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詞之國

【第3章】實習(xí)詞神

詞之國 樂從心來 2253 2021-09-30 21:01:04

  苦思不得,就出去散個心。

  有一天,伶?zhèn)惇氉砸蝗藖淼进P嶺,躺在一塊石頭上,又開始冥思苦想。可是,也許是實在太累了,他竟然不知不覺睡著了。

  當(dāng)他睡得正香時,忽然被樹上一陣美妙的鳥聲喚醒。伶?zhèn)愖饋?,揉了揉眼睛,仰頭一看,只見樹上落著兩只羽毛美麗、形態(tài)優(yōu)美的鳥在鳴叫,聲音婉轉(zhuǎn)悠揚,十分動聽。

  伶?zhèn)惐牬箅p眼,細心傾聽,而且情不自禁地拿起自制的竹管,模仿鳥的叫聲吹了起來。正在吹得起勁時,兩只鳥突然停止了鳴叫,展翅飛走了。伶?zhèn)惣钡糜质嵌迥_,又是招手,可是,鳥已經(jīng)飛得無蹤無影了。

  伶?zhèn)惢厝ズ螅汛耸聢蟾纥S帝,又把他學(xué)來的半生不熟的鳥叫聲,斷斷續(xù)續(xù)地給黃帝吹了一遍。

  黃帝聽后高興地說:“這是鳳凰,是鳥中之王。你的竹管能招來鳳凰,這正是吉祥之兆。”

  從此,伶?zhèn)惷刻靵淼进P嶺,坐在一塊大石頭上,專等鳳凰來鳴叫。

  果然,鳳嶺樹林里不斷有鳳凰棲落。

  不過,落在這里的鳳凰,不一定都鳴叫。

  伶?zhèn)惤?jīng)過長時間觀察發(fā)現(xiàn),在鳴叫的鳳凰中,鳳的鳴叫聲音激越昂揚,凰的鳴叫聲音柔和悠長。每對鳳凰棲落后,一次各鳴六聲,然后,連聲合叫一遍,就飛走了。

  那美妙的聲音和所定的基本音調(diào)配合得非常和諧。

  伶?zhèn)惛鶕?jù)鳳凰鳴叫的兩個六聲,經(jīng)過長時間的揣摩、推敲,終于創(chuàng)制出音樂上的十二個音律。

  在此之后,伶?zhèn)愑謱Ω鞣N飛禽走獸的叫聲都一一記錄下來,不斷豐富他所創(chuàng)制的音律。

  對伶?zhèn)惖墓ぷ鼽S帝非常滿意,他封伶?zhèn)悶樽罡邩饭伲撠?zé)全國的音樂創(chuàng)作、演出和樂器制造。

  幾年之后,伶?zhèn)愑指鶕?jù)十二樂律,和另一位樂官榮將一起鑄造了十二口銅鐘,用來配合宮、商、角、徵、羽五音,在演奏大樂《六英》、《九韶》時使用。同時宣布,只有在每年特定的時間才可演奏。

  在伶?zhèn)惖呐ο?,各種樂調(diào)和樂器完善起來,上古的音樂也越來越豐富。

  每年的春天,黃帝都要舉行大型音樂演奏會,而且演奏時有許多天神在旁邊舞蹈。黃帝親自為樂舞作曲,命名為《咸池》。

  伶?zhèn)愂沁h古音樂的奠基人和創(chuàng)造者。他給勝利者帶來了凱歌,給失意者帶來了希望,給痛苦者帶來了歡樂,給頹廢者帶來了力量,為世人千古頌揚,尊奉為樂神。后來,被玉皇大帝任命為天宮樂署的主管神。

  如今,樂署又來了新樂神,伶?zhèn)愐哺械礁裢飧吲d。

  但讓他倆掌管哪一項神職呢?伶?zhèn)悰Q定先看看他倆的特長在哪里。

  伶?zhèn)愓埵捠泛团裱葑嗪嶓稀?p>  第一支曲子吹完,樂署宮殿中就有習(xí)習(xí)的清風(fēng)而過:

  第二只曲子過后,天上的星星閃爍,彩云四面聚合,環(huán)繞殿堂:

