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再世逛

第三十四章 豬在風(fēng)口也得飛

再世逛 凡塵一瞬間 2114 2021-08-12 00:06:22

  在詩有道的主持下,詩會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在歡呼聲中,在吶喊一下,無數(shù)的文人墨客,紛紛上前寫下了他們的詩。

  在詩會中央,在長公主的眼皮底下,擺著十張桌子,上面放著文房四寶,文人墨客,誰人有感,誰就踏前一步,寫下自己的杰作。

  終南山天師道觀主持太叔其鳳師太,當時的設(shè)想是辦一個簡單而蒼促的詩會,文人墨客來與不來都是無所謂的,寫不寫詩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圣嬰寫下那首詩,然后刻在石碑上,立在道觀中,這才是她想要的。

  按教師太當時的設(shè)想,公主的牡丹詩會舉辦在即,文人墨客即使有好的詩也不肯在這種平淡的詩會中露出來,因為他們知道這種小小型詩會,他們只是陪襯的,是不會讓他們獲獎的,他們肯定要把好詩藏起來,留下來到牡丹詩會的時候再寫出來......

  而且評委都是他們道觀中的老道人,讓誰獲獎,讓誰不獲獎,他們自己說了算。

  但是這一切都隨著長公主的到來而改變,長公主舉辦牡丹詩會,大有為國取才之意,文人墨客,誰不想在長公主面前露一臉?

  主要有長公主在,他們就是好好戰(zhàn)的公雞,別看他們表面溫文爾雅的。

  小小詩會,一時之間竟惹來文人墨客紛紛粉墨登場。

  這完全出乎師太的意料之外,一時之間,也沒有好的辦法,只能寄希望于圣嬰的詩能力壓群雄。

  圣女也隱約感覺到事態(tài)的不可控性,只怪師傅這個老銀幣什么事都不讓自己參與,還把自己關(guān)起來,直到今天早晨才把自己放出來,這時候也愛莫能助,一邊為為師傅擔(dān)心,一邊想著道觀的前程,一邊也暗暗為自己擔(dān)心,莫可奈何。

  如果道觀真的損失這千金,一萬兩銀子,這可是道觀的全部積蓄,這個冬天這些女道們可怎么過?。?p>  一到冬天,拜神的人就會少,收入會嚴重減少,難道要借錢度日?

  道觀可從來沒有向別人借過錢,如果真要去借,到那哪里去借呀?愁人!

  長公主美麗中透著貴氣,貴氣中透著威嚴,威嚴中帶著微笑,誰也沒有留意她的懷中還藏著一個童子。

  圣嬰滿頭大汗的,根本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他根本不知道師太的騷操作。

  觀眾們沉醉在這現(xiàn)場的熱烈的氣氛中,他們根本不知道文化界的那些頭頭道道,賞千金可是大家口中津津樂道的瓜,他們總是相信這世界是公平的,文化圈子的那些事,他們又怎么知道?他們就相信世道是公平公正的,況且長公主在這里呢?

  他們總是在推波助瀾,該吶喊的時候山搖地動,該平靜的時候竊竊私語,滿滿的幸福和歡樂。

  終南山清涼道觀主持古道人道尊,看到如此熱鬧的場面,回想自己那里冷冷清清,一個人都沒有,真是百般滋味在心頭。

  黃維倒是沒有什么,他本來就是一個老實的人,詩畫中的君子,而且剛完成一幅杰作,看到其他的文人墨客,心里有少少不屑,微微搖頭,暗暗嘆息。

  文人墨客們樂此不疲,你方戰(zhàn)罷,我又登場......

  評委們異常忙碌,紛紛閱讀小女道們收上來的詩。

  詩不比文章,內(nèi)容簡短,閱讀容易,好壞立分。

  還真有一首好詩,在長公主面前評委們不敢放肆,立刻將那首好詩送到長公主面前。

  長公主把圣嬰交還給圣女,笑著端詳那首好詩。

  《終南山.隱》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看完這首詩,長公主奏起了眉頭。

  這是好詩,但盡是前朝遺風(fēng),滿滿退隱之意。

  前朝割據(jù),戰(zhàn)亂紛紛,文人墨客,全是退隱之士。

  今朝正好相反,江山即將一統(tǒng),盛世已經(jīng)來臨,朝廷招賢納士,退隱之士紛紛歸附之。

  長公主為國選才,自是對這種風(fēng)格的詩不喜。

  不喜歡歸不喜歡,長公主還是很有風(fēng)度的,對文人很尊重的,她并沒有把自己的不喜歡明顯的表露出來,什么也沒有說,就把這首詩交還給了評委。

  文人是不好得罪的,怪異的人很多,自己不喜歡就不招惹就是了。

  詩會一般的表現(xiàn)形式是這樣子的:評委們先把自己心中的詩當眾讀出,如果誰認為自己寫的詩可以媲美的,也可以提出來,再由評委讀出來,直到再也沒有人提出的時候,評委們就在已經(jīng)讀出來的詩中,選出冠軍來。

  一般的詩會只選冠軍。

  很快,這首詩被十個評委同時吟讀了出來,整齊劃一,訓(xùn)練有素。

  吟讀聲一起,現(xiàn)場鴉雀無聲,全被這十位音洪亮的老女道長給嚇住了。

  幾千人的現(xiàn)場,個個聽得清清楚楚的,沒有深厚的功力,是做不到的。

  這也是其他的小型詩會所不具備的。

  終南山天師道教,果然名不虛傳。

  詩一讀完,現(xiàn)場馬上議論紛紛......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就憑這一句,就勸退了不少正準備壓軸上場的詩人......

  并不是現(xiàn)場沒有高手,只是牡丹詩會在即,時間又這么的倉促,那是真正想在牡丹詩會上的露臉的偉大詩人,并不想在這倉促的時間里去做哪些自己沒有把握的詩。

  牡丹詩會,歌頌的是牡丹,在過去的一年時間中,文人墨客門都沉醉在牡丹花中,一時之間要寫出那些與牡丹無關(guān)的偉大詩句,還真的寫不出來。

  一時之間,再也沒有人上來寫詩了,也沒有人提出要評委們朗讀自己已經(jīng)寫好的詩。

  是時候了,是時候輪到圣嬰壓軸出場了。

  圣女放下圣嬰,對他說:“去!站在凳子上把你寫的那首《終南山》的詩寫在桌面上!”

  圣嬰吃了妮妮之后就睡著了,現(xiàn)在才睡醒,根本就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

  直到圣女讓他去寫詩,他看了看現(xiàn)場,“我去,”圣嬰心想:莫不是老銀幣把我給賣了......

  身在道觀,自然知道道觀的難處,自己寫詩也是為了道觀創(chuàng)收,但老銀幣這般騷操作......他們怎么就這么不懂得愛惜我呢?被他們這樣弄法,我還能活下去嗎?

  “豬在風(fēng)口也得飛呀......”

  眼前之事,看來已經(jīng)身不由己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