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北境御獸人
黑壓壓一片的豺狼沖出山林,來到礦坑,天劍門弟子死的死,傷的傷。
“長老,有豺狼出沒!”
“快,組織弟子反擊!”
“弩手,用火攻!”
“投石手,用火彈!”
“全都給我動起來,殺了這群畜牲!”
火光沖天,殺聲震破環(huán)宇。
武功弱的弟子,幾乎全死于豺狼嘴下,武功高的,亦有不少死于豺狼爪下。
人血和狼血染紅礦坑,黑煙籠罩山林。
火彈爆炸,炸飛群狼,也炸飛無辜的人,進(jìn)攻的狼群不減反增,此時又傳來陣陣虎嘯。
天劍門長老見手下弟子死傷慘重,彈藥耗損殆盡,下令留下部分弟子做掩飾,其余弟子帶上玉石連夜撤離。
余下天劍門弟子,組織青壯年,懸賞對付獸群。
山中挖玉人,幸存者已盡數(shù)撤回,近山一側(cè)的關(guān)口近乎失守。
臨時組成的群體,天劍門帶頭人為新人分發(fā)裝備,一具藤甲,一只駑,一把劍。
簡單傳授一兩招天劍門武功,以及弓弩使用方法,這支隊伍便是成了。
“下面我說一下分工,每二十人組成一隊,分別支援各個關(guān)卡!”
“你們要做的,就是殺了那些畜牲!”
天劍門帶頭人簡單交代下任務(wù),為進(jìn)入的成員分發(fā)賞銀后,催促動身。
帶頭人見各隊離開,向城外疾馳而去。
約三個時辰后,帶頭人出現(xiàn)在一支匆匆趕路的隊伍中。
隊伍內(nèi),上百輛馬車?yán)幌湟幌涞呢浳?,馬車在路上顛簸,發(fā)出咯吱咯吱的聲響,馬一路走一路喘息。
“長老…”
長老沉吟片刻,朝來者問道:“安排了多少人?”
“一…兩百,多的…實在湊…不出!”
帶頭人有些上氣不接下氣,長老縱身躍至一塊巨石上,催促道:
“快,加快速度,天黑前必須到達(dá)宗門!”
他曉得那些村民不過是愚笨的貪財小民,花些錢財就能讓其逞匹夫之勇。
親眼見識虎狼之威,他不認(rèn)為有人可以抵抗這些奇怪的虎狼。
礦坑周圍的豺狼和虎,似乎很聰明,不同一般牲畜,它們懂得閃躲,埋伏突襲,且目標(biāo)明確。
它們率先攻擊門內(nèi)弟子,手無寸鐵之人反而能逃之夭夭。
行走江湖幾十載,他從未見過如此怪誕之事,亦從來不信鬼神之說,認(rèn)為人只不過是將無法解釋的現(xiàn)象歸咎于鬼神亂力,而把那些信奉鬼神之說者說成愚昧無知。
而他對此做出個看似合理的解釋,北方境內(nèi)有一宗門,名曰萬獸門,精通御獸之術(shù),想必此處亦是被此宗門看上,派人前來搶奪。
然而萬獸門距此相去萬里,縱然看中,也不可能萬里迢迢前來,做出這等杯水車薪之事。
亦不排除精通御獸之術(shù)的萬獸門門徒投靠其他宗門,唯有此說法能解釋。
“什么鬼神亂力,都是些愚昧的賤民!”
深山之中,一處云霧終年不散之地,一座小山漂浮其中,周遭山峰高聳入云,似有千丈之余。
此山方圓數(shù)百丈,山底呈倒三角,無數(shù)樹根錯綜盤繞,有的深入巖石,有的垂下生長,根須茂密,不可計數(shù),似有無窮生機(jī)。
此山漂浮不高,離地數(shù)十丈,似得天地造化,乾坤顛倒,多股清泉逆流而上,鳥獸飛越其中。
反觀山上,只見古樹盤根,枝繁葉茂,綿延數(shù)十尺,地上奇珍羅列,玉石成階。
一處八角亭內(nèi),一狼一虎,入亭立即化為人形。
狼所化之人,保留狼耳。
虎所化之人,除頭發(fā)呈棕黃色外,其余與人族無異。
“軒轅道友,我等此舉已擾亂人間秩序,將來天劫,必定九死一生!”狼人說道。
“人族傷及山中靈髓根基,如不出手,百余年后,靈氣泄盡,屆時山中鳥獸無法修煉,淪為普通獸類,再度為人類所擒殺,凡人只知玉石值千金,而不知此玉非彼玉,此玉乃天地靈髓!”
“正法難遇,道身難成!”
“我等此舉,實屬無奈!”
“但人類所行之事,傷天害理,必也損其福祉,轉(zhuǎn)世淪為鳥獸!”
“既然人類喜歡錢財,那便順了他們的意思!”
“召回各族,你我走一趟!”
“好!”
