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上午從小溪搞來的‘戰(zhàn)利品’,重新回到山上庇護(hù)所的劉耀祖,也開始為午飯而忙碌。待在山里,有時總感覺時間過的很快,一眨眼半天時間就沒了。
考慮到釣來的溪魚有點多,一頓肯定是吃不完的。為避免晚上吃的魚變味,中午煎魚的時候,劉耀祖特意花時間,把剩下留到晚上炒的溪魚,全部先過鹽煎一遍。
要是煎成魚干,這些釣到的溪魚,怕是能保留更長時間。但劉耀祖覺得,完全沒必要嘛!
中午的伙食,便是香辣溪魚配上油煎面餅。將炒好的溪魚包裹在面餅中,跟吃肉夾鏌一樣享用,滋味也格外不同。倒上一點菜湯,那味道別提多棒!
“過癮!這種吃法,令溪魚的鮮香味跟面餅的味道充分融合,吃起來味道著實不一樣!”
反正不用顧及什么,怎么痛快怎么吃。就上午釣到的這些溪魚,那怕分成兩餐做,每餐份量依然有一大盤。混和溪魚鮮香的湯汁,即便用來蘸面餅吃,味道也格外好吃。
吃飽喝足,外加不用為晚上肉食而擔(dān)心,并未選擇午休的劉耀祖,直接頂著烈日干活。因為庇護(hù)所,直接選擇以大樹做依靠,大中午待在下面也不會感覺太曬。
要是換成其它空曠地帶,恐怕劉耀祖中午這個時候,還是要暫避鋒芒。雖然回老家時間不長,可論膚色變化的話,他比剛回老家時,已然變得幽黑了許多。
雖然沒古銅色那般夸張,可劉耀祖也沒覺得皮膚變黑有什么不好。真要天天下地干活,皮膚還比女人水嫩白晰,恐怕很多人都會覺得,他是不是造假沒干活呢!
站在昨天搭建好的平臺,劉耀祖也開始搭建剩下的屋頂??紤]到三角形的屋頂,也需要強(qiáng)有力的支撐。拎著斧頭來到附近叢林,他直接砍了兩根筆直的雜木。
用尺子量好長度,剩下多余的自然就鋸掉。把雜木料底部削尖備用,劉耀祖開始在屋子前后挖坑,而后將兩根支撐柱給埋進(jìn)去。支撐柱頂部,也被他開了一個凹槽。
量好兩根支撐柱中間的距離,劉耀祖又將另一根準(zhǔn)備好的橫梁兩頭,削出一個能鑲嵌進(jìn)支撐柱凹槽的凸出板。而后抬起橫梁,將凸出板嵌進(jìn)支撐柱內(nèi)。
看到固定住如同單杠的支架,劉耀祖清楚這是制作屋頂?shù)牡谝徊剑O乱龅谋闶禽o助三角支架。做這些支架,自然要比立橫梁輕松簡單許多。
為確保屋頂?shù)睦喂绦?,昨天沒用的木釘,也讓劉耀祖用到固定屋頂橫梁上。先敲釘好兩頭的三角支架,剩下中間的支架在慢慢填充,一個三角形屋頂便赫然呈現(xiàn)。
想到層頂要鋪油毛毯,光有直行框架還不行,橫行框架也必須有幾根。意識到這一點,劉耀祖又砍伐一些小的直木,將三角形屋頂框架釘?shù)母喂桃恍?p> 那怕人站在屋頂框架上,依然不會感受到屋頂承受不住或晃動,這便說明屋頂確實很牢固。除非能碰到超強(qiáng)大風(fēng),否則劉耀祖也不用擔(dān)心,屋頂會被大風(fēng)刮倒。
將搭建有床鋪的一面,提前將帶來的油毛氈給鋪好。蓋上黑色的油毛氈,這座屋頂也變得更名符其實。相比農(nóng)村常見的琉璃瓦,樣子肯定沒那么好看。
但劉耀祖清楚,農(nóng)村早年蓋豬舍或牛舍,甚至一些家窮的人家,其實屋頂也是用牛毛氈蓋的。只是在牛毛氈上,很多人都會鋪上稻草或茅草。
關(guān)于這一點,劉耀祖想了想,覺得這個工程量不小,今天怕是搞不定。再者說,山里不比村里,稻草或干草還是相對容易找到。在山里,則要花點時間去尋找搜集才行。
“緩緩再說也不遲!頭頂有樹蔭遮擋,短時間牛毛氈也不怕出問題。趕在入冬前,把干草給它鋪上,相信保暖效果也會更好一些。冬天住在里面,應(yīng)該不會覺得太冷。”
另一面尚未鋪牛毛氈的屋頂,劉耀祖則打算先把取暖爐安裝好。留出煙囪的位置,省的蓋好牛毛氈之后,又要將其重新掀開。不留孔,怎么安裝煙囪呢?
