枚記憶碎片——原主的父母都是七品修行者。

  根據(jù)瞬閃而過的畫面顯示,七品修行者力舉萬斤,比起呂布、關羽之類的華夏古名將還要勇猛,單人破陣,正面屠戮千名覆甲兵卒,亦是不在話下。

  與此同時,楊稟的眼中似有唏噓,聲音悠悠蕩開:

  “下三品真沒什么大不了的,唯有修行到中三品,才是真正的人上人。”

  “不僅可以延年益壽,還能御空而行,取人性命于無形,已然是尋常人眼中的世外高人。”

  “其中佼佼者,便是前往中洲、南洲,也會獲得王宮貴胄們的禮遇?!?p>  略作停頓,楊稟繼續(xù)說:

  “至于上三品,那是神仙般的存在,術近乎道,猶如神龍見首不見尾?!?p>  “傳聞我天劍宗的上上代祖師正是這等人物,他老人家依舊在世,于宗門內(nèi)隱修,根本不需要出手就能震懾無數(shù)邪魔外道?!?p>  眾少年少女眼神發(fā)光,正在幻想自己成為上三品的美好光景。

  這時,陳隨風發(fā)問:“上三品歲壽幾何?是否能夠容顏不老,長生不死,坐看王朝興衰?”

  楊稟翻了翻白眼,“你小子想什么呢,真以為修行之人就不是人了,還長生不死,坐看王朝興衰?瞎說啥呢?”

  “就……隨口問問?!?p>  “當今天下最強大的勢力是中洲的天元神朝,國祚延綿三千余年,想看它的興衰,你小子再活十八輩子都不一定夠!”

  瞪了陳隨風一眼,楊稟反手扣煙槍。

  咚~咚~

  背后大石與煙槍碰撞,抖掉了煙絲燃盡的灰。

  “接下來,老夫給你們講解流云訣的修煉,并且演示澆灌用的法器如何使用,然后你們自去干活。”

  …………

  半個時辰后。

  陳隨風依照身份玉牌上面標注的“丁字二十四號”,找到了對應的丁字二十四號藥田。

  一畝方圓,大致成方形,外部有柵欄,里面種植著五彩斑斕的花,鋒銳如劍的草,還有其他雜七雜八的植物。

  這些植物統(tǒng)稱靈植,區(qū)別于普通植物。

  每一個宗門都會培育自家的藥田,藥田內(nèi)的靈植生長越好,越能早日成熟。

  成熟后的靈植妙用多多,或者入藥成丹,或者煉制法寶,或者研磨粉末繪制符箓。

  陳隨風拿出澆灌用的法器。

  此法器形如木葫蘆,通體湛青,表面篆刻繁復符紋,細若煙絲的暖白氤氳環(huán)繞葫蘆口。

  陳隨風站在原地,回想楊稟的話語:

  “養(yǎng)護藥田第一步,學會澆灌靈植?!?p>  “方法是在葫蘆中裝滿清水,一手拖住葫蘆底部,此處銘刻微型陣法,可以吸收使用者體內(nèi)的靈氣?!?p>  “澆水時,人體的靈氣便會通過木葫蘆混入清水中,清水蘊藏靈氣,方能澆灌靈植。”

  “注意點只有一個,別把自己累死了?!?p>  累死?陳隨風挑了挑眉,想不通為何要注意這點。

  于是,他沒有第一時間動手澆灌,而是把目光投向丁字二十三號藥田。

  同期入門的壯碩少年澆灌了三株靈植后,撲通一下癱坐在地,額頭布滿細密汗珠,不停大口氣喘,仿如連夜狂奔八百里的快馬。

  “這位師弟的體格不輸于健美先生,十足的猛男級別,但卻澆灌三株靈植就承受不住了?”

  陳隨風轉(zhuǎn)過視線,掃視一圈,把周圍臨近的藥田看了一遍。

  丁字二十一號藥田,某男扶著樹干,大腿打顫。

  丁字二十二號藥田,某女大字攤開,昏睡過去。

  丁字二十五號藥田,某胖雙手撐地,口吐白沫。

  清一色地體現(xiàn)了一個字:累!

  “總不至于,他們都在演我吧?”

  陳隨風自嘲一聲,心底做好準備。

  他左手托起木葫蘆側(cè)邊,右手按住木葫蘆底部的微型陣法。

  頓頓頓~~~

  隨著清水流泄,他小腹上涌氣流,走身體中線,自胸膛轉(zhuǎn)向,經(jīng)過肩膀、肘子、手腕,最終通過掌心抽離。

  靈氣涓涓外涌,仿佛要抽干他的骨髓。

  陳隨風頭暈目眩,差點倒地,憑借毅力強撐著站穩(wěn),完成第一次澆灌。

  “這種靈魂深處傳來的虛弱感是怎么回事?”

  “難怪二十三號田的小老弟那么壯碩的身材,都一副腎虛樣?!?p>  陳隨風臉色蒼白,唇無血色。

  突然,一本暖白玉書浮于腦海,封面篆刻文字——大道日記。

  大道日記翻開第一頁,浮現(xiàn)一行墨色小篆:

  【成功澆灌三葉劍草1次,獲得獎勵:靈氣+2→4(不入品,稀松平常的凡人)】

  緊接著,陳隨風的小腹丹田內(nèi)憑空多出兩道靈氣,虛弱感瞬間彌消,臉色迅速紅潤起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