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都市

從山村放羊娃開始崛起

0038章 準備轉(zhuǎn)行

從山村放羊娃開始崛起 易水寒冬泳 2027 2021-10-08 17:00:00

  蘇良總是知道很多超過他年齡的情況,他的解釋是看電視知道的。

  別人沒法考究,也更不打算計較。

  蘇燦路聽了兒子的意見,準備開始販賣點心,打算當一個點心商人。

  如果有人細細考究,后來那些大款,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他們在這個年代的生活,特別豐富多彩。

  可能,今天倒賣河沙,明天就去銷售蘋果,后天又成了個運輸司機了。

  這個年代的買賣,最大的特點,就是賺錢容易。

  而這個年代最大的特點呢,就是貨源不穩(wěn)定,導致很多人賣完了貨之后呢,后面沒貨了,只能轉(zhuǎn)行干別的去了。

  1991年這會兒,是國家從計劃經(jīng)濟到市場經(jīng)濟過渡的階段,實際上到1992年的時候,國家才全面取消票據(jù)時代的。

  原先買個點心,都得要票。

  買油條要油條票,買桃酥要桃酥票,買江米條要江米條票等等。

  自從國家放開市場之后呢,在城市里的農(nóng)貿(mào)市場上,在農(nóng)村的集市上,那些原先只有在供銷社里面才能買到的商品也開始出現(xiàn)了。而集市上面的商品,是不需要票據(jù)的,這種雙軌模式打破了原先供銷社對貿(mào)易的壟斷,同時,也開創(chuàng)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距離大寨鄉(xiāng)供銷社破產(chǎn),只剩下,一年的時間了。

  蘇燦路也知道,在進泰南市城里的鐵道口那邊,有個糕點廠。

  大寨鄉(xiāng)在1991年以前的時候,還屬于泰南市。

  后來1991年初的時候,大寨鄉(xiāng)才劃歸給了魯中縣。

  泰南市和魯中縣,都是縣級行政單位。

  在屬于泰南市的時候,大寨鄉(xiāng)老百姓,跟泰南市城里的聯(lián)系,要比魯中縣城多一些。

  蘇燦路有兩次帶著蘇良到泰南市城里面辦事情,路過鐵道口那邊的糕點廠,還給兒子買過一些糕點吃。

  從糕點廠買的糕點,不但味道好吃,而且要比集市上面的便宜很多。

  他也知道,集市上銷售的糕點,好多就是從鐵道口糕點廠進的貨。

  在1989年以前,鐵道口糕點廠還是國營單位,年年虧損。

  后來,這個單位因為虧損嚴重,被改制承包給了個人,成了一家個體單位了。

  原先是國營單位的時候,老百姓去買糕點,那些賣糕點的,臉色難看的就跟死了爹媽一樣。

  而現(xiàn)在,老百姓去買糕點,糕點廠總是熱情服務,相當讓人覺得舒服。

  同時呢,糕點廠現(xiàn)在也成了盈利單位。

  蘇燦路一大早,騎著自行車從胡同里面往外走。

  走到胡同口,迎面看到了魏振堂。

  倆人各自心里雖然說很討厭對方,但是臉上上還沒有撕破。

  “燦路,你這么早是要干什么去?”

  畢竟自己搶了蘇燦路的買賣,魏振堂主動跟蘇燦路打招呼,面帶微笑。

  蘇燦路已經(jīng)被自己兒子說服了,打算以后不再搞黃芩買賣了。

  “哦,振堂哥,我打算到泰南市城里面,看看做點買賣?!?p>  一邊說著,蘇燦路從自行車上下來,站住了。

  “買賣?還是黃芩?”魏振堂小心翼翼得問道。

  蘇燦路已經(jīng)釋然了,笑著擺擺手:“不做黃芩了,振堂哥你放心收購黃芩吧,我以后要到集市上面賣點東西去?!?p>  看著騎著自行車,沿著村路出了村子的蘇燦路,魏振堂很是狐疑,心里嘀咕:集市上還有比收購黃芩更賺錢的買賣?

  蘇燦路沿著大寨鄉(xiāng)貫通南北的鄉(xiāng)村土路,騎著自行車,在大寨鄉(xiāng)政府所在的大寨村東坡地那邊,上了205國道。

  這年代,高速路還沒有,國道就是最高級的道路了。

  205國道在1991年這會兒,還不過是個寬只能容納兩輛大貨車相向而行的道路。

  而且這時候的道路,就算是國道,也沒有畫什么交通指引線。

  更重要的,是就算是國道,還有好幾段沒有鋪瀝青。

  沿著205國道往南走了二里路,在快要出大寨鄉(xiāng)的時候,瀝青就沒有了,接下來是大約四里路的土路。

  這段路,馬上就要開工鋪瀝青了。

  一路上根本沒有幾輛車,連自行車也沒有多少。

  到了糕點廠,蘇燦路打聽著找到了廠子里面的銷售經(jīng)理。

  聽說是來購買糕點的,銷售經(jīng)理很熱情。

  一番交談之后,蘇燦路和糕點廠銷售經(jīng)理初步談好了,要十天后前來提貨的事情。同時呢,蘇燦路還交了一百塊錢的定金,而糕點廠的銷售經(jīng)理也給蘇燦路開了一張收據(jù)。

  這年代做買賣,已經(jīng)比較輕松了。

  這要是放在幾年前,糕點廠還是國營單位的時候,老百姓要想從糕點廠里面購買糕點,少買一點倒是無所謂,要是買多了,超過了一百塊錢,就得托人找關系,找領導批了條子,然后糕點廠里面才會賣給你糕點。

  這,或許也是當年糕點廠破產(chǎn)的原因。

  糕點廠破產(chǎn)之后,原先的職工大多數(shù)都被安排到其他國有單位里面去了。

  后來,好多國有單位都開始改制。

  大約再有兩三年的時間,就是那些人大規(guī)模下崗的日子了。

  貨源的問題搞定了,出奇得輕松。

  接著,蘇燦路又到泰南市城里面找到了個賣三輪車的,談了好一陣子價格,最后以六千塊錢的價格定了一輛農(nóng)用三輪車。

  蘇燦路還不會開三輪車,不過他的二小舅子韓志代會開,于是他回大寨鄉(xiāng)之后沒有直接回鳳凰嶺村,而是偏了偏路,去了一趟韓志代的家里。

  韓志代現(xiàn)在在大寨村南的路邊上開了一家木材銷售場,主要經(jīng)營紅松、落葉松和樟子松等建筑木材。

  這年代木材生意也很好做,從泰南市鐵路站花一百塊錢一方買過來的木頭,轉(zhuǎn)手賣給大寨鄉(xiāng)周圍的建安公司,就是二百塊錢一方,而且還沒有一個講價的,能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潤率。

  在1991年這會兒,蘇燦路的三個小舅子里面,數(shù)韓志代手里最有錢。

  見自己姐夫來家里面,正在招待客戶的韓志代忙吩咐自己老婆先招待一下蘇燦路。

  蘇燦路就進了韓志代家的客廳,喝起了茶。

  這一路騎著自行車,蘇燦路也口渴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