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真桃花石帝國

第十八章 胡弩鎮(zhèn)風云(3)近況

真桃花石帝國 龍吟森森 4051 2021-05-28 13:15:42

  此時,除了白孝德、孫秀榮兩人,尚有一個年輕女人在屋子里伺候著。

  見孫秀榮不停地看著這女子,白孝德笑道:“大郎,你尚未成婚,尚不知女人滋味,這名女子就送給你了,今晚就同你暖被窩……”

  “不可”

  孫秀榮趕緊打斷他,剛才不??聪蚰桥?,是因為覺得這女子似乎既不是漢人,也不是常見的胡人,而是像藏地的女子,并非是見色起意。

  “鎮(zhèn)將,在下倒是有一個問題”

  “哦,請講”

  “剛才我等入城時,見到的人幾乎都是男丁,并未見到一個女子,這是為何?”

  “哈哈,大郎,你還真問到點子上來了,胡弩鎮(zhèn)不比蔥嶺守捉城,那里有一個下折沖府,府兵幾乎都在折沖府附近服役,周圍還能種植一些糧食,故此城里也有大量的家屬,自然也有女子”

  “但在胡弩鎮(zhèn),這一切都莫想,按照大唐軍規(guī),除了本將以及錄事兩人,剩余諸人是不能帶女人進入軍堡的,但府兵們要在這里駐守三年,三年,三來啊,府兵們最小的也有十八歲,就算最清心寡欲之人也會憋出毛病來,于是這里最常用的法子就安排上了……”

  “妓館?”

  “呵呵,差不多,這里有犯官家屬、我等俘獲象雄女子以及從于闐國過來,自愿伺候邊軍的胡妓,雖然只是一個三百人的小軍堡,但妓館連帶酒館卻有三家,閑暇時分,在獲得軍官的允許下,士卒們是可以去那里快活的,當然了,這都需要自己花錢才行……”

  “鎮(zhèn)將,彼等在這里設置妓館,恐怕也需要向軍鎮(zhèn)繳納商稅吧”

  “那是自然,不過我等知曉彼等也是不易,只收取三成”

  孫秀榮了然,屋子里的這象雄女子多半是白孝德帶著騎兵外出時劫掠過來的,專門放在屋子里伺候自己,這估計是獨一份,別人肯定沒有這種便利。

  “大郎,以你的身手,來這里擔任騎兵伙長還真是來對了”

  “哦?”

  “在去年,大唐河西節(jié)度使崔希逸發(fā)兵攻打吐蕃,當時當面領兵的正是吐蕃國大論乞力徐,當時大唐大勝,乞力徐僅以身免”

 ?。ù笳?,大宰相)

  孫秀榮心理一凜,“看來雖然金城公主嫁給了吐蕃國王,但雙方在邊界上依舊戰(zhàn)事不斷啊,但我在蔥嶺時并沒有聽說有多少大的戰(zhàn)事,或許與金城公主的病勢有關,或者那位唐明皇已經(jīng)大為膨脹了?”

  白孝德繼續(xù)說道:“以前,本將就是帶著這三十多騎不斷東去,襲擾其象雄萬戶府西境一帶,斬獲頗多,從未折損一人,不過私底下還是有些忐忑的,畢竟兩國有盟約在先,還有公主和親,眼下倒好了,自從崔希逸大將軍發(fā)兵后,吐蕃人便斷了朝貢,于是雙方可大大方方動手了”

  孫秀榮問道:“鎮(zhèn)將,吐蕃人既然在象雄故地設置了萬戶府,兵力肯定不少,區(qū)區(qū)三十余騎如何來去自如?”

  白孝德笑道:“本將也是花了一番功夫才探聽到的,以前在吐蕃地,象雄與吐蕃幾乎并駕齊驅(qū),直到太宗時代吐蕃國王發(fā)動大軍滅了象雄部落,其實,無論是吐蕃還是象雄,丁口都不多”

  “吐蕃稍多一些,最多十萬戶,象雄稍小一些,最多五萬戶,加起來十五萬戶,總共不到八十萬人,但就是八十萬人竟在一段時間與大唐打了個平手,雖然大唐勝得多敗得少,但吐蕃人的強悍還是可見一斑”

  “當然了,大唐強盛,丁口遠遠超過吐蕃,就算遭遇大敗也能很快緩過勁兒來,但吐蕃人就不同了,他一旦遭遇到了大的敗仗,比如青壯損失萬人以上的大敗,那絕對是要起碼五年以上才能恢復過來的,但吐蕃人在與大唐打仗時,吐蕃人的正規(guī)軍只是作為最后的手段,與他們打頭的則另有其人”

  “哦?”

