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弒神之愚:至頑至愚,至癡至蠢

赤子之心

  今天,我將《哈姆雷特》一口氣捧讀完了,花了三個小時,從落日薄暮時分,直讀到夜色已深。門外穿來打工人的腳步聲和洗衣服時的流水聲,以及不遠處的建筑聲,還時不時傳來幾聲響亮的狗吠聲,孩子們的嬉戲歡喜聲,各種聲音交雜在一起比交響樂還要美妙。在將莎士比亞的最偉大的悲劇之作《哈姆雷特》掩卷沉思之余,我仍然感到一股力量襲向我的心靈深處。真的是太過感觸極深了,每次重讀此書,都常常使我有這么一種感覺:溫柔不過是世界的表象,殘酷才是世界的本質。正如美名馳騁世界的叔本華所言:幸福不是虛無縹緲的,苦惱才是實實在在的。是的,這個世界太多苦難了,人們都活在各自的困境中苦苦掙扎或徒勞掙扎。都在苦思冥想,搜腸刮肚,費盡心力地尋求解脫之道,于是很多人患上抑郁癥自殺了,或者醉生夢死,渾渾噩噩,好死不如賴活,行尸走肉,虛度此生,或破罐子破摔,自暴自棄,泯滅了一切良知和曾經(jīng)有過的美好的人性,走上犯罪之路,被終生監(jiān)禁、判處死刑。還有一些人,應該是絕大多數(shù)人都在漫長的煎熬中死撐,都在永遠的絕望中心懷一點點可憐巴巴的希望用力挺住。世界是一場徹徹底底的悲劇,誰都不是命運之敵的對手。貝多芬說:我要扼住命運的喉嚨。他的確成功了。但又何嘗不是命運對他的眷顧,而他卻狂妄不知,愚蠢可笑,自以為是靠著自己的力量贏得了一切。王國維說:四季可愛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在無常的命運中,我選擇了對讀書對寫作的癡狂,尋找屬于自己的快樂和幸福。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