  第三只曲子過后,一對白鶴在天空盤旋飛舞,一雙彩鳳落在庭前的梧桐樹上,接著百鳥齊來,和著簫笙的樂聲鳴叫。

  曲終,百鳥久久才散去。

  “雖然你們的演奏非常精道,但是卻比不上師延樂神?!绷?zhèn)惤榻B了師延樂神給他們認(rèn)識。

  蕭史和弄玉在人間就知道師延的故事。他有三個驚世駭俗的大本事。

  第一個是他通曉音樂,各種樂器他都會,彈奏的吹奏的,甭管什么,都難不倒他。他撥弄弦琴的時候,萬籟寂靜,就好像地下的神靈都跑出來傾聽;他吹走管樂的時候,風(fēng)云不動,就好像天上的神仙也沉浸其中。

  第二個是能聽出興衰,師延能夠依據(jù)各個國家流傳的樂曲,判斷這個國家的前途。

  第三個是長壽齊天,能確保音樂永不絕跡。

  師延時而隱居時而又在塵世出現(xiàn)。軒轅黃帝的時候,他出現(xiàn)了一次,在黃帝手下當(dāng)掌管司樂的官員。到了夏朝,他又跑出來了,抱著樂曲去投奔殷商,然后又消失了。等到了紂王時,不知把他從哪又給挖出來了,只是他彈的樂曲紂王不愛聽,就把他關(guān)押在陰宮中,就是宮里的牢房,準(zhǔn)備哪天不痛快就把他砍了。

  師延在牢中仍然堅持彈奏正大的音樂,這回連看押他的獄卒都嫌煩,說:“這在以前可能是好音樂,現(xiàn)在不流行了,我們不愛聽,你得彈點現(xiàn)下流行的,大王愛聽的?!?p>  無奈之下,師延開始彈奏靡靡之音,紂王于是非常高興,就免除了他的炮烙之刑。

  后來,逃脫牢獄之災(zāi)的師延聽說周武王正在興兵伐紂,于是又抱著樂器去找周武王。

  后來,世間再也沒有他的消息了。

  原來,師延是飛升到了天宮,做了樂神。

  蕭史和弄玉自然拜服師延的音樂奇藝,問道:“伶?zhèn)愔魃?,那你看看我們適合做什么呢?”

  “音樂需要不斷地出新,根據(jù)人間不同的情況創(chuàng)作不同的曲調(diào),再配以合適的歌詞。目前樂署正缺這樣的人才。這樣吧,蕭史先做曲神,弄玉先做詞神。你們倆先實習(xí)一段時間,然后我再做定奪。”

  哈哈,天宮也有實習(xí)生。

  一天,正在寫詞的詞神弄玉,突然感應(yīng)到,人間有人寫下了“憶秦娥”的詞牌。

  憶秦娥?詞牌為什么要叫這個名字?弄玉詞神決定去人間看看。

  寫下“憶秦娥”詞牌的,是晚唐的詩人詞人溫庭筠。

  溫庭筠,原名岐,字飛卿,太原祁縣(今屬山西)人。他出身沒落貴族家庭,為唐初宰相溫彥博的后裔。

  溫庭筠富有天賦,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故有“溫八叉”或“溫八吟”之稱。

  然而,溫庭筠恃才不羈,好譏刺權(quán)貴,經(jīng)常犯忌諱,又不受羈束,縱酒放浪,因此得罪權(quán)貴,屢試不第,一生坎坷,終身潦倒。

  唐宣宗朝時,溫庭筠參加博學(xué)宏辭科的考試時,代人作賦,因擾亂科場,貶為隋縣尉。在后來的考試,他還是沒忍住。

  這還得怪他太有才。

  每次考試,溫庭筠都是早早做完自己的試卷。

  閑著也是閑著,看看鄰座的考生作冥思苦想狀,一臉憋不出一個字的苦相,溫庭筠的惻隱之心和炫耀之心在萬馬奔騰,一發(fā)不可收。

  于是,每次考試他總能搭救幾個考生,落下一個“救數(shù)人”的綽號。

  后來,襄陽刺史任命溫庭筠為巡官,授檢校員外郎,不久離開襄陽,客于江陵。唐懿宗時曾任方城尉,官至國子助教。

  溫庭筠精通音律,詩詞兼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nèi)容多寫閨情。

  溫庭筠的詞刻意求精,注重文采和聲情,成就在晚唐諸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被尊為“花間派”之鼻祖,對詞的發(fā)展影響很大。

  溫庭筠是第一位專力于“倚聲填詞”的詩人。溫庭筠的詞多以女性為主人公她們的身份或為歌妓,或為女冠,或為丈夫遠戍的思婦,或為深宮的嬪妃,或為采蓮女,多抒寫她們的離別相思之情。

  當(dāng)然,他的詞中也有少數(shù)主人公為男性的,內(nèi)容則為行役、詠壯別的詞作。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