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有目標(biāo)的走在大街上,走到了曾經(jīng)與那位老奶奶相遇的地方,可并未看見老奶奶。
于是便走向一旁的行人,詢問道:“您好,請問您之前在這里看見過一位賣糖葫蘆的奶奶嗎?”
那行人看了看張光,思忖了一下,隨口答道:“您是說許奶奶吧?”
張光心里想,應(yīng)該是吧,于是笑了笑問道:“您有見過嗎?”
“不瞞您說嘞,這位許奶奶腿腿上有頑疾,只有這頑疾不嚴(yán)重的時候才會出來賣糖葫蘆,其余的時間都待在家里!”
張光擺了擺手,緩緩的從口中說道:“那您可是否這位許奶奶家住在何處?”
那行人回答到:“就在城西,第二戶人家,就是那許奶奶家?!?p> “多謝您?!?p> 張光不假思索地便朝著城西走去,這一路,上由于對這里的地形不是很了解,幾乎每走一段路都恭敬的對著一旁的路人說:“請問您知道城西往哪里走嗎?”
這其中的距離雖然很短,但是張光還是歷經(jīng)了一些曲折才到了這城西。
這城西相比于城中央,顯然就不如于城中央熱鬧,反倒是一塊,人們居住的好地方!
張光放眼望去,走到了第二戶人家的大門家,站在門口,恭敬的在門外說道:“請問這里是許奶奶家嗎?”
從這宅中,傳來了一聲微弱且飽經(jīng)滄桑的話。
“如果您是來買糖葫蘆的話,請下次再來?!?p> “許奶奶,你記不記得在幾個月前你送給了我一串糖葫蘆,如今我前來送還這一串糖葫蘆的錢?!?p> “算了,年紀(jì)大了,耳朵不中用了,門沒鎖,你推開門就是?!痹S奶奶一字一句道。
“那我可就進(jìn)來了,許奶奶。”
張光上前走了一步,輕輕的推開那扇木門,雖然動作很小,但是木門已經(jīng)十分破舊,還是不斷的發(fā)出“吱”“吱”的響聲。
張光抬起頭,放眼望去,宅的中央種著一棵橘子樹,上方的橘子早已成熟,黃彤彤的果皮散發(fā)著淡淡的清香。
許奶奶坐在宅中央,沐浴著陽光,太陽照在她那雪白的發(fā)絲上,顯得更加的靈性。
“許奶奶,您不記得我了嗎?”
張光小步的走到許奶奶跟前,輕言細(xì)語的說道:“七個月前,您給了我一串糖葫蘆?!?p> 許奶奶臉上還是一臉慈祥,微微笑了笑,慈祥的對張光說道:“老了,記得不太清楚了?!?p> “許奶奶,或許您不記得我了,但是我心知肚明,這錢我一定還給您老人家!”
說完,便從衣袖中掏出了那店小二給的兩文錢,遞給了許奶奶,并附和著:“奶奶,這錢就放在你手上了,您收好?!?p> 許奶奶的眼睛已經(jīng)瞇成了一條縫,緩緩的睜開一絲眼睛,看著手中的兩文錢,滿臉堆笑。
張光又緊接著說道:“奶奶,有什么事需要我?guī)兔???p> “你會做糖葫蘆嗎?”許奶奶輕輕開口。
“嗯,小時候跟著母親做過,只是手藝有點(diǎn)忘記了!不過應(yīng)該還行。”
許奶奶看著張光,展顏笑道:“那你可不可以幫我做些糖葫蘆,拿到大街上去賣,城里的小朋友們已經(jīng)很久沒有吃到我做的糖葫蘆了?!?p> “嗯,奶奶,你放心,我這就去做。”
許奶奶指了指一旁,一字一句的說道:“材料都在那邊了?!?p> “知道了,奶奶!”張光不緊不慢地答道。
仿佛又想起了什么,突然恍然的問道:“奶奶您是腿腳不方便吧?”
許奶奶緩緩開口,應(yīng)答道:“沒事,老毛病了,一到這大秋天的,這只毛病就犯上來了?!?p> 張光蹲下,看了看許奶奶的腳,一眼辨認(rèn)出來,這正是風(fēng)寒侵襲所導(dǎo)致的。
張光偷偷的在手中凝聚了一團(tuán)小小的火焰,輕輕的撫摸在許奶奶的膝蓋上!
徐奶奶似乎感覺到了什么,喜笑顏開的看著張光。
張光將這手中的火焰全部輸送完畢之時,假裝著對老奶奶說道:“奶奶,我剛剛看了看你的腿,并無什么大礙,應(yīng)該過幾天就能好了?!?p> “托你祥福?!痹S奶奶淡淡一笑的說道。
起身之后,便來到了制作糖葫蘆之處,看著眼前這些井然有序擺放好的材料,不禁心頭一震。
張光在其中挑選了一些較大的山楂,用山間的泉水仔細(xì)的清理著,接著不緊不慢的用竹簽,一個一個的串好。
又走向一邊的大鍋旁,用干柴火升起了熊熊大火,將那些糖放在鍋中熬化,直到發(fā)出“咕嚕”“咕?!钡穆曇?,張光這才將串好的山楂,一個一個裹上糖漿,用力甩了幾圈,在其的外表形成了一圈圈細(xì)細(xì)的糖絲。
緊接著便輕輕的拿到太陽底下曬了一會兒,直到糖全部凝固為止。
糖葫蘆做好之后,便對著許奶奶說道:“奶奶,我去賣糖葫蘆了?!?p> 許奶奶悠悠的說:“記得早點(diǎn)回來?!?p> “好。”張光回答道。
張光將糖葫蘆全部包好,分別插上了一根竹竿,抬著這根竹竿便向城中走去。
沒走一會兒,便來到了熱鬧的街區(qū),張光似乎有些不好意思開口站在原地,但是沒一會兒,那些小孩子便蜂擁而至的找到張光,用稚嫩的語氣說道:
“叔叔,糖葫蘆多少錢?”
