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臨也知道學校的發(fā)展史,前世中考失誤,本來父母打算讓復(fù)讀一年。
那會他也不了解金華中學好不好,不過家里距離東臨城區(qū)更近,自然認為一中和二中最好。
分數(shù)下來卻不夠,差了十分左右,也不想花冤枉錢找關(guān)系進去。
十五六歲比較叛逆,想著離家遠也比較自由,也管不到。
加上爺爺拍板說讀金華挺好的,好歹也算個重點學校,因此他就來到這上學了。
可上了高中以后,沒人管他,每天通宵上網(wǎng),迷戀于網(wǎng)絡(luò)游戲。
成績慢慢的一落千丈,還好學的是文科,記憶力比較好。
等他高三醒悟了,開始認真學的時候,前面挖的坑太大了,數(shù)學和英語很不提不上來。
最終考了一所三本,報了個市場營銷專業(yè)混起了日子。
大學畢業(yè)當了幾年銷售,后來工作變化去了一家醫(yī)藥企業(yè),因為經(jīng)常要接觸一些外國客戶,大學考的四級不夠用。
就自己自學花費時間,英語達到了六級水平,這也是現(xiàn)在他英語不擔心的原因。
言歸正傳,看著張主任的樣子,左臨也只好說道:“身位學校的一份子,我想不僅是我,大家都想著有機會為校爭光”。
“以后我相信會越來越好的”!
張主任聽得有些感動,他二十多歲大學畢業(yè)就任職于金華中學,因為家就在本地,也沒想過去其他學校。
如今十幾年過去,四十多歲的他陪伴著學校走過了一年又一年。
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學生,身邊的同事也換了許多。
一開始他只是個普通教師,之前想著怎么當上優(yōu)秀教師,當上班主任評職稱之類的。
這么多年過去,他現(xiàn)在是高二年級的主任,也不用給學生上課了。
從金華最光榮的時代走過,來到現(xiàn)在,每一屆的優(yōu)秀學生他都有所耳聞,而每一次有各種各樣的競賽之類的,都是他負責帶隊。
他只想看著學校的學生能夠站上領(lǐng)獎臺,這樣金華的名氣起來了,教育資源也就能傾斜過來。
左臨看著張主任的模樣,此時此刻內(nèi)心有一句話充斥在腦海。
重振金華榮光,我輩義不容辭。
說真的他也沒太關(guān)注過金華的每年升學率之類的,但前世高考過后去學校填寫志愿的時候,大概知道他們這一屆的數(shù)據(jù)。
一個年級本科率不到30%,其中重點大學更是不到10%,金華最風光的時候本科率都是50%以上,重點大學錄取率更是接近30%。
按照一個年級1000個學生來算,就是300個都能考上重點大學。
可現(xiàn)在低的離譜,越來越多的學生中考完寧愿復(fù)讀一年也不愿意在金華就讀,現(xiàn)在一個年級最多也就十二個班級,六七百人而已。
在學校貼吧上有幸看到過早年學長的帖子,一個年級二十個班級,上千學生。
差距太明顯了,如今有一整棟教學樓上面只有四個班級,是學校單獨劃給高三重點班的。
跟高一和高二教學樓是分開的,高三其他班級單獨一棟樓。
那些空置的教室被當做器材室,雜物室,有的常年鎖著門。
記得左臨剛上高一那會兒覺得學校跟自己上的初中差不多大,連學生宿舍樓只有兩棟。
當時就覺得來錯地方了,還不如復(fù)讀一年回城里上學。
主任!
你的心情我也理解,放心吧!我會全力以赴的。
左臨認真道。
張主任看著左臨的態(tài)度,點頭說道:“沒事,別緊張”!
能得獎是好事,被淘汰了也不丟人,何況明天只是個初賽。
“時候不早了,洗漱一下早點休息吧”!
“明天就看你們的了”!