  “原本在西海一帶游牧的是吐谷渾部落,他們的丁口與吐蕃人相差無幾,而在西海以南,則是眾多的羌人部落,其中最大的則是黨項羌,丁口比吐谷渾略少,但加起來五萬戶也是有的”

  (西海,青海湖)

  “吐蕃人擊敗吐谷渾、黨項羌后,收獲了大量的人口,吐蕃人的規(guī)制與大唐不同,當他們滅亡吐谷渾、黨項羌后,羈縻其貴族子弟,讓他們的貴族子弟當正規(guī)軍,而讓廣大的百姓當奴隸,這其中有牧奴、農(nóng)奴,也有奴兵”

  “他們擊敗吐谷渾、黨項羌后,幾乎又收獲了吐蕃加象雄的丁口,總?cè)丝诠烙嬙谌f戶以上,這些都是半牧半農(nóng)的丁口,三十萬戶至少有二十萬青壯騎兵可用,當然了,吐蕃人不可能這么用兵,根據(jù)我國的消息,他們以貴族子弟為主的正規(guī)軍加起來不到五萬,但可隨時動員起來大約二十萬奴兵”

  “聽說吐蕃人對奴隸刻薄甚深,他們就不起來造反?”

  白孝德眼神里閃過一絲令人察覺不到的異樣,他說道:“他們自有規(guī)制,就算是奴兵,也分了三六九等,吐蕃奴兵多半是吐谷渾、黨項奴兵的軍官,何況,在吐蕃人的奴兵中有一支特殊的部隊,號稱死士”

  “吐蕃人的信仰中,苯教、佛教兼而有之,但在眼下,佛教只在貴族子弟里傳播,在廣大百姓里,苯教依舊是主要的信仰,據(jù)說,作為奴隸是前世注定的,這一世也不能改變,想要有所改變,只能寄望下一世,而要在下一世改變,除了嚴格按照儀式要求祈禱,最便捷的道路便是為貴族赴死”

  “他們真相信這一點?”

  “自然是的,本將詳細探聽過大唐以前與吐蕃人的幾次大戰(zhàn),幾乎都是這樣,沒有任何例外,非但如此,彼等正規(guī)軍,也就是由貴族子弟組成的甲兵想要在下一世占據(jù)更高的位置,也必須愿意赴死才行,當然了,吐蕃人的貴族本就不多,想要占據(jù)更高的位置,非得有大的機緣才行,故此,與奴兵奮不顧身相比,正規(guī)軍明顯要差一些,當然了,彼等武藝、訓練要遠遠超過奴兵”

  “也就是說,大戰(zhàn)起時,站在最前面的都是吐谷渾、黨項羌的奴兵或正規(guī)軍,最后才輪到吐蕃人,故此,大唐雖然屢次大敗彼等,但卻無損彼等太多元氣”

  “等時間一長,不少黨項羌、吐谷渾人信奉了佛教或苯教,便將這些人也納入吐蕃人序列,而又將更遠的漢人、胡人納入新的奴兵序列,這就是他們的厲害之處,龜茲城曾被吐蕃人短暫占據(jù)過,當時他們對我家倒是不錯,不過對百姓可就是太過苛厲了,與大唐遠不能比”

  孫秀榮心想:“就算有戰(zhàn)功可取,可一個象雄故地就是面積巨大無比,到處都是高山荒漠,想要找到大酋的巢穴十分不易,何況如此遠的距離一旦迷路就是萬劫不復的下場,這個軍功不好撈取啊”

  白孝德繼續(xù)說道:“大郎可知曉邊令誠,邊中丞?”

  孫秀榮心里一緊,“咳咳,知曉,在下就是在蔥嶺守捉城犯了宵禁被中丞發(fā)現(xiàn)了才會發(fā)遣到這里,不過在下并不怨他,確實是犯了規(guī)制”

  白孝德盯著他看了一下,不過很快就將目光移走了。

  “前不久,大約在兩個月前,那時你等估計已經(jīng)到了疏勒鎮(zhèn),而在蔥嶺守捉城北面通往缽和州的瓦罕谷地,發(fā)生了一件大事,大郎可知曉?”

  “不知”

  “呵呵,此事說起來倒是胡弩鎮(zhèn)有關”

  “……”

  “邊中丞去缽和州視察時,遇到了一大伙馬賊,那伙馬賊戰(zhàn)力強悍,將邊中丞的馬隊截獲了,并將除他之外的隨行人員全部殺死,劫走了馬匹、錢財…….”

  “難道邊中丞還是一個武藝高強之人?竟能單騎逃脫?”

  “或許吧,但歸根結(jié)底是他們并不是孤身作戰(zhàn),當時除了邊中丞等人,內(nèi)中還有一個商隊”

  “那肯定就是胡人的商隊嘍”

  “是的,他們是從長安出發(fā)一路走到安西的,最后準備從瓦罕谷地回到烏滸水的,恰好,商隊里有一位武藝極其高強的襖教護教使者,就是在此人的護衛(wèi)下,加上邊令誠自己的努力,兩人都逃脫了”

  “襖教?護教使者?”

