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整軍(求追讀)
收拾完山城的爛攤子后,兵房五天內(nèi)于安奠募兵三百,鳳凰城一千,寧夷、通遠、斜列、湯站、各兩百名。算上鎮(zhèn)江本地兵,合計接近三千名。
因為是募兵,軍餉由朝廷承擔。為了激勵將士,趙安又自掏腰包將安奠軍中的雙餉制度搬進了鎮(zhèn)江營。
這么大手筆還得靠朝廷補發(fā)的陣亡將士撫恤并賞銀一萬六千兩。
雙餉之下,軍中出現(xiàn)了兄弟、乃至父子齊上陣的情況。新兵中年齡最小的不過十六,年齡最大的卻接近四十。
依托著自己的努力經(jīng)營的名望和人脈關(guān)系,趙安這支鎮(zhèn)江營成了定遼右衛(wèi)規(guī)模最大的本地武裝。
值得一提的是,鎮(zhèn)江營兵員基本來自鳳凰城周邊,不少新兵間還存在著血緣關(guān)系。而同鄉(xiāng)兵在交流、協(xié)同作戰(zhàn)有著得天獨道的優(yōu)勢,若是訓練得當,其戰(zhàn)力必將遠超尋常營伍。
營兵的編法與旗軍不同。
伍人為伍,二伍為什,外立什長一名。三什為隊,立隊長一名。三隊為哨.外立哨官一員。五哨為總,外立把總一員。
整支隊伍被趙安分為五個總,隊長及以上的軍官都由安奠旗軍中的小旗、總旗、百戶擔任。以便趙安切實掌控這支新軍。
————————————
“你是老七?”
“杜哥你也來了?”
“爹,那莫不是村頭李大叔?”
“以后咱們?nèi)家谝粋€鍋里吃飯,不如學那劉、關(guān)、張結(jié)義如何?”
……
除了寒暄聲以外,居然還有當場結(jié)拜的。
坐在點將臺上的趙安自覺時候已到,急令家丁擊鼓。
“列隊!列隊!”
臺下的軍官們揮舞著手里的馬鞭、木棍大聲呵斥道。
新兵們在軍官的推搡下,歷經(jīng)萬難才勉強以“隊”為單位排好了陣形。
鼓聲停。
各隊長、哨官入列。
原本趙安升職之際便開始命人打造軍械,雖然兵器、盔甲還不完備,但至少給所有人都發(fā)了套戰(zhàn)襖,頭上暫時用頭巾包著。
三千穿著紅戰(zhàn)襖的新兵立在校場之上,雖說隊列不齊但好歹有了些兵樣。
按照慣例,趙安象征性的用那套老話勉勵眾人,刷一波“存在感”,盡管收效甚微,趙安卻一點也不在意,畢竟日后每一兩餉銀都要經(jīng)自己手發(fā)出去,也不怕這一營兵不認自己這個主將。
趙安發(fā)言完畢,徐文龍則大聲宣讀起了安奠的軍規(guī)。
嚴苛的連坐法令臺下的新兵唏噓不已,他們這才意識到這餉并不是那么好領的。
但雙餉與極高的撫恤又讓他們不愿放棄這個機會。
當最后一條軍令從徐文龍口中宣讀出來時,臺下終于起了些騷亂。
“肅靜!”
見到眼前滿臉惡相的家丁們,一眾新兵果斷噤了聲。
見臺下騷動平息,趙安輕聲吩咐身旁的的家丁,后者領命之后轉(zhuǎn)身離去。
不一會,十二個人抬來了三只大木箱。
得到趙安的指示后,三只木箱都被打開。
“銀子!好多銀子!”
前排新兵眼睛盯著嘴里還大聲嚷著,后面的人激動之下便擠著上前,隊形驟然有些混亂。
“你等可想要這些銀兩?”
趙安發(fā)問。
臺下的應和之聲一時直沖云霄。
“十息之后不在本隊者,莫想領這賞銀?!?p> 眾人聞言紛紛移動腳步。
“還有三息!”
“二息!”
“再有動者,定罰不饒?!?p> 趙安的聲音變得有些冷酷,大多新兵不敢再動,不過總是會有例外。
“給我將吳永寬隊末尾之人拿下!”
臺下的兩名家丁小跑著上前將那人拿住,帶到了點將臺上。
“公然違背本將軍令,罰十軍棍?!?p> 有人搬了一條長凳上來,將其摁在上面后,一名家丁在手上唾了口吐沫,高高舉起了板子,又重重地落下。
與宮里頭那些可以夾雜水分的廷杖不同,趙安軍中的杖刑每一下都是實實在在。
五棍下去,趙安便看見那人屁股已經(jīng)滲出了血。
第一棍落下時,那人還只覺得臀部像是著火似的,漸漸的屁股上隱約是濕了一片,被打爛的血肉同小褲黏在了一起,痛感直沖腦門。
隨著十棍打完,他已經(jīng)感覺不到屁股的存在,就連呻吟聲也低了下去……
好在他體格還算健壯,總算是挨了過去。
“帶他去敷藥。”
“諾。”
隨后趙安又轉(zhuǎn)身看向臺下眾人,冷聲道:
“在這鎮(zhèn)江營,本將開口便是死令,若再有人違背,定斬不饒!你等可明白?”
“喏?!?p> 三千人齊聲應道。
趙安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
“鑒于軍中尚缺什、伍長,本將以為當選勇者為之。”
說話間,趙安又指了指臺下的三名騎士。
“與敵接戰(zhàn)時,以馬兵攻勢最為猛烈,萬馬齊奔,其勢不可當。因此凡在陣中,萬馬臨于前而面不改色者謂上勇;色變而不移步者稱中勇;色變而又移身者為無勇?!?p> “今我以三騎試諸位之勇,上勇者為什長,賞銀十兩;中勇者為伍長,賞銀五兩;余者皆為卒。同等者再憑武藝掙那職位?!?p> 臺下眾人聽了不由得面面相覷。
校場不足以跑馬,趙安便令每兩隊一輪,去城外進行測試。
什長、伍長此類底層軍官并不需要多高的謀略,反而是要以自身的勇武來帶動軍士,因此趙安才想出這個法子。
為了增加些壓力,趙安還特地恐嚇了一句:
“死者按例撫恤五十兩!”
意思是這是會死人的,不行的千萬別逞強。
“第一位上勇者賞銀百兩,中勇者賞銀二十兩!”
——————————————
官道之上,整個安奠馬術(shù)最佳的三人正騎著馬駐足于此。
戰(zhàn)馬一面打著響鼻一面用前蹄刨地,馬上騎士身披重甲手持軍旗,光是看上去就有些駭人。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在百兩巨款的誘惑下,終究還是有人站了出來。
山上令旗一動三名騎士同時一夾馬腹。
加速!
沖刺!
旌旗獵獵,三騎呼嘯著從那人身旁掠過。
風停之后,那人緩緩睜開眼睛,身體止不住的顫抖,卻未移動半步。
……
幾年之后,這項測試變成軍中定制,步驟也變得更加繁瑣。
不過目的卻不是為了挑選基層軍官,而是要將新兵分為兩等,上勇者稱銳士,中勇者稱勇士,其中待遇又各不相同。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1-11-02/f91bb02923542d6eb1cdd674f06cce59RCy0OQOc707OfnC.jpg)
吃個土雞
求追讀,求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