左臨“嗯”了一聲,去到衛(wèi)生間開始洗漱。
晚上躺在床上,兩個男人沒有說話,左臨看著天花板在發(fā)呆。思考著人生。
前世默默無聞,在學校里認識的就是班級里的學生和老師。
這一世他原本想低調(diào)點,可萬事不從心。
好吧!本來想以普通人的身份跟大家相處,不裝了。
我攤牌了!
老子是重生者。
左臨內(nèi)心想道了一句經(jīng)典臺詞。
如今的他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發(fā)展,網(wǎng)文帶給他第一筆金,這筆收益目前很穩(wěn)定。
奶茶店雖然小打小鬧,但也算是一份產(chǎn)業(yè)。
如果有機會等到明年將積累的資金進行規(guī)劃,投資一些互聯(lián)網(wǎng)憑借他的目光和前世的記憶,很快就能積累起資本。
到時候買上幾套房子和商鋪,開一家網(wǎng)咖自己當老板,享受下收租的快樂。
要抓緊了?。?p> 睡覺…
一夜過去,第二天早上八點,很久沒睡的如此舒服的左臨起床,看向旁邊張主任早已不見人影,估計早早起了。
洗漱完之后,打了個電話過去,得知就他一個人沒起來,其他人已經(jīng)在金華中學旁邊的早餐店吃早飯了。
得!
趕緊去吧!
步行走了七八分鐘,來到了一家胡辣湯早餐店。
張主任一行人已經(jīng)正在吃早飯了,看見左臨進來吳夢涵揮手打招呼道:“這里!左臨”。
左臨走過去,坐到了她旁邊,對面就是李敏同學,兩個老師單獨一桌。
“早上好??!吳同學,李同學”!
左臨問候道。
“早”!
李敏咬了一口水煎包回了句。
“你吃什么?這家店的胡辣湯水煎包挺好吃的,要不要試試”?
吳夢涵問道。
“老板”!
“一碗豆腐腦,兩塊錢水煎包”。
左臨看了一眼墻面上的菜單喊道。
“好嘞!小伙子”。
門口的老板應(yīng)道。
“我喜歡早上吃豆腐腦,要是有油條更好了,可是這家不賣”。
左臨覺得有點可惜。
“哦”!
吳夢涵低頭拿著勺子在碗里撥動出聲道。
“說起豆腐腦,南北方人還不一樣,咱們北方人喜歡吃咸的,南方人喜歡吃甜口的”。
左臨隨口說道。
“豆腐腦還能吃甜的啊”?吳夢涵不知道驚訝的問。
“地域差異,很正常,估計你沒去過南方,不太了解”。
左臨解釋道。
“那你去過很多地方了”?對面的李敏插嘴道。
這…
我這輩子是沒去過,但我上輩子去過,而且不僅是國內(nèi),我還出國了呢。
左臨心想道。
嘴上還是解釋道:“都是網(wǎng)上看的,我都沒出過省”。
李敏聽完投來一個鄙視的眼光,似乎覺得左臨太惡趣味。
“很正常??!我也沒出過省,咱們從小到大都是上學,假期頂多去市區(qū)玩一玩”。
吳夢涵解圍道。
“那你以后最想去哪里玩啊”?李敏問道。
“海邊吧”!
“等我暑假了,就去看一次海,長這么大還沒看過海呢”。
吳夢涵憧憬道。
“也是,咱們西省內(nèi)陸地區(qū),距離大概上千公里,是該看看?!?。
左臨說道。
“那你大學不去沿海城市上嗎”?
李敏有點好奇。
“算了吧!我的理想是廣安交通大學或者理工大學,而且家里人也不想我出省讀書”。
吳夢涵解釋道。
“別的不說,廣安的教育資源沒的說,985,211好幾所,高校也遍地扎堆”。
“隔壁幾個省的生源都跑來我們省上高中了,就是為了上大學方便”。
左臨笑著說道。
“哎!夢涵!像你們馬上就要高考了,緊張嗎”?