各關(guān)卡守卡人,正準(zhǔn)備同前方豺狼虎豹廝殺,劍拔弩張之時,山中傳來一陣清脆鈴音,行進(jìn)中的獸群停步不移。
“孽畜,還不退回!”聽得聲音如洪鐘,中氣十足,可穿山越嶺,透壁穿墻。
一聲狼嚎之后,開始后退。
眾人疑惑之余,只見城外兩人走來,兩人頭戴麒麟冠,手持九鈴環(huán)、百獸圈,身著落霞袍,腳穿踏云靴。
一人棕黃色長發(fā),一人銀灰色長發(fā)。
“劣者軒轅虎,旁邊這位道友名吳皋,出身北境萬獸門,途徑此地,聽聞貴城鬧虎狼之災(zāi),特來相助!”
天劍門弟子聽聞萬獸門之人,心生疑慮,見得獸群早已不見蹤影,識得此番能力后,不顧師門三令五申不與他幫交流之訓(xùn),開門示誠相迎,保命為上。
“方才應(yīng)是二位前輩施展貴門御獸之法,才得以使獸群退去,大恩大德,無以為謝,后生門內(nèi)地位卑微,只有些許碎銀,還請前輩笑納!”
語罷,該天劍門弟子取出一包碎銀,遞給二人,其余人見狀,也紛紛取出些許碎銀。
吳皋朝軒轅虎笑了笑,軒轅虎點頭示意。
“好,如此便收下了!”
吳皋從腰間取出一袋子,將眾人碎銀裝入其中,正欲離開,只見人群中擠出一人,手捧一玉。
玉佩刻一虎,虎型怪異,文字古樸,給人無盡的滄桑感。
“前輩且慢,此城尚有多處關(guān)卡危機(jī)急需解決,望前輩不吝出手相助!”
軒轅虎伸手觸摸玉佩瞬間,老虎似要涌出玉佩,直奔而來。
吳皋看在眼里,吃驚不少,細(xì)看此人為普通凡人,無出眾之處。
未等軒轅虎詢問,捧玉人說道:“此玉為祖?zhèn)饔衽?,流傳多少代人已記不清楚!?p> 軒轅虎點點頭,收下玉佩,乘車出發(fā),前往其它關(guān)卡。
途經(jīng)一處高臺,一屋內(nèi)金光聚集,吳皋亦看見此景,心中萬分疑惑,便謹(jǐn)慎起來。
細(xì)看之下,未見靈氣波動,此金光,凡人又不得見。
“哦,還真有趣!”
“岳鵬,你可知,山下門前有一棵樹的地方是何人家?”
請二人支援其它關(guān)卡的便是岳鵬,家族在此營生。
岳鵬往山下一看,有些模糊,根本無法看清二人所說之處。
“二位前輩目光如鷹,洞察秋毫,在下十分佩服!”
二人目光對視,朗然大笑。
……
已是二八之年,楚長卿掀開黃布包裹之物,取出一本書籍,名曰《太上清靜經(jīng)》。
并附有書信一封:
[有緣人,得見書信,吾氣數(shù)已盡。
汝天葵已至,精氣滿,可修我長生大道。
吾行遍萬里,尋不得緣,此地有天地造化之機(jī),汝受生得造化,實屬不易,望能勤修大道,不迷不惑,普濟(jì)眾生。
玉虛道人。]
讀罷,楚長卿不以為然,若可以長生久視,遨游天地,世間哪還有生老病死?
“那本什么清靜經(jīng)可以看一下!”
“至于這雙鐲子,送給小妹吧!”
拿起鐲子,楚長卿出門呼喊自家小妹。
“小鈺!”
“哎,哥哥干嘛?”
“你過來下!”
“嗷!”
只見楚鈺一手捏著一枚竹簪,一手掐著一條發(fā)帶,披著頭發(fā)蹦著跳著過來,小花鞋沾了不少灰。
楚鈺一蹦一跳地過來,就在楚平生面前蹦一下停住,雙手托腮盯著,圓臉大眼,青衫飄飄。
“吶,這個給你!”楚長卿拿出那對鐲子,遞給楚鈺。
楚鈺一看鐲子有些大,嘟著嘴,說道:“哥哥,這個圈圈大,我戴不下!”
“不會,你戴上它就變小了?!?p> “真的?”楚鈺眨眨眼,水靈的雙眸映著楚長卿的樣子。
楚長卿點點頭,他不知道為何要編這個法哄自家小妹,總之就是他不想要這對鐲子。
就在楚鈺戴上后,鐲子真的變小,且大小十分合適。
楚長卿見此番情景,甚是驚訝,世間竟有如此怪誕之事,真是無心嘴、有心鐲。
楚鈺見鐲子真的變小,很是高興,一會撩起袖子漏出鐲子,一會拔下袖子蓋上。
雙手碰一下,叮叮!
聲音一響,楚鈺就歡笑起來。
“那哥哥,我也給哥哥一樣?xùn)|西!”說著,楚鈺便把手中那枚竹簪遞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