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都市

典藏華夏:我的直播火遍全網(wǎng)

第五十九章 皇帝、臣子不好當

  “主播,能不能給我們仔細講講宋朝之前,為什么皇帝不好當呢?”

  “是啊,當皇帝還不好當?有生殺予奪的大權(quán),誰不聽話砍了誰不就好了?”

  “我就不信皇帝還有不好當?shù)???p>  “那又為什么宋代之前的皇帝不好當呢?”

  觀眾們還是沒有看過癮,因此催促起張良玉仔細講講了,甚至把要催張良玉出節(jié)目的事情都忘了。

  原本大家是來催張良玉出節(jié)目,以及確定下一期和誰對話的,結(jié)果被張良玉一個調(diào)查投票給吸引了注意力。

  一個個好奇心和求知欲上來了,都饒有興趣的參與到了話題中。

  “好,那我就跟大家好好的說說。首先,我為什么不按照歷史課本上所說的叫秦始皇以后是時代為‘封建時代’而一直叫這個時代為‘皇權(quán)時代’呢?”

  “因為“封建”這個詞,在西方指的是層層分封的貴族統(tǒng)治的時代。這個時代其實跟華夏過先秦時代類似?!?p>   “而這個時代終結(jié)在秦朝,秦朝之后建立了帝王的權(quán)力,這應(yīng)該叫做‘皇權(quán)時代’?!?p>  “而皇權(quán)是一個非常孤獨的權(quán)力,這就是宋朝之前皇帝不好當?shù)脑颉R驗榛蕶?quán)是孤獨的,皇帝一上臺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避免任何的上層階級跟他爭奪皇權(quán)?!?p>  張良玉繼續(xù)回答:“皇帝首先要防備的就是同宗族的那些同姓的兄弟、叔侄?!?p>  “大家都是鳳子龍孫,法理上來說大家都有皇權(quán)的繼承權(quán)。那皇帝怎么辦呢?只好用外戚,畢竟那是皇帝老娘舅、老外公嘛?!?p>  “可如此一來,外戚作大,也容易威脅皇權(quán)。這時候該怎么辦呢?只好任用太監(jiān)?!?p>  “畢竟,太監(jiān)身體殘缺,他就是鬧得再狠,也不可能推翻皇權(quán),他們只能依附皇權(quán)搞事兒?!?p>  “可太監(jiān)身體殘缺,很多也就心理變態(tài)。一旦掌權(quán)之后,比外戚還兇,都能直接廢立和殺害皇帝?!?p>  “最典型的就是東漢和唐代,宦官專權(quán)的事情不絕于史書。”

  張良玉跟玩友們交流了幾句,繼續(xù)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那好,皇帝不用外戚也不用太監(jiān),也不敢用權(quán)臣,就只能把自己累死,而且也會導(dǎo)致中央空虛。如此一來,對外面的控制力衰弱,藩鎮(zhèn)格局就出來了?!?p>  “緊接著要是再控制藩鎮(zhèn)進行削藩,解決了內(nèi)部分裂,那又引來了新的麻煩,外患又來了。”

  “比如五胡亂華,就是這樣造成的?!?p>  “所以說,宋代之前皇帝不好當。而宋代經(jīng)過一系列的辦法,解決了皇權(quán)孤獨的問題,和士大夫共治天下,達成了某種平衡?!?p>  “哦,原來如此,我現(xiàn)在明白了為什么說皇帝不好當了。”

  “嘖嘖嘖,皇帝做到這個份兒上,其實還是挺悲哀的?!?p>  “是啊,不是權(quán)臣、就是外戚;不是宦官就是藩鎮(zhèn);這些解決了,外患又來了,真是頭疼的要死。”

  “沒辦法天下這么大,皇位就一個,無數(shù)人惦記著,皇帝當然不好當?!?p>  “就跟一個小孩子抱著塊超級大的棒棒糖,當然很多人會惦記了。”

  “那為什么又說宋代以后,臣子不好當呢?具體說說,舉個例子吧,主播。”

  “臣子,不是一直以來都不好當?shù)穆???p>  “在我的意識里,當官都是一個風險很高的職業(yè),隨時有可能被皇帝給砍頭,當然不好當?!?p>  “也就只有宋朝不殺士大夫,當官沒有那么大的生命危險了。”

  “可即便是這樣,岳飛不也被害死了么?”

  觀眾們交流著,還是有些不解。

  “宋朝一名大儒朱熹有一次跟弟子們談?wù)?,說北邊的金朝,有一個大臣活活氣死了?!?p>  “是因為金朝對待臣子就跟對待奴隸一樣,說打就打,而且是當堂壓翻了直接脫下褲子打屁股。”

  “這就是所謂的廷杖,一般來說要給大臣留一點體面,在打屁股的時候墊一塊毯子?!?p>  “而那一次皇帝忘了,那個被打的大臣就覺得很屈辱,被打完了就氣死了?!?p>  “朱熹和他的弟子們聽后覺得很不可思議,這成何世界?對士大夫那能這樣折辱呢?”

  “可事實上,明朝也如此,甚至比金朝更加的兇殘,明朝特別規(guī)定,在廷杖的時候,大臣一定要嘴啃泥的,那墊在身下的攤子,最后一塊遮羞布都不給留?!?p>  “清朝時候,所有的大臣只有跪受筆錄的份兒,皇帝讓你干什么,你就只能干什么?!?p>  “甚至漢族大臣,連自稱一聲‘奴才’的資格都沒有。所以說,宋代之后,臣子不好當?!?p>  張良玉解釋完后,觀眾們都有了初步的了解。

  “如此來看,宋代還真是一個特殊的朝代啊。”

  “可宋代為什么能讓皇權(quán)和士大夫的權(quán)力比較平衡的相處呢?”

  “皇權(quán)自誕生以來,就不斷的向往著強化,宋代的皇帝就那么大方,把皇權(quán)分出去?”

  “主播,宋代的皇權(quán)和士大夫權(quán)力平衡,又是從哪些方面表現(xiàn)出來的?”

  “UP主,宋代的士大夫又是如何和皇權(quán)共治天下的呢?”

  ……

  “大家的問題很好,首先,宋代也不是每個時期都,皇權(quán)和士大夫的權(quán)力都能夠達到均衡的。”

  “準確來說,是北宋中期的這一段時間。此時,真可謂是君臣想得的好時代。”

  “對于北宋的士大夫來說,是個性伸張最好的時代。比如說歐陽修,有現(xiàn)代的文學家評價過?!?p>  “歐陽修之前的儒生,其實不能叫儒生,只能算作是‘經(jīng)師’,他們就是不斷的去注釋、傳承儒家經(jīng)典?!?p>  “而到了歐陽修這里,他直接回向三代,直接傳承儒家現(xiàn)實的理想。我不是要學孔子,而是要成為孔子,所以歐陽修成為經(jīng)史子集全通的一個大家?!?p>  “再看北宋其他的文人,諸如范仲淹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張載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何等的氣象?這就是圣賢氣象、帝王氣象?!?p>  “這要是在清代,一個文人敢這么說,等同于造反,是要被砍頭誅九族的?!?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