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入局
李君羨面圣回來了,臉色看起來不太好的樣子。
天氣有些寒冷,一雙手都揣進衣袖里,走路時,袖兜里還叮當作響,似乎是帶了不少的銅錢。
“將軍……”
李君羨看著迪夫,聲音有些幽怨。
迪夫猛地打了一個寒顫。
“老李,咱別這樣……”
李君羨就這么看著,沒了原本尸山血海里殺出來的一身煞氣,此時看起來有些可憐兮兮的。
迪夫都看得有些不忍心了,又十分好奇,這李二到底用了什么招數(shù),把堂堂一個百戰(zhàn)的硬漢折磨成了這個樣子。
“陛下可是打你了?”
“沒有,陛下從不隨便打人?!?p> “那陛下生氣了?”
“并沒有,陛下十分和顏悅色?!?p> “那么你被貶官了?”
“也沒有,恰恰相反,陛下給我升了半階?!?p> 嘴里這么說著,本來升官事件開心的事,但李君羨卻是更加的幽怨了。
迪夫這下就更加的好奇了。
“到底是咋了,給你升官了,你應該開心才是?。俊?p> “是啊,我現(xiàn)在的確很開心?!?p> “那你為何這副模樣?”
“陛下聽聞我于新軍任了班長一職,于是就將我的散官升了半階,以前的職事則真的是全都沒了?!?p> “呃……”
迪夫的好奇心一下子被噎住了,有些尷尬,卻沒成想吃瓜卻是吃到了自己的頭上,自己反而成了那個罪魁禍首了。
轉過了臉不去看他,也不再問下去,裝作什么都沒有發(fā)生一樣,語氣平淡。
“咳咳……問陛下了么?”
“將軍吩咐的事情,我哪里敢忘記,自然是問了。”
“那陛下是怎么說的?”
李君羨沒說話,伸出了揣在袖子里的手,隨著“嘩啦啦”的聲響掏出了一串銅錢,遞給了迪夫。
“這是陛下托我?guī)Ыo將軍的一百五十文錢,將軍你數(shù)一下?!?p> “陛下托你帶給我的?”
“正是?!?p> “那陛下有沒有讓你一并捎給我的話?”
“沒有。”
迪夫把銅錢接了過來,抖了抖,又是一陣“嘩啦啦”的聲響,清脆悅耳。
這串銅錢全都是新錢,并非是迪夫讓李君羨帶給李二的那一串。
稍一琢磨,迪夫卻是笑了,李二很有意思。
看來是李二對于迪夫想要帶軍出去溜達的想法有些不滿,連帶著把李君羨都給嚇得夠嗆的。
“行了,我知道了,你自個回軍營去吧。”
“是,將軍?!?p> 李君羨轉身離開,但才走出沒幾步,似乎是想起了什么,步伐放緩了下來,似乎是在猶豫不決。
迪夫卻是看在了眼里,出言把他叫住了。
“老李,可是還有什么想說的?”
“沒什么?!?p> 李君羨雖然嘴里這么說著,卻又環(huán)顧了四周,這才把聲音壓得極低地說道。
“將軍,今天中午的時候是不是見人了?”
說完,也不等迪夫回答,也不管迪夫是否聽清,便直接大踏步的快速離開了。
迪夫看著李君羨遠去的身影,喃喃自語。
“有點意思,這是要把我當成了靠山了么?!?p> 當時與崔元朗在亭邊交談時,路過的行人不過十來個人,只是不知道,那眼睛會是哪一位呢?
迪夫不知道。
但迪夫不僅知道孫子兵法中的“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更是知道“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論斷。
李二的不放心也是必然的。
不僅僅是李二,所有的古代皇帝對于手握那些重兵的將領都是不放心的。
前有王莽執(zhí)掌軍政大權,效仿周公攝政舊事,最終篡漢而自立新朝。
后有后周趙匡胤,于陳橋驛處亂軍山積,黃袍加身,登階匝陛改周為宋。
幾乎所有的皇帝,都是用盡各種高壓政治手腕,來迫使?jié)M朝的文武聽命服從。
秦時滅楚,王翦統(tǒng)領著秦國六十萬大軍,就是秦王懷疑他擁兵自立,不僅在出征前向前往求賜良田。
甚至在行軍路上也在不斷給秦始皇發(fā)信求取賞賜,說是等凱旋回來后,別忘了多給自己及家人封賞,以致于連王翦的部下都覺得他的求賜做得太過分了。
雖然迪夫并沒有這般手握重兵,但比起這些手握重兵的將領來,卻有著更大的威脅。
因為迪夫在大唐并沒有家人,別的手握重兵的將領出征在外,那他的家人就相當于是人質一般。
其次,糧草問題,其他的軍隊都得依靠中央供糧,而怡然莊里從不見有在外買肉運入莊內(nèi),但莊中食堂卻又能夠頓頓都有肉。
更重要的是,迪夫所想的卻是讓李二更加的擔心。
為什么自古以來,人類之間的戰(zhàn)爭就從不間斷。
因為人性的本質,就是是趨利避害的。
春秋時期,宗法制和分封制崩壞,官僚制開始替代了貴族制。
到秦始皇一統(tǒng)天下,中央集權,化家為國,皇帝一家變?yōu)閲?,國之下的所有人都是為了皇帝一家服務的,如宰相在貴族時期是管事的稱呼,而國朝之下的宰相也就是國的管事,輔助皇帝來掌管處置國內(nèi)事務。
國家是一個大的世家,而這個大世家的底下又有著許多世家。
李二只想著李唐興旺,能夠始終壓在其他世家的頭上,其他世家只需要為李唐輸送人才,維持國家穩(wěn)定。
但無奈現(xiàn)在其他世家的勢力太過于龐大,以致于讓李二忌憚萬分,兩權相害擇其輕,所以李二只是暫時選擇了迪夫。
而科舉制度就是李二的用來打壓世家的利器。
楊堅身為北周十二大將軍之一,背靠著關隴集團篡了北周建立隋朝,自然是深知其中厲害,因此沒有繼續(xù)延續(xù)魏晉的九品中正制,而是新創(chuàng)了科舉制度,以此來平衡關隴集團,然而卻是弄巧成拙。
李家也是關隴集團出身,有了前車之鑒,自然是對此萬分的警惕。
而似乎是瞌睡遇到枕頭,恰好迪夫送上來的印刷術,助了李二一臂之力。
而李二能懂的,其他的世家自然也能懂。
博陵崔氏身為大名鼎鼎的五姓七宗之一,也不會想不到的,而與之有著絲縷關系的崔元朗找上門來拉攏一番,并送了一份“厚禮”。
那么,除了李氏以外的其它隴西集團,想必不會不知道迪夫,而至今都未曾有過接觸,怕是接下來會來者不善啊。
迪夫想了許久,卻也不知是否真的如此,但崔元朗和李君羨確實是給迪夫提了個醒,讓他一下子警惕了起來。
迪夫很頭疼,都說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現(xiàn)在是切實體會到了。
原本還以為自己手執(zhí)棋子,身在局外。
卻莫名其妙的就被卷進了局中,深陷泥潭而不知。
做得越多,牽扯也就越多,也就陷得越深。
這一天,迪夫又如同往常一般,躺在了那把躺椅上,手里的釣竿輕輕一甩。
還是躺著比較舒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