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都別爭了
李世民說出要打高句麗之后,群臣立刻就議論開了,很快御書房內(nèi)就分成兩個陣營。
一個陣營支持李世民的決定,像長孫無忌就認為,絕對有必要好好教訓一下高句麗,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yīng)該將其滅國,讓天下知道大唐尊嚴不容侵犯。
另外的陣營,以李靖等武將為首,反對這個時候?qū)Ω呔潲愑帽?,認為應(yīng)該先打吐蕃,再圖高句麗,畢竟只是為了意氣之爭打仗,明顯不太合適。
相比之下,為了大唐幾十萬邊民的安全著想,還是應(yīng)該先打吐蕃。
李福看著群臣討論得熱火朝天,他也開始在內(nèi)心里嘀咕開了,李世民的眼睛一下就亮了。
【這個這個,李二這老貨想打高句麗,有勇氣,不過看來朝臣們都不是很輕易。】
【但不得不說,李二的這個選擇還是不錯,打高句麗的抉擇很正確。】
李世民微微挑眉,這還是他第一次做出軍國大計決定后,得到李福的認可。
于是李世民直接忽略掉了房玄齡和長孫無忌等人的爭論,轉(zhuǎn)而仔細傾聽起李福的心聲。
【其實高句麗這個國家,就是賤皮子,一直以來中原王朝就不斷遭受到他的挑釁?!?p> 【所以才會有隋煬帝三征高句麗的事情發(fā)生,盡管對隋煬帝這個人不認同,但不能不說,打高句麗,隋煬帝的決定并沒有問題。】
【應(yīng)該沒幾個人注意到,高句麗的國祚,從漢元帝到最終被滅,持續(xù)了整整七百年?!?p> 【所有王朝多數(shù)都難過三百年的坎兒,高句麗一個塞外少數(shù)民族,居然茍了七百多年,僅次于周朝,可以說絕對不一般。】
【高句麗這個民族主體是扶余人,前身是周朝的外藩,定期要給朝廷納貢,直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進入半獵半農(nóng)耕的生活狀態(tài),還有了筑城,儼然已經(jīng)具備了封建王朝的基礎(chǔ)?!?p> 李世民聽得很仔細,但是邊聽邊覺得震驚,事實上從李唐開國起,李世民就已經(jīng)在不斷派出細作前往遼東探查高句麗的情報。
但是時至今日,李世民突然才發(fā)現(xiàn),自己這邊所探查到的情報,居然還沒有李福知道的多,而且李福對高句麗的理解,竟是比自己還要深刻。
【任何民族,之所以能夠在歷史長河中長期留存,主要原因不在于這個民族的強悍,而在于他們的生存能力?!?p> 【比如匈奴,鮮卑,雖然一度非常強大,可是最終都消失了,原因就是他們只是單一的游牧民族,除了靠天吃飯沒有別的技能,一旦發(fā)生天災(zāi)人禍,就會遭受毀滅性的打擊?!?p> 【但高句麗不一樣,他們有游牧,但也有農(nóng)耕,所以就保證了這個民族強大的生存能力,進退取舍非常容易,所以在對付起來,就沒匈奴人那么簡單?!?p> 【李二怎么說也是千古一帝,應(yīng)該看出高句麗未來對大唐的威脅,所以才會一直都對高句麗保持警惕,一有什么風吹草動,就想著干脆把對方剿滅。】
李世民聽到李福這么說自己,心頭格外震驚,不過他對覆滅高句麗,并沒李福想的那么深遠,純粹就是不喜歡。
尤其前朝的恥辱,讓李世民如噎在喉,就很想狠狠打高句麗一巴掌。
但是當他聽完李福的心聲,李世民突然意識到自己的眼界未免太窄了,純粹為了報仇而去報復(fù),格局太小。
李福說的沒錯,高句麗這個民族,已經(jīng)對大唐形成威脅,這個國家不趁早滅掉,等他發(fā)展壯大起來,絕對是大唐最大的勁敵。
【李二這一代,大唐各個方面都算是提升到了一個極致,李治那個小屁孩所以才會在繼位之后,才能夠那么容易滅掉高句麗,鏟除這塊心腹大患。】
【但是不知道為什么,李治那個小屁孩滅了高句麗又不好好經(jīng)營,幾百年后幾乎就在高句麗的位置多了個金人,又一百年后蒙古崛起,完成外族對中原第一次統(tǒng)一。】
【最后就是滿洲后金,崛起在高句麗的地盤上,建立中原最后一個封建王朝?!?p> 【所以歷史真的很神奇,兜兜轉(zhuǎn)轉(zhuǎn),誰是誰非,真的沒有一個最終定論?!?p> 李福的心聲讓李世民有些懵,什么亂七八糟的,除了李治外,別的都聽不懂。
但是李世民大概知道了,高句麗這地方,必須趕緊打下來,自己的決策沒問題,只是眼下的時機可能不利于唐軍行動,既然如此……
李世民看著臺階下群臣爭得面紅耳赤的樣子,猛地大手一揮,“好了,都別爭了,秦州和松洲方面,讓邊軍堅守,左右武衛(wèi)大軍開始集結(jié),準備兵發(fā)遼東?!?p> 李世民王霸之氣打開,身上的帝王氣息瞬間鎮(zhèn)得在場群臣動彈不得,除了李福以外,所有人都不敢再亂說話。
看著眼前此情此景,李福幽幽嘆息一聲,心聲如潮水般涌入李世民腦海中。
【唉,到底歷史進程是不容改變的,李世民應(yīng)該是要準備親征高句麗,那么慘敗就是必然的,對了,好像就因為這次敗了,才給后世子孫埋下一顆定時炸彈?!?p> 啥玩意兒,定時炸彈?那是個什么東西,聽起來好像很厲害的樣子。
李世民很懵,很想揪著李福的頭發(fā)問問清楚,這貨為什么剛剛又說自己征伐高句麗是英明神武的選擇呢?
可自己剛剛做出決定,他又說自己會失敗,特么不能一次說完嘛?
但同時李世民心里很不服氣,自己現(xiàn)在兵精糧足,打小小一個高句麗,怎么會失?。?p> 【要是沒記錯,李二失敗的第一因素,就是因為路途遙遠,糧草補給不到位,還有大臣們多對征伐高句麗持反對意見,所以隱患至此已經(jīng)埋下。】
李世民微微皺眉,但心中已然承認李福說的是對的,征伐在外,最忌糧草不濟,再加上窩里斗,是最容易翻船的。
【第二個原因就是因為李二這老貨非要御駕親征,本來打個高句麗,派一員大將就能解決的事情,非要興師動眾,他在前線,誰還不事事請示,這在軍前可以說是大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