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從農(nóng)家子開始修仙

第3章 春耕

從農(nóng)家子開始修仙 易夕林 3046 2021-09-15 22:02:52

  沒出生之前,林易每天都是擔驚受怕,生怕自己出師未捷身先死。

  出生后,總算出了件喜事——面板有動靜了。

  在出生后第二天早上,林易發(fā)現(xiàn)面板上多了個項目——靈力,只是數(shù)值為零。

  并且,腦海中出現(xiàn)了一個靈力池。

  他能清晰的感受到,靈力正在緩緩增加,只是增加的速度很慢。

  根據(jù)這三天平均充能速度估算,要用十年才能充滿靈力池,那時候就可以動用屬性面板了。

  面板具體有什么作用,他還是不知道。

  如何加快充能,也需要探索。

  但作為一個兼職網(wǎng)文作者,資深網(wǎng)文讀者,林易有種預(yù)感,面板能力應(yīng)該是提升技能熟練度。

  這樣一想,林易突然感覺未來可期。

  當然,首先要解決充能問題。否則十年才用一次,對他來說也是雞肋。

  為了讓充能進度更直觀,林易讓靈力池變成進度條模式。

  目前充能約0.01%。

  ……

  元月十五到二十一日都是晴。

  太陽融化了積雪,土地隨之解凍。

  春天來了。

  洪林村是個小山村,百分之九十的食物來自土地。

  春天到來,意味著要開始種田了。

  農(nóng)民種田就是跟老天爺搶時間,前世有二十四節(jié)氣,幫助農(nóng)夫了解老天爺?shù)男愿瘢莆崭N時間。所以二十四節(jié)氣流傳千古,到現(xiàn)代都在運用。

  這里卻沒有這樣的節(jié)氣,或者說還沒有人總結(jié)出這個世界天氣變化的規(guī)律。

  在洪林村附近,新年之后連續(xù)七日晴天,就是春耕之時。

  元月二十二日這天,洪林村家家戶戶都是喜氣洋洋,男女老少都挑著水桶,背著農(nóng)具,開始了春耕。

  林易家也是其中一員。

  清晨,林易全家都出了家門。

  林冬木跟林大山走在前面,陳秀蓮背著林易走在后面。

  林易全身裹著一張羊皮,頭上帶著貂皮帽,被包裹的嚴嚴實實,只有眼睛跟鼻子露在外面。一根綁帶將他牢牢綁在陳秀蓮背后。

  初春的空氣有些清涼,還帶著點泥土的清香。

  看著田埂上,挑著水桶來來往往,一張張笑呵呵的面孔,林易倍感新奇。

  出門時,爺爺、老爸、老媽,也如田間的同村人一般,挑著水桶。

  春耕先挑水。

  林易從自己腦海里找不到相似的畫面。

  前世,他家種的是水稻,三月初才開始春耕。

  第一步是處理種子,先曬種,再選種,然后消毒,最后催芽。在等待種子發(fā)芽時,給田里抽好水,等泥土軟化,就請人來耕田。七歲之前是牛耕,七歲之后是手扶耕田機。這時候水稻種子已經(jīng)發(fā)芽,篩選掉沒發(fā)芽的壞種,把發(fā)芽的種子播到耕田時準備好的秧田里。等種子長成近一尺高的禾苗再拔出來,均勻的插到水田里,每棵秧入泥兩寸,間隔半尺左右。

  洪林村的主食也是水稻,副食小麥。

  水稻要用洪溪水灌溉。

  洪溪的水源,據(jù)說來自三百多里外的泗源山。

  泗源山是一座高聳入云的巨峰,洪溪的水就是泗源山雪水融化而來。

  洪溪的水流量,完全看雪水融化速度,雪融化的慢,洪溪就是一條小溪流,融化的太快,洪溪就會爆發(fā)洪水。這也是洪溪名字的由來。

  洪林村水田都在村子面前,春種夏收,秋冬是洪溪枯水季,無法種水稻。缺水的時候也可以種冬小麥,但是冬小麥要將近三百天才成熟,會耽誤來年的水稻種植,兩者相沖突。

  在能保障水源的情況下,水稻收成比小麥更高,村民自然更愿意種水稻。

  除非遭遇洪水災(zāi)害,水稻絕收,村民們?yōu)榱嘶蠲?,會種植冬小麥。

  不過洪林村已經(jīng)十多年沒有遭遇洪災(zāi)了,主食一直是稻米。

  倒是臺山后面,有個小平原,足有幾千畝地。

  那就是洪林村副食小麥的來源。

  只是,那片地屬于青楓鎮(zhèn)上某位大人物。

  去年林易家里忙了一個多月,其實就是在做雇農(nóng),幫別人種田。

  小麥秋種,也是夏收,不過是初夏,水稻則是盛夏,正好錯開時間。

  水稻只能種一季,無法養(yǎng)活全家。

  洪林村很多村民都會在洪溪枯水季去做雇農(nóng)。

  小麥的主要生長季節(jié)是冬季跟春季,冬季嚴寒,外出不便,春季要自己種水稻。因此,小麥種下之后,村民也沒時間去打理,雇主自會叫人看守防盜,等到小麥成熟,村民們才會去收割,根據(jù)收成,領(lǐng)取一定數(shù)量的小麥。

