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紅樓志

1.潁川陳氏子年九歲

紅樓志 仙者之魚 3372 2021-06-14 07:00:00

  夏朝,順治三年。

  時維冬月,一艘宏偉華麗的二層福船并兩艘副舟行駛在運(yùn)河之上。

  寒風(fēng)凜冽中,船頭卻有一小少年負(fù)手而立,月白色的絲綢袍服衣角被江風(fēng)蕩起,撞在瑩潤的佩玉上。

  陳潁來到這個世界九年了。

  前世他父母雙全,還有一個妹妹,家里不甚富裕,勉強(qiáng)小康水平,雖然一生平凡,但也幸福,完全不像是網(wǎng)文小說里的主角模板。

  今生,他是潁川陳氏嫡長孫,妥妥的世家豪族公子哥兒。

  傍著潁川陳氏這顆大樹,陳潁本以為此生可以衣食無憂,再憑借超前一世的見識,力所能及地為民族做一點(diǎn)事,在史書上留下一筆痕跡。

  誰知有個坑兒的爹,居然是個造反頭子,天天想著興復(fù)宋朝的江山。

  陳潁詳細(xì)了解過這個世界的歷史,直到宋朝靖康之恥前都和前世地球一致。宋朝歷代皇帝親近文人清流,導(dǎo)致文武地位懸殊。

  本來養(yǎng)寇自重的邊疆武將們,再屢屢遭受文臣打壓的情況下,放任遭了冬災(zāi)的大金騎兵入關(guān)。

  沒了武將的抵抗,金軍長驅(qū)直入打到了京城,大肆屠戮文臣,沒有如另一個世界一般“以和議佐攻戰(zhàn)”,也沒有扶持傀儡皇帝張邦昌立楚。直接廢了宋徽宗、宋欽宗稱元。

  次年春,邊關(guān)武將們打著勤王之名紛紛率兵圍攻京城,終滅元。太祖皇帝李釗立國夏,改元天啟。

  對于便宜父親的造反大業(yè)陳潁不太感冒,太平年間造反何其難也,更別說戰(zhàn)爭又會導(dǎo)致多少百姓家破人亡。

  一將功成萬骨枯!這是一句無比殘忍無情的話。

  偏偏這個便宜父親復(fù)宋大志雖九死其猶未悔,鼓吹陳穎是什么天授神童,天命之子,意圖將其培養(yǎng)成造反派接班人。

  對此陳潁也是無語,讓他一個成年人的靈魂裝嬰兒,做不到啊,自然就會表現(xiàn)的頗為奇異,落在便宜父親眼里就成了——吾兒有大帝之資。

  至于便宜父親的身世嘛,當(dāng)年金兵入京,宋徽宗趙佶將數(shù)位子嗣托付給心腹,最后只剩下被內(nèi)閣大學(xué)士陳禺帶走的那位堅持到了武將反攻。

  還沒等陳氏公布皇室遺孤身份,李釗便擁兵自立了,自此隱忍不發(fā),暗中積蓄力量。

  便宜老爹就是那位幸存的皇室遺孤之血脈,姓趙名旭字景晨,入贅到潁川陳氏,與陳氏族長陳鏡唯一的女兒陳楨結(jié)為夫婦,名義上是入贅,但趙旭的地位絲毫不低。

  陳潁生而喪母,自三歲起就被外祖父和父親帶在身邊接觸造反大業(yè),至今已有六年。

  此次是陳潁第一次離開潁川,目的地是揚(yáng)州。

  夏朝太祖皇帝是馬上皇帝,高祖皇帝在位時欲行以文治,重用文臣,為了擺脫武勛強(qiáng)大實力的束縛,遷都金陵。到了太宗皇帝繼位,于金陵十?dāng)?shù)年,武勛之列依舊勢大,便又一次遷都大名府(又叫北京)。北上定都,大肆削減武勛在南方的根基,終于使得文武平衡。

