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元冠受當然沒讓鄒氏給他磕頭,這件事就在這位美少婦的調(diào)停下,不了了之。
從南鄭到武興城的路上,元冠受的軍隊帶回了上百車的糧食,還都是珍貴的麥、稻,這次支援行動可謂是大豐收。
有了這些糧食,不僅元冠受能供養(yǎng)更多的軍隊,而且還能周濟東益州境內(nèi)貧苦的百姓熬過這個寒冷的冬天。
只要熬到開春,一切就會好起來了。
如今的東益州下轄武階郡、修城郡、古道郡、廣業(yè)郡四郡之地,基本上西漢水、羌水、古道水、黑水這四條河流流經(jīng)的地域就是東益州的地盤。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有一些郡縣在關隴大亂以前,是劃撥給隔壁的南秦州的。但是由于南秦州與莫折念生的偽秦政權老巢上邽城距離過近,所以現(xiàn)在被叛軍占據(jù)了,而叛軍的力量不能觸及的郡縣,便就地劃給了東益州刺史管轄。
現(xiàn)在偽秦叛軍占據(jù)了原南秦州的漢陽郡、南天水郡、仇池郡,嗯,這個仇池就是十六國里哪個超長待機的小國,說是十六國之一,也是抬舉它了,說白了只有一個郡的地盤。
仇池國又分楊茂搜創(chuàng)立的前仇池和楊定建立的后仇池,之所以二位都姓楊,那是因為楊姓是氐人的大姓。
別看元冠受年紀輕輕就當上了一州刺史,現(xiàn)在的一州刺史可不是三國那個概念?,F(xiàn)在的一個州也就比三國的一個郡大一點,就拿關中舉例,以前三國時候它就叫雍州,現(xiàn)在呢?
現(xiàn)在關中劃了岐州、涇州、雍州、華洲、東秦州等等,所以說嘛,吃了南秦州不少地盤的東益州,現(xiàn)在反而是關隴地區(qū)里,地盤相對較大的州。
但是元冠受的實際控制區(qū)域,也就是有著基層政府組織,他這個刺史的命令的傳導執(zhí)行到的地方,卻沒有地圖上看起來那么大。
就比如武階郡,看著很大,實際上西邊的高原是吐谷渾的地盤,南邊都是各民族聚居區(qū),也就是所謂的“北五部”和“南五部”十個部落的基層自治區(qū)。
而偌大個武階郡,元冠受真正能控制的,只有郡治武都城(原三國武都郡郡治),羌水沿線的兩個軍事堡壘葭蘆城、五部城,還有黑水和白水的交匯點——陰平城,嗯,鄧艾偷渡哪個地方,窮的猴子都不去撒尿,除了有一點點軍事警戒價值,其他政治經(jīng)濟價值約等于零。
現(xiàn)在魏軍和偽秦軍的實際控制線,大約在北起麥積山,南到濁水城一線,也就是說,偽秦軍堵住了魏軍從西漢水河谷出祁山的全部道路。
偽秦軍對南秦州的部分占領,與其是說擴張地盤,倒不如說是主動型防御。
因為魏軍如果想從梁州、東益州一線進攻偽秦軍的老巢上邽城,就必須沿著西漢水河谷出祁山,沒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而西漢水河谷,沿途上有濁水城——鷲峽——駱谷城——階陵——蘭倉,這一系列城池要塞,而且守軍還可以順西漢水用船只支援物資兵員,可謂是易守而難攻。
用形象一點的比喻,東益州和南秦州就像是雙層防盜門一樣,斜斜地堵住了漢中到隴西的道路。
所以要想以現(xiàn)在的東益州為基地進攻偽秦軍,就必須拿下南秦州,別無他路可以走。
可在東益州刺史府,對著地圖比劃了半天,屁股還沒坐熱的元冠受和李苗,就接到了一個爆炸性的消息。
齊王蕭寶夤、北海王元顥率領的西征大軍,大敗于高平鎮(zhèn)。
“不可能!”
“不可能!”
元冠受和李苗兩人的反映都是一樣的,西征大軍匯合以后,有接近六萬人的戰(zhàn)兵,加上民夫、輔兵,怕是有十幾萬大軍,而其中還有近萬的具裝甲騎。
偽秦軍已經(jīng)被打回隴西龜縮不出了,西征大軍在雍城稍加修整后,兵鋒直指高平,而偽高平王胡琛的叛軍又有多少?
據(jù)之前的情報顯示,不多于兩萬輕騎,其中大部分還是無甲的游牧民,沒有任何重騎兵。
十幾萬打不到兩萬,飛龍騎臉怎么輸?
就是所謂的高平四大金剛,萬俟丑奴、宿勤明達、叱干騏驎、尉遲普薩,再能打,也無非就是帶著魏軍在山里兜圈子。
只要不理輕騎騷擾,集結(jié)步騎重兵集團,保護好糧道,沿著涇水作戰(zhàn),把安定郡、平原郡、隴東郡挨個平推過去,到了高平鎮(zhèn)(軍鎮(zhèn),與六鎮(zhèn)概念相同,為州級行政單位,非村鎮(zhèn))門口,叛軍還能玩出什么花樣來。
都不需要有什么奇謀,只要堂堂正正的碾壓過去就是穩(wěn)贏的局面,西征大軍那么多名臣宿將,怎么就能輸呢,元冠受百思不得其解。
元冠受怎么也想不明白,只好問來報的騎卒:“怎么敗的?損失了多少士卒?”
騎卒泣不成聲,斷斷續(xù)續(xù)地給元冠受說了魏軍戰(zhàn)敗的前后經(jīng)過。
十月十五日,西征大軍修整完畢,打算趁著還沒有入冬下雪,一鼓作氣把高平鎮(zhèn)叛軍給消滅掉。
十幾萬大軍浩浩蕩蕩沿著汧水向西北方向行軍,到了汧城,開始攻略高平叛軍占據(jù)的涇州,大軍直驅(qū)安定,叛軍棄了安定城沿著涇水向西北高平鎮(zhèn)方向竄逃。
如此這般,安定郡、平原郡、隴東郡遞次光復,事情到這里,進展的可謂是按部就班非常順利,高平叛軍雖然有些抵抗,也大多是以騷擾為主,沒有發(fā)生任何主力野外決戰(zhàn)或者固守城池。
但是在大軍到達牽屯山、彈箏谷一帶后,由于麻痹大意,斥候撒的不夠遠,查的也不夠詳細,遭到了高平軍的伏擊,有一些損失,但是并不嚴重。
而事情在大軍離了涇水糧道,不得不北上進攻高平城的時候,開始出現(xiàn)了變化。
馬髦嶺、木峽關兩場仗,打的魏軍起了火氣,在萬俟丑奴的指揮下,宿勤明達、叱干騏驎、尉遲普薩率領三股輕騎飄忽不定,在高原上充分發(fā)揮了敵進我退,敵駐我擾的輕騎精髓,把魏軍騷擾的是煩不勝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