張光看著這些童心未泯的孩子,像極了當(dāng)年的自己,和藹的說道:“這些糖葫蘆今天一文錢一個。”
說完,那些孩童們便紛紛掏出一文錢交到了張光手上,張光也從那竹竿上拿下一根又一根的糖葫蘆交給這些小孩。
沒一會兒,這竹竿上的糖葫蘆便被賣完,看著口袋中這眾多的一文錢,張光不自主的笑了笑。
趁著天色還早,張光抬著竹竿,在街道上不斷的游走著,偶爾在路旁碰到了一些賣小吃的,張光都會止不住的流口水,但是又想了想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前方不知為何,越來越鼎沸起來,張光按捺不住好奇心,一步一步的向前走去。
一部醇香,撲面而來!
“這是什么味道?這么香!”
越往前走,人就越多,密密麻麻地將整座街道堵得水泄不通,張光在人群中不斷的穿梭著,憑借著自己小巧的身姿,很快便躋身于前列。
但是眼前的這一幕徹底讓張光震驚了。
“難道說是釀酒佳節(jié)?”
只見擺在張光的面前是一座巨大的缸,缸中時不時的傳來一陣陣的淳香,很明顯,這正是米酒所散發(fā)出來的香味!
在這酒缸的后方,是由數(shù)人組成的兩只舞獅,在離地面十多尺的地方上,表演著那些高難度的動作,場下的人都紛紛稱手叫好。
張光也下意識的拍了拍手,似乎對眼前的這舞獅的表現(xiàn)滿意至極。
“快看!出來了,出來了!”人群中有人大喊道。
只見從遠(yuǎn)方,緩緩走來了兩三個光著上身,肩上扛著糧食的壯年,他們走到了一座空的缸前,將肩上的糧食放下。
其中有一人對著在場的人說道:“這三袋糧食正是今年收獲的第一批糧食!按照咱們的習(xí)俗,應(yīng)將這三袋糧食釀成酒,以期盼明年的豐收!”
“好!好!”場下不斷的有人伸手叫著好。
只見那壯年,一躍便跳到了那大缸上,但是令張光絕對想不到的是,這大缸之中還有一座小缸,兒子小缸正是用來釀成酒的缸。
三位壯年手提著糧食,解開束縛的麻繩,將這一粒粒辛苦得來的糧食倒進(jìn)了這大缸之中。
場下的人越來越沸騰!
“真希望明年也有個好收成!”
“還希望,明年肯定會有一個好收成!”說此話的人哈哈大笑。
眾人也紛紛都笑了起來,都紛紛面露笑容,激動的說道:“愿今后的每年咱們這里都風(fēng)調(diào)雨順!”
張光確實(shí)是被這場面給震驚到了,張光忍俊不禁的笑了起來。
緊接著,從人群中走出了一位老者。
這老者身披青色的馬卦,手持著一根拐杖,在頭發(fā)上插著兩束谷穂。
只見他扯著嗓子喊道:“恭迎,驥櫪老祖!”
張光這一聽,滿臉驚訝,眼神中也閃過一絲驚呀,張開大口。
“驥櫪?那只老烏龜!”
但令張光沒有想到的,沒一會兒,便從那遠(yuǎn)方的天空中。
緩緩飄來一位神采奕奕,頗有一絲仙風(fēng)道骨!凌于天空之上,受到眾人的膜拜的青年!
眾人齊聲喊:“恭迎驥櫪老祖!”
“原來不是那烏龜,我還以為真的是那驥櫪!”
只見驥櫪緩緩的開口說道:“今年釀的美酒,尚好!”
“請驥櫪老祖放心!”那手持拐杖的老者恭敬的說道。
眾人都眼露期待的神色看著驥櫪老者祖。
只見這驥櫪老祖緩緩拿起一旁的木勺,在這缸中舀了一口酒,便送到了自己口中。
這酒入了喉嚨,不禁回味了一下,然后擺了擺手,平淡的說道:“不錯!不錯!確實(shí)比去年的酒要好上很多!”
“多謝驥櫪老祖夸獎!”眾人齊齊回答道。
此時這驥櫪似乎在人群之中發(fā)現(xiàn)了張光,張光也是一直盯著這驥櫪老祖看。
所謂的驥櫪老祖看著自己,張光并沒有回避。
但那驥櫪老祖便上前走了一步。
神色如常的看了看張光,開口便緩緩的說道:“你我是不是在何處見過?”
張光恭敬的回答道:“不知這位前輩是否記錯了,在下并未與你有過一面之緣?!?p> 驥櫪老祖皺了皺眉頭,緊緊的盯著張光。
突然間,驥櫪老祖口齒異常清楚的說道:“你就是當(dāng)初那進(jìn)入宗門的新弟子!”
“完了,他真的不會是那只該死的烏龜吧!”張光心底一直在重復(fù)的這個想法,生怕眼前的此人就是那只烏龜!
而城鎮(zhèn)的居民們,也是靜靜的注視,但并沒有發(fā)出任何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