  待到今太上皇繼位時,草原異動,又重用武勛,對于勛貴、宗室厚賞有加。

  今上繼位后奉太上于九華宮,三年不改其政。如今三年已過,正欲大展身手,欲與一批寒門出身的文臣推行新法,澄清吏治。

  但凡改革都需要龐大的銀錢,以往兩淮鹽運(yùn)牢牢的把控在太上皇隆康帝手中,如今順治帝要大行新法,國庫無銀,自然要打鹽運(yùn)的主意。

  一心復(fù)宋的趙旭自然不會放過如此大好時機(jī),兩虎相爭,最是方便渾水摸魚。趙旭便想趁此機(jī)會在江南鹽運(yùn)上擴(kuò)張一番。

  陳穎主動請纓是為了去揚(yáng)州一睹絳珠仙子真容。

  自從知曉這個世界有著紅樓夢里的各路人馬,陳潁便一直想看看眾多金釵的仙姿,并沒有什么LSP的想法,就跟前世記憶里那些想看看明星真人的粉絲一樣,單純地欣賞。

  “爺,船頭風(fēng)大,還是回艙里歇息罷?!?p>  “還有其他事嗎?”

  “您讓竹硯打探的消息已經(jīng)送回來了?!?p>  陳潁聽后微微頷首,轉(zhuǎn)身回到艙內(nèi)。

  關(guān)于小廝,是外祖父陳鏡派來照顧陳潁起居出行的,按年齡排序分別叫梅筆、松墨、蘭紙和竹硯。

  剛才喚陳潁回艙的是梅筆,這個名字沒少被陳潁吐槽,不過也沒打算給他改。

  回到房間,拿過書案上的一沓資料,斜靠在榻上細(xì)看。

  看完后陳潁面色古怪,記憶里有不少關(guān)于紅樓的陰謀論,以前陳潁都是不相信也不否定,反正只是猜測罷了,陳潁還覺得有一些猜測太降智了。

  看完資料陳潁悟了,原來內(nèi)宅婦人干起壞事來真心不要智商的啊,凈是一些害人還不利己的蠢事。

  放下資料,手指輕輕叩著大腿,陳潁思索著這些信息該怎么合理運(yùn)用。

  “梅筆,清點(diǎn)一下準(zhǔn)備好的禮品,上岸后咱們直接去鹽政衙門?!?p>  “爺,都整理好了,等船靠岸小的就遣人裝車往鹽政衙門去。”

  ---------------------------------

  鹽政衙門前,一輛寶藍(lán)色華蓋馬車緩緩?fù)O隆?p>  “爺,到了?!?p>  一位氣宇軒昂的白袍少年掀開簾子環(huán)視一圈后,踩著馬扎下了馬車。

  “勞煩通稟林大人一聲,就說是昨日投了拜帖的潁川陳潁來請世叔安?!?p>  小廝梅筆上前塞給門房一錠銀子,“請諸位兄弟喝茶?!?p>  一個門房收下銀子進(jìn)去稟報林如海,又有一個笑著把陳潁引到待客廳,便有小丫頭奉上香茶。

  盞茶未盡,陳潁便聽到外邊一陣腳步,知是林如海來了,忙起身相迎。

  待林如海進(jìn)來,陳潁便看到一位身著墨藍(lán)色儒衫,腰間一條深藍(lán)色腰帶,衣襟處系著一塊翠竹玉佩的儒雅中年文士。身形瘦削,顴骨微凸,略顯憔悴病懨,唯獨(dú)一雙眼睛深邃有神,目光仿若刻刀,令人難以逼視。

  “小侄請世叔安,冒昧叨擾還請原諒則個?!标惙f躬身一揖。

  林如海受了一禮,開口道:“初次見面,這塊玉佩便給你把玩罷?!?p>  林如海身后小廝便將盛玉的托盤捧到陳潁身前。

  “謝世叔厚賜?!?p>  陳潁收下見面禮,兩人分主次落座。

  林如海抬手飲了口茶道:“你便是養(yǎng)正公膝下的潁哥兒罷,真真是一表人才,英雄少年啊,不愧神童之名。不知賢侄此行所為何事?。俊?p>  陳潁拱手道:“神童不敢當(dāng),小子此行一是奉家外祖之命來祭奠先嬸嬸,外祖父讓我告訴世叔,逝者已矣,節(jié)哀順變;另望世叔多注意家宅內(nèi)事,勿要一心執(zhí)于公務(wù),須知修身齊家治國之道。二是讓我向世叔請教學(xué)問,明歲好下場一試?!?p>  林如海起身向西邊一揖,沉聲道:“如海謝養(yǎng)正公教誨,然海王事在身,又多病體弱,已無精力料理內(nèi)宅,惟舍小家以全國事。至于賢侄只管安心住下,我定然盡心教導(dǎo),方不負(fù)養(yǎng)正公當(dāng)年授業(yè)之恩?!?p>  陳潁聽了暗自撇嘴,知道林如海一心忠于皇室,沒那么容易聽勸,反正自己也就傳個話,也沒指望林如海能聽進(jìn)去。

