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老將軍孫女可已婚配?
王翦的狡猾,與李斯,趙高的有所不同。
王翦的精明與狡猾,卻讓始皇帝討厭不起來。
王翦能夠做到封武城候,后宮拜太師,可不單單是靠著王翦的統(tǒng)兵打仗能力。
還有王翦的高情商與為人處世。
王翦曾在李信率領20萬秦軍伐楚落敗后,始皇帝親自請王翦出山。
對伐楚一事,王翦索要了60萬秦軍。
幾乎掏空了秦國的家底。
足足60萬秦軍!
最后始皇帝為了天下凝一,將60萬秦軍的兵權交到了王翦的手中。
為此,在統(tǒng)兵伐楚的過程中,王翦時常書一封,向始皇帝索要田,美女,爵位!
若是一次兩次,倒也是在正常人的接受范疇內(nèi)。
王翦卻是三天兩頭的寫信索要爵位,良田,美女!
這事在當時,還成了將領們口中的談資。
秦國還有不少將領認為王翦不識趣,不懂審時度勢!
就連其子王賁,同樣勸說王翦,認為王翦時常向陛下索要良田,爵位的行為十分不妥。
若是因為這些蠅頭小利而惹怒了始皇帝,這不是得不償失。
但王翦卻不怎么認為!
向始皇帝索要良田,爵位的行徑。
則是王翦為了能夠盡可能打消始皇帝的顧慮,從而排除敵國使用離間計可能。
就算陛下再信任王翦,但是王翦的手中可是有足足60萬兵權,這可是能夠顛覆整個秦國的軍隊力量。
功高震主,殊不知王翦的行徑,才是保全了王家,保全了自己。
只有這樣,才能夠讓穩(wěn)坐后方的始皇帝對王翦放心。
而王翦之所以不說出自己看好哪位公子,也是為了能夠避免參與到政事當中。
在諸位公子中,不站隊,這對王家才是最好的選擇。
始皇帝嬴政沒好氣的瞪了王翦一眼,冷冷說道:“老將軍可真是滴水不漏?。 ?p> 王翦則是一臉尷尬的賠笑。
就在此時,章臺宮外寺人來報,“陛下,有上郡送來的奏折!”
又是上郡?
自從自己派扶蘇去往上郡監(jiān)軍,這上郡便就沒個消停。
不過,上報的奏折,基本上都是好消息。
“呈上來吧?!?p> “唯!”
等寺人將奏折呈上來后,在始皇帝的眼神授意下,開始誦讀。
聽到要誦讀奏折,為了避嫌,王翦起身準備請辭。
“老將軍,坐著便是,朕又不是信不過你!”
能夠讓陛下如此信任的大臣,不過五指之數(shù)。
老太師王翦能算得上一個!
“諾?!?p> 得到始皇帝的應允,老太師王翦這才放心的端坐著。
……
寺人誦讀的奏折內(nèi)容,便是長公子扶蘇在上郡實行的996,以及石磚署名之事
始皇帝嬴政抬了抬手,打斷了寺人的誦讀,微微吃驚道:
“這996倒是稀罕!”
對此王翦則抱著相同的看法。
不過既然996并沒有耽誤修建秦長城的工期,始皇帝自然也不會有所阻止。
王翦同樣欽佩的夸贊一句道:“長公子扶蘇聰慧過人,竟知將秦國兵器打造之法,用在修建秦長城上?!?p> 王翦敏銳的發(fā)現(xiàn),長公子扶蘇最近鬧出的風頭不小。
又是畝產(chǎn)萬斤的土豆,又是這996…
再看陛下對長公子扶蘇的態(tài)度,恐怕是簡在帝心了。
始皇帝嬴政抬了抬手,示意讓面前的寺人繼續(xù)誦讀下去。
寺人會意。
而奏折中剩下的內(nèi)容,則是長公子扶蘇請求在上郡建城。
始皇帝臉色微變,似乎對扶蘇建城之事有些吃驚…
嬴政輕哼一聲,翅膀都沒硬,就想跑了!
不過,對扶蘇建城培養(yǎng)勢力的私心并不反感。
始皇帝將目光放在了王翦的身上,緩緩啟齒道:“老將軍,覺得扶蘇如何?”
王翦略作遲疑,頓了頓后道:“王翦認為,長公子聰慧超人,可堪大任!”
可堪大任!
始皇帝瞇了瞇眼睛,沒想到王翦對長公子扶蘇有這么高的評價。
“老將軍既然對長公子如此滿意,朕可是聽聞老將軍家中有一女,到了婚配之年!”
王翦一臉驚詫之色,陛下這意思,是想讓其孫女與長公子扶蘇婚配?
王翦對孫女王梓柔的態(tài)度與對王離不同。
對王離是望子成龍的期盼,畢竟出自將門,更是王賁長子,日后這徹侯之位必然是傳給王離的。
但孫女王梓柔,王翦則將其寵臣了掌上明珠。
不求嫁給大富大貴之人,只希望孫女王梓柔能夠平平安安的度過一生。
一想到將孫女王梓柔許配給長公子扶蘇,日后便與王室搭上了關系,再加上長公子扶蘇如此聰慧,不,是精明。
要是許配給了長公子,日后遭長公子欺負了怎么辦?
后宮事端多,就自己那單純的孫女,肯定是要遭到欺負的。
不妥!
想到這,王翦的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
“陛下,此事不妥??!”
嬴政臉色一沉,沉聲問道:“難道是老將軍覺得扶蘇配不上嗎?”
長公子可是始皇帝的長子。
王翦臉色慌張,連忙解釋道:“老臣并非此意,只是那丫頭姿色一般,平日里大大咧咧慣了,恐怕與長公子不相配??!”
平日里一向精明的王翦,很少吃癟!
就連始皇帝嬴政還是頭一遭見到王翦如此慌張。
嬴政撇了撇眉道:“老將軍,不必多言了,此事就朕做主了!”
王翦遲疑片刻,始皇帝都這么說了,這婚配一事,肯定是拍板了!
王翦只好應下此事。
等王翦反應過來,這才意識到陛下可能是在為長公子扶蘇鋪路。
王家不站隊,但是若是有聯(lián)姻這道關系在,是直接將王家給拉下水了…
這是在為長公子扶蘇錦上添花?。?p> -------------------------------------
上郡。
長公子扶蘇到這里已經(jīng)過了近三個月零十天。
每日增長的臣民就已經(jīng)達到了1萬人。
而蒙公送去咸陽的信,遲遲沒有回音。
不管始皇帝是否同意建城,為了避免東窗事發(fā)。
長公子扶蘇欲圖直接建城。
為此長公子扶蘇找到過上將軍,但上將軍蒙恬則對此事都以陛下沒有回應作為推脫。
最后在長公子扶蘇愿意承擔建城一切后果,上將軍蒙恬這才松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