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三姑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在饅頭店干活的人,每年都有人進來,還有人有人離開。
一方面是學會了怎么做饅頭,有點錢的人都出去開店了,沒有錢的繼續(xù)在店里打工。
另一方面是有些人受不了在饅頭店起早貪黑的干活,怕年輕的時候把身體累垮了。
掙錢容易嗎?
說容易也容易,但是說難也很難,他們很多人掙的都是一份辛苦錢。
李向陽和王大雷的饅頭店已經是很好了,店鋪有各種制作饅頭的機器,可以大大節(jié)省工人的勞動時間和勞動強度,至于起早貪黑,在外面做生意的哪一個不是四五點鐘開始起床忙活,甚至有的人在二點左右就開始出動了。
王大錘的大舅哥們出去開店了,他們不舍得出錢買機器,還是靠人工蒸饅頭,一天幾百斤面,工人們都鍛煉的雙臂強而有力,但是這樣的活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所以村里很多人愿意到王大錘的饅頭店,而不愿意到哪些干苦力的饅頭店去。
王大錘回家這兩天,家里總是斷不了人,這親戚那朋友的,給孩子找活的絡繹不絕。
誰不知道李家村的王老板在京城有兩家飯店,十家饅頭店,早已是遠近聞名的百萬富翁。
“家里不能待了!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王大錘夫妻帶著小七來到李向陽家,奶奶拉著蘇香琴到里間說話去了,客廳里只留下王大錘向李向陽述苦。
“還是你家里安靜,同為合伙人,為什么差距這么大哪?”
“哈哈,你說哪?”
李向陽笑了一聲,問道:“你都不管饅頭店的事了,難道你沒有和這些人說說?”
“說了,有用嗎?他們都認定我了,非得讓我同意不可!”
“誰讓你是大老板?”
“你才是大老板,躲在家里不吭聲,光看我的笑話!”
“哈哈!”李向陽再次笑了兩聲,“能者多勞,看著差不多就收下吧,再說你羊肉店也需要人!”
“今年羊肉店不打算招新人,都是老工人了,省心不少!”
“饅頭店倒是缺少十幾個人,但是你知道這兩天來了多少人嗎?”
“三四十人,你讓我往哪里安排?”
“這么多人?”
“可不是嗎?”
王大錘氣惱地說道,這兩年出去打工的人多了,但是能掙大錢的沒有幾個。
村里有人在工地上干活,干了快一年,最后老板跑了,一分錢都沒有拿回家來。
所以王大錘的饅頭店受到很多人的歡迎,不但人有錢,而且還都是親戚朋友關系,不會發(fā)生欠工資的事情。
“不說了,聽說你給村里捐錢啦?”
“誰說的?”
李向陽差一點跳起來,這件事只有他和村支書兩個人知道,那泄密的人一定是村支書了。
“是村支書他今天找我了,說起給村里修路的事情,要我捐錢,還說你都捐錢了,我怎么能拉下?當時我給了他兩萬元!”
“難道你沒問他修路需要花多少錢?我又捐了多少?”
“沒問,你捐了多少?”
聽到二叔沒有對外人透漏他捐款多少,李向陽才稍微放下心來。
二叔真是一個狡猾之人,似乎從村里的有錢人身上看到了修路的希望,打著捐款的名義開始募捐了。
看這架勢,至少能湊集十萬多元,難道要把村里的另外一條路也修了?
“哈哈,佛曰不可說!”
“好,以后我出去,也不會和別人說我捐款多少!”
直到三十那天,王大錘家里才稍微安定了很多,但是王大錘還是不放心,在年三十的聚會上,他對李向陽說:“我初三時就走!”
“不走親戚了?”
“初二去香琴家一趟,初三到我舅家,回來后走人!”
“如果你確定了,到時我開車送你去!”
估計王大錘嫌家里亂了,一天天人來人往的,孩子都睡不好覺。
李向陽家親戚很少,幾個老親戚都是初六以后到家里來,所以過年時李向陽的家里很安靜。
誰知道初三時,李家來了親戚,是李向陽的三姑,其實也不是李向陽的親三姑,而是未出五服的親戚,李起銀的姐姐。
因為李起銀家沒有老人了,三姑只能把李向陽家當作她的娘家,每年過年時都要來給爺爺和奶奶拜年。
以前不是在初六以后才來走親戚的嗎?怎么突然提前來了?
這次三姑家來的人有點多,除了三姑父外,三姑家的其它人都來了。
“大山哥,小海,小青!”
李向陽接到三姑后,然后給表哥、表弟和那個才十歲的表妹打起了招呼。
小青有點害羞,躲在三姑身后不敢說話。
“你這個死丫頭,你陽子哥又不是沒有見過,前兩年還到咱家來過!”
“小海,你喊哥了嗎?”
“喊了,是你沒聽見吧!”
奶奶從屋里拿出水果,糖塊什么的,招呼幾個人坐下。
“你別訓孩子了,小青年齡還小,估計都忘了!”
“姥姥,我沒忘!”
小青在一邊小心翼翼地說話。
“你看看小青多會說話,太招人喜歡了!”
“吃香蕉,還有蘋果,這些都是你哥讓人從南方寄回來的?!?p> 三姑和大山對視了一眼,果然外面?zhèn)餮圆惶?,陽子家有錢了,竟然吃上了普通人家難以吃到的水果。
“三丫,咱們去做飯,讓他們哥幾個說說話!”
“好的!”
三姑站起身來,和奶奶一起進了廚房。
“大山哥,咱們一年沒見面了。”
“哦!”
上年是他和三姑一起來拜年的,說起來還差兩三天到一年。
“三姑父身體還好嗎?”
“還好,今天去走親戚了!”
相對于李向陽家,三姑夫家有很多的親戚,據說三姑父從初二開始走,一直到初十還有沒走完的親戚,甚至有時候一天走兩家。
大山哥寡言少語,幾乎是問一句答一句,但是人很實在。
“大山哥,你快結婚了吧?”
“沒….還沒有!”
小海在一邊說話了,“陽子哥,你別說我哥了,主要是家里沒錢,他想結婚也結不了!”
“不可能呀!”
三姑和三姑父都是勤快人,三姑父有一門木匠的手藝,大山哥在外打工,按說家里不缺少錢。
“今年家里蓋房了,有點緊張!”
小海又插嘴道:“我哥上年出去打工,一分錢都沒要回來!”
“哦!”
李向陽明白了,都是工地拖欠農民工工錢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