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賭氣似的跟著回了家,到家直接進了屬于他的房間,一直到吃晚飯時才出來。媳婦不敢說些什么,姐姐也不想說什么惹男主人心煩,就這樣媳婦和姐姐,還有師傅陪著男主人在大屋。
漸漸的村里人陸陸續(xù)續(xù)的來探望,背著男主人給分子錢。男主人其實是聰明的,他的兩個弟弟在生前的前段時間也是這樣,有點親戚的都來看望??斩捶笱艿陌参恐∪?,同情憐憫的安撫著家屬。一波又一波的來人探病,一遍又一遍的哄騙病人。他清楚的知道了手術不成功,他的時間不多了。
男主人的病發(fā),或許對于兒子來說挺不是時候的,正是田地上農(nóng)藥的時候,一切都要兒子來弄。兒子常年在外,農(nóng)活基本沒干過。男主人在剛開始還清醒的時候會教他,只是兒子似乎總是耐心不足。其實現(xiàn)在,大部分的農(nóng)活都是機器,人只要控制好方向就可以了??墒悄兄魅瞬环判?,總要說的在多一點,在細一點,才能安心一點。說起來男主人已經(jīng)連去田地邊的力氣都沒有了,所以也看不到,兒子究竟干的怎么樣了。只是家外的沒什么,家里的那?
兒子的心情一直不是很好,或許農(nóng)活不適應,或許終于意識到男主人的時日不多。一天家里的煤氣罐沒氣了,需要開車去鄰村才能灌氣,他不想去的,可是媳婦已經(jīng)借了車,在不停的催著早點去可以早點回。兒子不情不愿的去了,回來放在一邊就又進他的小屋。師傅一直在,所以沒有說什么,姐姐在三弟妹家不清楚,回來看到,就奇怪的問了一下,煤氣罐灌完了為什么不擰上?媳婦因此又說了兒子幾句,瞬間,兒子所有的脾氣都爆發(fā)了出來,不管在場長輩顏面,不顧床病人心態(tài),發(fā)泄著所有的不滿。人就是這樣的,大多數(shù)都是先想到自己受的委屈,以自己的意愿感受為主。如果不想,就會有一個又一個的理由和不得已。
兒子在重慶多年,說一事無成或許有些不恰當。他和姨家的兄弟一起租房,沒有女友,工作也不穩(wěn)定。至少一年有半年是向家里要生活費的。具體都干了什么沒人清楚,或許沒有穩(wěn)定的生活方式,就會形成敏感自卑的心態(tài),就算一句無心的話,也懷疑是暗諷自己。一旦情緒過于敏感,就很容易鉆牛角尖。兒子覺得從回來后就處處讓人說嘴。他認為是他沒有能力所以才會讓人說。心態(tài)的不不平,感情的壓抑,使其處在了崩潰的邊緣,爆發(fā)了就都不管不顧了。
其實不是的,父親病了,不肯回來。回老家后,不接待長輩客人。在父親最后的時日里不肯守在旁邊照顧,甚至大聲吵架,左鄰右舍都能聽見。村里人閑來無事,總會聊些家長里短。南北差異,穿著也不同,在南方的常服,在北方或許就會讓路人多看兩眼,在農(nóng)村就是老人眼里的笑話。不是在貶低農(nóng)村,而是常態(tài),在老輩人眼中傻子才披頭發(fā),當然,現(xiàn)在這個觀念已經(jīng)沒那么嚴重了。但是,方方面面都過于自我,并且孝心欠缺,自然不會有什么好話傳出來了。
在你怨懟他人的時候,先審視一下自己,是否有立場,有底線,無愧于心,立身于理。人活一口氣,這口氣是吐是咽,可以是大多數(shù)人說了算,也可以是自我的底氣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