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李嚴的秘密
東吳都城,武昌。
229年在武昌正式稱帝,國號吳,不久后遷都建業(yè)。孫權稱帝后,設置農(nóng)官,實行屯田,設置郡縣,并繼續(xù)剿撫山越
此時宮內(nèi)卻是一片嘩聲。
“陛下,此次天顯異像,五月飛雪...雖說現(xiàn)在雖然江面結冰,但冰化之時......”
“陛下,現(xiàn)如今還需早做決斷,民間百姓....民不聊生。”
“........”
帝王之位上,此時正是吳大帝孫權!
孫權撫著額頭皺了眉頭,群下所說之事讓他憂慮無比。
吳如今剛剛立國,一切都是百廢待興的狀態(tài),而五月天降大雪,吳國本就在東方之地,以江河居多。
等到冰化之時,吳國各州臨江郡城又會受到一番水澇之災。
孫權在此之前本就盯上了另外一塊寶地,夷州!也就是如今的臺灣。
夷州現(xiàn)如今并沒有被人所發(fā)掘,孫權打算一人吞之。
然而如今的形勢讓他不得不的考慮此事延后,以吳國現(xiàn)在的事為重。
立國之根本便是民,其中又以民生為大。
孫權一時間也找不到眉目,便問道:“諸位愛卿你們可有辦法?”
底下群臣獻上自己心中的良策。
“陛下,臣以為,應當開倉放糧,讓百姓遷走其他郡城?!?p> “陛下,臣認為,應當從國庫之中撥上銀餉用于木炭,先讓百姓度過難關?!?p> “........”
大臣們一個個的全部獻上自己的計策,然而孫權卻沒有一個滿意的。
他們的做法多則有傷于國,實為不妥。
直到這時一人走出,相貌極其像是諸葛亮,開口說道。
“陛下,臣以為,此次寒災不僅僅是我吳國為之所難,其他兩國應當也是,趁此這策我們要么向其他國家請求度過之法?!?p> 此人眼中一道精光閃過,繼續(xù)說道。
“或是,趁著其他國也陷入此次寒災之中,我們大肆出兵討伐魏、蜀兩國,勢必能拿下不少國土,解救黎明于水火之中。”
這人正是諸葛亮的侄兒,諸葛恪。
此番話倒是讓孫權大為動容,吳國如今儼然這種局勢,他魏、蜀兩國又能好到哪里去?或許這是一個機會,奠定大局!
群臣卻是不太同意這樣的事情,其中問其他國家渡過之法,他們認為是掃了吳國的臉面。
但此話還有另一成深意,此般之人也唯有孫權能懂諸葛恪之意。
他的意思便是讓他落下臉面問問兩國,他們的渡過之法,其中便能看出他們哪國受到的寒災禍國,吳國便起兵攻打哪一國。
孫權聞言大笑:“知我者莫諸葛太守是也?!?p> 兩人在大殿之上大笑。
此舉孫權覺得無妨,倒是諸葛恪惹來得群臣的嫉妒。
其中每次事發(fā),陛下都會采取諸葛恪的意見居多,他們又何故不忌憚他。
........
本月后,蜀中。
“走,云棲樓?!?p> “啊!主公,你餓了?”黃皓驚訝道。
劉三雷厲風行,說道:“不吃!”
劉三與黃皓出來本是要去李記一趟,隨便也看看最近的城中情況如何了了。
黃皓可憐巴巴的摸了摸肚子....他餓了。
兩人來到云棲樓時已是傍晚時分,這幾日大雪依舊。
夜里的寒風更加的寒冷,云棲樓本就是蜀中城最好的一座酒樓,若是平時這里怕是早已客滿。
時不時冷不伶仃的從里面鉆出來一個人,差點和劉三撞了個滿懷。
此人正是李嚴,此時正慌慌忙忙的道歉,一見來者居然是劉三!
“主...主公?你來這云棲樓作甚?”
劉三一笑,說道:“沒什么事情,就是來看看,倒是李公,你為何如此慌張?”
李嚴朝著劉三行到揖禮:“臣在這里和三五朋友吃酒,主公....一起嗎?”
李嚴出于本心是不想要劉三去的,但又不好拒絕,于是露出十分為難的神色,說話都頓了一些。
因為里面的人身份有些特別,若是讓劉三知道了,怕是他會誤以為他自己“通敵”了!
所以此刻遮遮掩掩的。
劉三又怎么看不出來,于是瞇眼一笑說道:“多謝李工盛情,那你帶路?”
李嚴連忙支支吾吾的說道:“可...可是,微臣要回家拿東西....”
李嚴邁開腿就要走,畢竟這主公平日里看起來像是一個大善人一樣,但是一旦惹到了他.....嘶。
“還請主公見諒,我先回一趟家?!?p> “不許走!”我客客氣氣的給你說話,你竟然不識相,既然如此我倒要看看你在遮掩些什么。
既然你不想帶自己去,那我只好用自己擅長的方法了。
此等態(tài)度之蠻橫,語氣中似乎帶著命令,酒樓下方無數(shù)的眼都盯上了兩人。
于是乎,路人們都弘揚起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看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