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幣中珍品
清末銅價劇漲,民間毀錢為銅,以獲數(shù)倍之利,市面出現(xiàn)錢荒。
粵省因停鑄制錢,市面制錢日乏,小額流通十分不便。
為救錢荒,同時受香港銅元及外幣影響,光緒26年6月,兩廣總督德壽與前總督李鴻章,奏準粵省仿香港銅仙鑄造機制銅元。
故清代機制銅元的鑄造,由粵省伊始。
繼而胡建、蘇江、川府等省相繼仿鑄銅元。
銅元以紅銅97%--98.3%、白鉛0.1%、錫1%...
清末銅價劇漲,民間毀錢為銅,以獲數(shù)倍之利,市面出現(xiàn)錢荒。
粵省因停鑄制錢,市面制錢日乏,小額流通十分不便。
為救錢荒,同時受香港銅元及外幣影響,光緒26年6月,兩廣總督德壽與前總督李鴻章,奏準粵省仿香港銅仙鑄造機制銅元。
故清代機制銅元的鑄造,由粵省伊始。
繼而胡建、蘇江、川府等省相繼仿鑄銅元。
銅元以紅銅97%--98.3%、白鉛0.1%、錫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