  洪林村種水稻,第一步也是放水入田,使土壤軟化,但只有洪溪邊上的田,才能享受放水入田的待遇。洪林村地處山坡上,都是梯田,后面的田地高過洪溪水平面,無法引水,只能挑水。

  林易家二十畝地,離洪溪不近不遠,也需要挑水灌溉。

  村民們在田地中間挖了個池塘,把洪溪水引入池塘,只需要去池塘挑水。

  此時村民們挑水的目的,就是為了化土為泥,以便于耕田。

  “這究竟是個什么世界啊,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比中國古代隋唐時期還要落后?!?p>  “要是有個水車,起碼省力十倍不止?!?p>  看著眼前人來人往的村民,林易不由在心里吐槽。

  十多天后,田里終于灌滿了水。

  下一步就是耕田。

  就在田里灌滿水前一天,林媽病倒了。

  生育很傷元氣。生下林易之后,林媽只休息了七天,就跟著去挑水灌田,勞累了十多天。昨天挑水出了一身汗,又突然下了一場雨,淋了點雨,頓時風(fēng)寒入體,當時差點倒在田里。

  回去喝了一碗姜湯,還在脖子上刮了十幾道柱子,當天休息了一夜。

  第二天不但沒見好轉(zhuǎn),反而發(fā)起了高燒,還咳嗽起來。

  林易根據(jù)自己微薄的醫(yī)學(xué)知識推斷,這是病毒在入侵呼吸道,代表風(fēng)寒在加重。

  林爸請來村里的赤腳醫(yī)生,給開了幾副草藥。

  吃了第一副草藥后,當時有所好轉(zhuǎn)。

  林易深夜醒來,發(fā)現(xiàn)老媽冷得渾身哆嗦,摸了摸額頭,一片滾燙,估計得有將近四十度。在古代風(fēng)寒三天還沒好,發(fā)燒還越來越嚴重,說明治好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林易心急如焚,在沒有中成藥和西藥的情況下,他的醫(yī)療知識,還比不上洪林村的赤腳醫(yī)生,對這種情況根本毫無辦法。

  “難道我要幼年喪母?”林易哀嘆。

  對這個家,他其實挺有好感。母親勤勞賢淑;父親踏實肯干,有責任擔當……

  對了,我沒有辦法,不代表老爸沒辦法。

  林易連忙爬到林大山身旁,用盡手段將熟睡的林大山叫了起來。

  見老爸醒來,林易也顧不得暴露,爬到老媽身旁,指了指老媽的額頭。林大山驚奇的看了眼林易,顧不得深究,摸了摸陳秀蓮的額頭,面色頓時凝重起來。

  林大山二話不說,起床出門。

  片刻之后,一個留著山羊胡子的老頭,被林大山半拉半拽的拖了進來。

  這是昨天開藥的赤腳醫(yī)生,楊平。

  很明顯他并不愿意過來。

  把人治死,這種事對醫(yī)生的聲譽影響太大,他不愿意承擔。

  可架不住林大山的生拉硬拽加威脅,只能過來。

  看到林媽的第一眼,楊平就直言:“我對秀蓮的情況也無能為力。”

  林易心里頓時咯噔一聲。

  林大山面色沉凝,聞言也不勉強,放楊平離開。

  “老爸都放棄了,難道真的沒救了?”

  想到這個懷了自己十個月的女人就要離世,林易心如刀絞,眼淚頓時流了出來。

  不知什么時候,林冬木也來到了房間,應(yīng)該是被剛才的動靜吵醒了過來。

  等楊平走后,林大山對林冬木道鄭重:“爹,我要去鎮(zhèn)上。”

  林冬木略微猶豫,道:“要不等天亮再去?”

  洪林村去青楓鎮(zhèn)有十多里路,需要經(jīng)過一段曠野,夜晚的野外有野獸出沒,太過危險。萬一兒子出了意外,到時候不但兒媳沒了,兒子也送命,他這個半截身子入土的老頭,怎么照顧孫兒長大成人。

  林大山搖了搖頭,“我怕秀蓮等不了那么久?!?p>  林冬木看了看坐在床上留著淚的林易,又看了看面色蒼白的兒媳,道:“還是我去吧?!?p>  “我去!”林大山道。

  見林大山語氣堅決,林冬木不知想到了什么,點頭道:“早去早回,注意安全?!?p>  林大山換好衣服,背上弓箭,腰間插著不知名獸骨做的匕首,帶上家里所有的錢財,臨走前摸了摸林易的頭,輕聲道:“放心,爹一定治好你娘!”

  說完,轉(zhuǎn)身向門外走去。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