  原著里林如海就是鞠躬盡瘁以報皇恩,陳潁也不知該贊他國士無雙還是該吐槽他腦子缺根筋。

  林家列侯之家,底蘊(yùn)深厚,既不用貪鹽運(yùn)銀子也不缺下面的孝敬,只要他愿意讓位大把的人盯著這個位置。就因為太上皇點(diǎn)他坐鎮(zhèn)鹽運(yùn),便連任多年,子死妻喪,甚至把孤女托付外家也不離鹽政之位,結(jié)果落個絕后的下場,何其不公。

  斂去眼中那一絲憐憫,陳潁問道:“世叔可否帶小侄往先嬸嬸靈前磕頭敬香?!?p>  林如海也收起傷感,帶著陳潁往賈敏靈前,陳潁上了香,恭敬地磕了頭,便跟著林如海去了客廳。

  “賢侄如今讀了什么書?”書房內(nèi),林如海又感慨一番當(dāng)年向陳潁外祖父陳鏡陳養(yǎng)正請教學(xué)問之事后,開口詢問陳潁的讀書進(jìn)度。

  后世親戚長輩奪命三問之一——考了多少分。

  陳潁嘴角微微抽搐,“不過粗讀了四書,如今剛讀到《詩經(jīng)》國風(fēng)篇。”

  “不愧是養(yǎng)正公親自教導(dǎo),那我便考考你的功課?!绷秩绾^哿宿酆毿Φ?。

  陳潁拱手示謝,“還請世叔不吝指點(diǎn)。”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可能背?”

  “此句出自《詩經(jīng)》中《國風(fēng)·王風(fēng)·黍離》。”陳潁點(diǎn)了點(diǎn)頭,便開始背誦。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

  “不錯不錯,那你可知其意?”

  陳潁略一思索,答道:“知曉我心意的人明白我心中的憂愁,不知者還以為我留在這里是有所求呢?!?p>  “嗯,不錯,雖還有些淺顯,但可見是讀通了的,養(yǎng)正公又教出一個好苗子啊?!?p>  “世叔,小侄覺得此言很應(yīng)您現(xiàn)在的處境?!?p>  林如海眼中閃過一抹驚奇,“哦,賢侄有什么見解盡可道來?!?p>  “世叔坐鎮(zhèn)鹽政,遭受無數(shù)人眼熱覬覦,當(dāng)?shù)佧}商也極不好相與,可謂是四面皆敵。偏還有那起子人以為世叔貪圖鹽政油水豐厚,戀棧不去,豈不聞林家世代列侯,又怎會在意些許腌臜鹽銀,實乃小人之心?!?p>  “那不知潁兒你如何看待?”林如海聽的老懷大慰,連稱呼都變了。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世叔坐這個位子多年,各種明槍暗箭,熬得形容憔悴,何不謀求他處,以世叔的能為,必然大有作為?!?p>  林如海直搖頭道:“不妥不妥,我是太上親點(diǎn)的巡鹽御史,又是勛貴之流,非今上一系,一旦離開鹽運(yùn)便難得重用,談何大有作為?!?p>  “世叔此言差矣,今上圣明,重用有才有德之士,豈會顧慮世叔出身。再不濟(jì),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也好過熬到油盡燈枯罷?!?p>  林如海徒然提高音量,“海深受皇恩,唯有一心忠于王事以報君恩,豈能致仕而去,獨(dú)善其身,此話再莫要提?!?p>  陳潁也不清楚林如海是顧忌有皇室眼線還是本心如此,或許二者皆有。反正現(xiàn)在是談崩了,兩個人之間氣氛尷尬。

  “爹爹,快嘗嘗玉兒做的蓮子碧梗粥?!?p>  PS:本書書群號為:796625729,歡迎大家入群交流,給仙魚提提意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