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王回府的場面,不是一般般地恢宏。
那種陣仗,也只有皇帝出宮舉行盛大儀式之時,才有機會看得到。
只見父子兵一個個穿著盛裝,胸帶紅花,護著喜慶的大馬車,威風(fēng)凜凜地前行。
靈王的坐騎,也帶著大紅花跟在馬車后頭。
再之后是獨孤府的家丁們抬著一箱箱的嫁妝,長達(dá)一里路。
“獨孤家嫁女,好氣派?!?p> “新郎怎么沒在馬上?”
“他上次不是遇刺了嗎?據(jù)說快死了。”
“那獨孤縣主豈不是去沖喜的?”
“她也就只有這命!”
“現(xiàn)在想想,其實她也挺可憐的?!?p> “可憐啥,都是她自己作的,誰叫她當(dāng)初逃婚,否則現(xiàn)在做著太子妃多好!”
“靈王娶親,比太子娶親可排場多了,是不是意味著皇上其實還是很看重他?”
“誰家不會對將死之人或者死了的人客客氣氣的?”
“那你們說誰會刺殺靈王?”
“還用說嗎,不就是劉——”
“噓!不要命了!”
都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誰也不能小覷這些平頭百姓的頭腦。
總歸這場原本準(zhǔn)備低調(diào)的迎親,雖然晚了十天,雖然沒有新郎騎在馬頭,但是因為有父子兵的護送,也因為獨孤府不忍虧待女兒,搬空獨孤府的寶貝來相送,弄得盛況空前。
不少京城官員旁觀,總覺得這場面龍氣沖天。如果不是想著靈王快死了,獨孤慧芬只是去沖喜,估計不知道多少人會去元盛皇帝那里告狀,說靈王太張揚,搶了圣人和太子的威風(fēng)。
街坊里弄,一女二嫁的話題早被替換成公主挑戰(zhàn)新娘;靈王百步穿揚、飛身擒刺客的精彩傳奇;現(xiàn)在更新速度很快,又變成了獨孤慧芬沖喜抱恩,靈王生死未卜的懸疑。
如果有大數(shù)據(jù)去進行調(diào)查的話,估計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愿意勾選:靈王起死回生。
因為絕大部分百姓是善良的,那脆弱的心臟更喜歡看喜劇而不是悲劇。
反正大家認(rèn)為獨孤慧芬嫁給靈王是天意:
首先,賜婚不可抗。
其次,與慕容公主打賭勝出,這最代表天意。
最后,靈王要死了,她不沖喜如何救靈王?當(dāng)然,這更多的是她的心意。
總歸,大家對獨孤慧芬的壞印象因為這次御賜姻緣,早被沖洗得無影無蹤,繼而是對她的同情和理解。
靈王在他們心目中也留下了高大英勇的形象。
至于刺客,他們把這筆賬掛了太子和劉貴妃的頭上,認(rèn)為是他在打擊報復(fù)前準(zhǔn)太子妃。
太子其實按照公主的約定去了迎親現(xiàn)場,他的確想跟獨孤慧芬對質(zhì)。
誰能想到慕容公主要當(dāng)著那么多人的面來講這種私密的事情?他哪有那種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氣?所以躲了起來。
結(jié)果他親眼目睹了刺客的肆意妄為。
看著靈王倒下,他十分憤恨,轉(zhuǎn)身就去找畢威。
“畢丞相,我希望你搞清楚,湯國還是有律法的!”他見面就指責(zé)。
“殿下這是何意?下官不明白。”畢威裝糊涂,自己正惱火夜梟辦事不利呢!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畢丞相,若人人都似你這般,天下全亂了,你暗殺我,我暗殺你,而不是公平競爭,到時你自己也別想有好日子過!”太子警告。
“下官正沉浸在喪子之痛中,外面發(fā)生了什么,一無所知,殿下可否說明白?”畢威死不認(rèn)賬。
可不認(rèn)賬不等于別人不知道是他做的,只是沒有實實在在的證據(jù)而已。
“該說的本太子已經(jīng)說了。你好自為之!”太子知道他不會承認(rèn),所以也只是來泄泄憤,甩完這句話就憤憤地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