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括一把將那小吏攔住,向溫言介紹道:“主公,這就是我們村的大才。要不是先生的管理,我們村現(xiàn)今還沒有升級成為高級村落呢!”
“老先生,我是這個村的村長溫言。真是謝謝您給予的幫助?!?p> 溫言聽到趙括的話后也馬上感謝道,同時也再次仔細(xì)打量起眼前的人。
年齡看起來應(yīng)該是五十不到的樣子,下巴留了一簇長須,風(fēng)吹過時顯得十分的飄逸。
個子一米七左右,身材勻稱,溫言推測武力一般。
而且溫言發(fā)現(xiàn)他的左邊腰間還佩戴著玉器。
《禮記》中寫到:“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宮羽,趨以采齊,行之肆夏,周還中規(guī),折還中矩,進(jìn)則揖之,退則揚(yáng)之,然后玉鏘鳴也。”
這就是說一個有品德修養(yǎng)的人必須要佩帶玉器,因為“君子于玉比德”。
溫言看見這人佩戴玉器后看他的眼神就有些不太對了。
因為這年頭能夠配得起玉器的都是世家子弟,可能來寧壽村的不都是流民?
雖然有些不解,但溫言的臉上卻沒有表露出什么來。
那人被趙括拉住且聽見溫言的話后,也露出一副感興趣的模樣。
一是因為溫言從剛建成村子后到現(xiàn)在也沒露過面,二是因為這里的民、兵比例太過夸張了,都已經(jīng)將近1:1。
這可不是一個正常的村子來的,所以對于這個村長他可是頗有些感興趣的。
“溫村長,在下只是一個流浪到此處的落魄之人,村子的發(fā)展還是趙村長的功勞?!?p> 他說話很是謙虛,而且聲音帶著一絲空靈,能讓人感到一絲瀟灑飄逸的氣息。
溫言想打開他的屬性面板看一看。
打不開,對于這個結(jié)果溫言并沒有失望,因為從剛才的稱呼就知道他并沒有認(rèn)溫言為主,所以溫言剛才也就是試試運(yùn)氣而已。
“老先生說笑了,括豈敢貪墨功勞,這半個月來多虧了你在這兒呢!”
對于他吹捧,趙括連忙擺手示意,經(jīng)歷過長平之戰(zhàn)的他現(xiàn)在并沒有當(dāng)初的那么目中無人了,對于自己的缺點已經(jīng)能夠正視。
“老先生剛才步履沖沖的樣子,這是要去哪里?”
趙括看見他額頭上已經(jīng)是冒出了一層細(xì)汗,看得去他剛才走路是比較急切的,所以這才有這么一問。
而這時他這也想起了自己剛才為何行色沖沖,趕緊掙脫趙括的手,說道:
“剛才有村民因為房子的事而爭吵起來,我這正準(zhǔn)備去調(diào)解呢?!?p> 溫言聽到后也感慨萬千,接觸《征伐》已經(jīng)將近六年了,他感覺這根本不是一個游戲。
里面的每一個NPC都有著自己的思想,有著自己的訴求,溫言覺得這就是完整的世界。
既然遇見這種事了,溫言和趙括兩人也就跟著那名先生一同前往村民那里調(diào)解他們,順便也讓溫言看看這位先生的手段。
不到十分鐘,三人就來到事發(fā)地點。
幾個村民打扮的人聚在屋子旁邊,溫言看到那縫拆了一半的墻,他猜測就是因它而起的。
本來那幾個村民還一副憤憤不平的樣子,但看見那老先生的到來后都對他行禮道。
溫言看在眼里,感覺這人真是不簡單。
以小見大,他才來村子半個月,村民們就這么尊敬他?
村民給老先生行完禮后,這才見到趙括,又給趙括行了一禮。
不過如果仔細(xì)觀察,那么你就會發(fā)現(xiàn)兩者之間有稍許區(qū)別的。
明顯是對于老先生來說是更尊敬一些的。
至于溫言,他們就以為是小吏而已。
在來的時候溫言也已經(jīng)對趙括說明了,先不要聲張他的身份,讓他好好觀察一些這些村民的情況。
那些村民看見那老先生后就仿佛看見救命稻草似的。
“先生先生,您來評評理?!?p> 接著就指著那半毀的墻壁,又指了指對面那人,說道:
“這本來就是屬于我的范圍,可他卻硬是說這是他家的?!?p> 說話的那村民很是委屈的樣子,但被指責(zé)的那人也不甘示弱。
“胡說,明明是我家的。是你霸占我的?!?p> “你才胡說呢!”
……
這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的,吵得是不可開交啊。
那老先生看到這兒,趕緊用手示意他們先別吵,聽他說。
“各位,將大家都是鄰居、都是同村的,相互謙讓一下又何妨?”
雖然兩人都聽他的話并沒有再吵了,但溫言看他們的表情就知道他們現(xiàn)在是迫于這位老先生的面子才這樣的。
如果后續(xù)沒有其他解決的辦法,溫言相信這兩人依舊會為了這而繼續(xù)爭吵起來。
他看見他們兩人的臉色就知道事情并沒有解決,而是壓制了而已。
他這時向一名小吏招了招手,這是之前他派遣過去的,只不過看他這樣子很明顯是調(diào)解失敗了。
不過因為他先來一步,所以一些基本的情況那小吏也是有所了解的。
兩人接頭交耳好一會兒后,那老先生看向那兩人。
“兩位,不如雙方各退三尺?”
“依我看來,你們兩家的房屋靠得太近了。這樣出行時也不太方便,若是都相讓三尺,那么你們就會得到六尺小巷,這六尺小巷可不得了啊,它能······”
那老先生說了一大通的好處,溫言聽到后也有些目瞪口呆了。
這口才,放在現(xiàn)代妥妥是一個銷冠。
聽到這六尺小巷,溫言就想起了一首詩,情不自禁地念了起來:
千里家書只為墻
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
不見當(dāng)年秦始皇
“村長好文采!這詩很是應(yīng)景啊!基,甚是佩服?!?p> 老先生又慢慢品讀了一番,特意將那句“讓他三尺又何妨”單獨拎出來。
就這樣,一件本來頗有些棘手的鄰里糾紛就這樣被他以三寸不爛之舌搞定了。
于是一行人就又返回到城主府了。
在路上,溫言一直在思考,他究竟是誰?
自稱“基”的歷史人物他實在是想不起來了。
等到他們在大廳里落座好后,他這才一本正經(jīng)對溫言行了一禮。
“山野之人劉基拜見溫村長?!?p> 聽到這名字,溫言的腦?!拔恕钡囊幌洛礄C(jī)了。
他······他他是劉基劉伯溫啊。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tǒng)天下劉伯溫”的劉伯溫?。?p> ?。ū菊峦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