 ?。鯘G水,后世阿姆河,珍珠河,后世錫爾河)

  白孝德笑道:“大郎,你在蔥嶺長大,不會不知道襖教吧”

  孫秀榮搖搖頭,“我只聽過拜火教、光明教、魔教,沒聽說過甚襖教”

  “哈哈哈”,白孝德見孫秀榮不似作偽,不禁大笑起來,“那拜火教、光明教實際上說的就是襖教,如今烏滸水、珍珠河一帶信奉的多半是此教,而那甚魔教實際上是摩尼教,是從襖教里分化出來的,如今在安西、北庭一帶也有許多人信仰,聽說還傳到了漠北一帶”

  孫秀榮突然想到了一事,“鎮(zhèn)將所信何教?”

  白孝德笑道:“不瞞大郎,白家世代尊崇佛家”

  但孫秀榮卻曉得,他這只是面上的話,白家世代尊崇佛教,不見得他白孝德也是如此,但他不愿意說,自己也不好再問。

  白孝德繼續(xù)說道:“邊中丞吃了這么一個大虧,自然惱火萬丈,他是在瓦罕谷地遇到馬賊的,自然不敢再從那里回去了,他在缽和州養(yǎng)傷的時間里,已經(jīng)將自己在那里的遭遇飛馬報給了蓋節(jié)度,蓋節(jié)度已經(jīng)嚴令蔥嶺守捉城、缽和州守捉城出兵清剿蔥嶺高原上的馬賊了”

  “可有結(jié)果?”

  “有了,說起來還要感謝一人”

  “哦?”

  “在疏勒鎮(zhèn),有一位田曹參軍封常清,此人熱衷于農(nóng)田水利之事,實際上還兼任著疏勒鎮(zhèn)的法曹參軍一職,為人極為精細,發(fā)生邊中丞遇襲一事后,蓋節(jié)度便責令夫蒙靈察鎮(zhèn)守使督辦此事,鎮(zhèn)守使是一個精細人,便想到了封常清,于是封常清便帶著大約百騎來到了瓦罕谷地,最終還是發(fā)現(xiàn)了端倪”

  “馬賊非常厲害,襲擊邊中丞等人時頭上、面部蒙著黑布,讓人摸不著頭腦,但封常清還是發(fā)現(xiàn)了他們埋葬邊中丞隨從的地方,并從現(xiàn)場的遺物以及隨從們的傷口發(fā)現(xiàn)了端倪”

  “結(jié)果是?”

  “當時在蔥嶺一帶有兩股大的馬賊團伙,一伙是突厥人,一伙則是象雄人,按照封常清的推測,當時這兩伙馬賊勾結(jié)起來了,否則也不會讓邊中丞只剩一人逃脫,要知道,每年的跳蕩營也有不少人進入到他的牙兵里,戰(zhàn)力也是不可小視的,能夠一舉將其隨從全部拿下,馬賊至少有百騎以上才是”

  “好一個封常清,竟能從傷口、腳印、馬蹄印推出上述事情,由于突厥馬賊一向在缽和州附近活動,便責令缽和州府兵清剿,而象雄馬賊一向在蔥嶺附近活動,便責令蔥嶺守捉清剿了,在邊中丞的親自督辦下,很快拿住了那一伙突厥馬賊”

  “不對啊”,孫秀榮插道,“突厥馬賊既然得手了,怎會還在缽和州一帶逗留,他們肯定要去烏滸水流域?qū)②E物盡快脫手才是呀”

  “大郎說的是,缽和州是我國新設之州,守軍都是從安西都護府派過去的,由于要遙控烏滸水上游諸國,戰(zhàn)力非常強橫,很快在護蜜國發(fā)現(xiàn)了馬賊的蹤跡,最后順藤摸瓜,最終抓獲了絕大部分馬賊”

  “至于象雄馬賊,新任蔥嶺守捉使邊效忠卻是一籌莫展,蔥嶺守捉所轄區(qū)域?qū)嵲谔?,更兼高山深壑縱橫,想要找到馬賊的隱身之處殊為不易,不過按照封常清的推測,象雄人畢竟對以前象雄故地較為熟悉,沒準沿著徒多河某條支流來到了昆侖山南麓也說不定,便責令本將查訪”

  “結(jié)果呢?”

  “先不說此時,缽和州的人抓到一部分突厥馬賊后,審問之下又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

  “哦?”

  “有人提前透露了邊中丞等行蹤,才會讓兩伙平時沒有往來的馬賊糾集在一起”

  “什么人?”

  “這倒沒審問出來,估計要著落到象雄馬賊身上了,還別說,這封常清還真不是一般人,這象雄馬賊確實沿著徒多河支流來到了昆侖山以南!”

  “???!”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