李敏問道。她和左臨都是高二的,馬上也要升入高三了,一年后也要面臨高考,這會兒跟前就有人經(jīng)歷高三這一切。
“不緊張??!一開始覺得有點,后來看周邊同學都在復(fù)習,也就放松下來了”。
“不過咱們學校還好吧!起碼周六不用補課,而且高三晚自習自愿上的”。
吳夢涵說道。
左臨也覺得挺好的,不過他知道這怕是最后一屆這個待遇的了。
不出意外下半年等他升入高三,周六還要上課,晚自習也必須強制上三節(jié)。
而且一周一小考,兩周一大考的生活,這還不算月考和聯(lián)考之類的。
這是他前世經(jīng)歷過的,不過也是從后半學期才開始實行的,具體也不知道原因。
好像是因為其他學校這么做,金華感受到了壓力,只能跟著效仿了。
“讓一讓”!
“豆腐腦包子來嘍”!
老板招呼道。
左臨看著早餐端上來也不說話了,開始努力干飯。
飯桌上也沒人說話了,一頓早飯結(jié)束八點半進了一中校內(nèi)。
來到一中的大禮堂,九點開始抽簽分組。
禮堂門口排起了隊,都是來參加比賽的學生,全市大大小小近百所高中,每個學校最少三個名額。
雖然有二中分流,但一中比賽場地也有兩三百人。
門口先是登記個人信息,填寫表格。
等進去了會按照十人一組分小組排號碼。
輪到左臨他們時候差不多九點半左右,估計十點結(jié)束。
左臨分到了第五組,按照規(guī)定同校初賽不能在一個小組,吳夢涵被分到六組,李敏被分到十組。
進去后又是按照分組依次發(fā)放號碼。
左臨是五組七號選手,吳夢涵是六組一號選手,李敏是十組的九號選手。
領(lǐng)了號碼以后,三個人出來禮堂。
門口的張主任和楊老師見出來了,就迎了上來。
“十點半開始初賽,你們是哪一組?我看早上有沒有比賽”。
楊老師問道。
“五組”!
“六組”!
“十組”!
三人分別說道。
“左臨你準備一下,五組在三號教學樓二樓203教室”。
“夢涵你的六組十一點開始,在三樓306教室”。
楊老師看著手中的名單說道。
初賽一共只有十個考場,一次只能安排十個小組比賽,早上第一輪,下午第二輪。
采用積分制,每個小組前三名直接進入半決賽,四五名下午還可以參加一場淘汰賽,后面的直接淘汰。
李敏見沒說道她問道:“我呢?老師”!
“我看看”!
“第十組十點半204教室”。楊老師看著手中比賽考場名單說道。
這上面只有每個組的比賽時間和地點,是提前打印好的。
“這都十點多了,馬上就第一場了,我們趕緊去三號教學樓”。
張主任看了眼手表說道。
“快走吧”!
等到了三號教學樓,左臨要參加第一場,因為不得旁觀,其他人只能呆在外面等待。
來到203教室門口,門口站了一位老師,應(yīng)該是評委。
“幾號”?
老師問道。
“五組六號”!
左臨回答道。
“號碼貼在身前,前面簽到。馬上就要開始了,趕緊進去吧”!
老師說道。
左臨沒說話掏出號碼牌撕掉后面的貼紙貼在胸口位置走了進去。
講臺上還有一位老師,看著他走進來說道:“簽到”!
左臨看著桌子上放著一張簽到表寫下了自己的名字。
教室里只有兩排桌子,一共就十個位置,而且前后左右距離很遠,顯得空曠了許多。
自顧找了個位置做了下來,等待著比賽開始。
十點25左右,講臺上的評委老師看人齊了說道:“先說一下規(guī)則”。
“詩詞大賽初賽第一輪比拼飛花令”。
“按照數(shù)量排名,每一句積一分,書面作答。紙筆等會統(tǒng)一發(fā)放”。
“每個小組的題目是一樣的,半個小時時間作答”。
講臺上的男老師說道。
門口的那個老師也走進來拿著紙筆開始發(fā)給眾人。
等到了十點半,評委老師在黑板上寫到請以“水”字為關(guān)鍵字作答。
比賽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