從昨天建好的閣樓平臺下來,走進(jìn)木屋的劉耀祖,把之前定制的取暖爐安裝起來。在距離床鋪不遠(yuǎn)的另一側(cè),將取暖爐給固定好,再將煙囪給套上去。
等看到煙囪被平臺木料給擋住,劉耀祖也苦笑道:“考慮不當(dāng),這個位置應(yīng)該留些空當(dāng)。算了,先拆掉一些檔板,先把煙囪安裝好之后,再重新固定吧!”
雖然有過一次搭建庇護(hù)所的經(jīng)驗,但這次搭建的庇護(hù)所,無論面積還是布局,都遠(yuǎn)比一號庇護(hù)所更大更高。來到平臺,將其中幾根木料撬起,果然看到下面的取暖爐。
下來將煙囪重新安裝好,終于能讓煙囪升到屋頂外面。重新上平臺的劉耀陽,又將撬起的木料固定了一下,確保留出煙囪的出口。
為避免以后燒火,煙囪溫度過高引燃這些木料,劉耀陽還在煙囪邊緣,包裹了準(zhǔn)備好的鐵皮。有鐵皮阻擋隔熱,僅憑煙囪的溫度,想引燃平臺的木料,機(jī)率自然不大。
做好平臺煙囪的隔熱層,劉耀祖又開始做屋頂?shù)母魺釋?。這個時候,自然可以鋪設(shè)牛毛氈。鋪到煙囪所在位置,則提前切出一個洞口,確保不受煙囪阻攔。
跟平臺處一樣,屋頂煙囪位置,既要做好防漏水的措施,也要做好隔熱措施。一番操作過后,劉耀陽站在樓梯上,看著露出煙囪的屋頂,也顯得很高興。
“等下次有時間,買桶瀝青漆刷一遍屋頂,而后再蓋上干草,相信屋頂保質(zhì)年限會更長一些。要是屋頂隔三差五漏水,往后補(bǔ)漏的話,也是一件挺麻煩的事呢!”
想到牛毛氈也涂有防水材料,但保質(zhì)年限不算長。如果長期暴曬的話,也會縮短其使用壽命。雖說這種材料,如今慢慢退出市場,但鄉(xiāng)下還是比較容易找到。
跟其它鋪屋頂?shù)牟牧舷啾?,牛毛氈的價格很便宜。雖然能買到更好的材料,問題是要把這些材料運(yùn)進(jìn)山,也是一件頗為頭疼跟麻煩的事。
那怕牛毛氈有很多劣勢,可它的價格還有質(zhì)量,劉耀祖覺得比防水雨布還是要強(qiáng)一些。用這個充當(dāng)庇護(hù)所屋頂,他覺得目前也是最好的選擇。
經(jīng)過這次搭建庇護(hù)所,劉耀祖也體會到,搭建這種大型庇護(hù)所,花費(fèi)時間跟難度,確實比之前一號庇護(hù)所更難??伤X得,這跟欠缺有利工具有很大關(guān)系。
若是有家里買來的那些機(jī)器,搭建這樣一幢木屋的速度,相信也會快上不少。只可惜,那些機(jī)器設(shè)備都需要有電。沒電的情況下,即便搬進(jìn)山里也沒用。
想到這一點,劉耀祖若有所思道:“要是買一些戶外充電用的工具,再買一臺小型的電陽能發(fā)電機(jī),也許我建庇護(hù)所的效率,也能大大提高。”
如果要動用那些設(shè)備,那搭建的庇護(hù)所面積跟規(guī)格,肯定要比這座還在更顯豪華。短時間,還沒找到適合建這種庇護(hù)所的基地,劉耀祖覺得這事再緩緩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