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三國志呂布列傳

第十一章第四節(jié)

三國志呂布列傳 倪若家 2767 2021-06-16 17:00:00

  隨后,卻見王允在返回后忽然向呂布大吐苦水式的表示,在眼下這關(guān)鍵的節(jié)骨眼上他可千萬不能走,不然他一旦走了他們在這里可就都完了,這個國家也就徹底完了,這下都全然沒有希望了都。呂布看上去似乎有些不太理解王允為什么要這樣說,但他的心里卻跟個明鏡似的,且什么也不說只故作不解的向王允詢問,說他這話具體要從何說起。

  然而這時的王允卻什么都還沒有解釋,就立時向呂布行了一個大禮,而這卻頓時把呂布給驚嚇到了,且隨之趕忙上前要將其給攙扶起來,并再度詢問這是何故,他可萬萬承受不起這樣的大禮。然而那王允是時卻有些執(zhí)拗的向呂布表示,他眼下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呂布一定答應(yīng),而倘如其此番不肯答應(yīng),那他便一直跪在這里絕不肯起。

  呂布一見王允把話給說到這個份上了,就知道王允肯定是已經(jīng)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但他也同樣有自己的一番難處,所以就向王允表示對其所想要說的這個事情他也是無能為力,并讓其另尋高明。而對于呂布這未卜先知似的所言,那王允不由立時感到有些懵圈,且表示他這里還沒有說是什么事情呢,怎么他這方就給直接拒絕了,難不成他這方知道他這里想要說的是什么嗎。

  對于王允的疑惑不解,呂布則表示這個事情其實就跟董卓想要干的事情一樣,只是他們現(xiàn)在并沒有足夠的能力,所以之前屢次籌劃都不免失敗。而如今他們想要拉他加入,但是他卻不可以選擇加入,盡管董卓現(xiàn)在懷有殺他的心思,可是他卻不能夠?qū)Χ吭鯓樱巯鲁颂颖芤酝?,他并沒有其它路途可走。

  原來呂布對于他們之前所干的事情本身都是已經(jīng)知曉的,而只是因為一直假裝無動于衷,所以才讓別人都以為他本身什么都不知曉,而這不由讓王允立時感嘆這可真叫是一種大智若愚。當(dāng)然盡管這個時候可能還并沒有這樣一個詞匯,但卻讓王允本身就是這樣一種感覺,這正如那鬼谷門派對于智慧二字所流傳出的一句見解,便是所謂的大智在于止,小智在于謀。所謂真正的大智慧便都是原本就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而即使具有再如何高深莫測的計策謀略,那也不過就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智慧。所以有些時候別人不說,不意味著別人本身不知道,而只是別人沒讓你知道他是知道的而已。

  所以王允隨后在被呂布攙扶起來之后又立時向呂布表示,現(xiàn)如今董卓已有不臣之心,而只要其再稍加的向前邁進一步,這對于漢室而言,都恐怕將會是滅頂之災(zāi)。所以倘如這時沒有人去阻止董卓的話,只怕后果將不堪設(shè)想,正所謂食君之祿為君分憂,眾人總不能眼睜睜的看著漢室就此滅亡在他們這些人的手里吧。

  對于王允所言,呂布自是心里十分清楚,但眼下董卓與他之間已是父子關(guān)系,所以他眼下不可以做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情。原本呂布心里也有些責(zé)怨王允,這個事情早不說晚不說,非要在董卓認他為義子之后才來說,雖然董卓本身也只是想要利用他,但至少名義上他們已經(jīng)是父子關(guān)系了,所以這個事情到這一步上是已經(jīng)為時晚矣的了。

  而盡管在呂布看來這個事情已經(jīng)到了不可逆轉(zhuǎn)的地步,但王允卻對此感到不以為然,且說這不過只是嘴上隨便說說的而已,根本就算不上是真的。話說這一個姓呂,一個又姓董,很明顯這既非對方所親生,又連姓也沒有改換,這怎么可以說成是真的父子關(guān)系呢。更何況就算是真的父子,這做父親的又哪里會有干出這種事情來的,暗地里想要霸占兒媳,還想要把自己的兒子也給殺掉,這根本就是禽獸之為,又豈能將這樣的人給當(dāng)成父親,這不是讓自己也變成禽獸了嗎。

  對于王允所言,呂布一時間沉吟不已。盡管王允在智力上可能沒有他高,但是他這話說的還是讓呂布覺著有些道理的,而更關(guān)鍵的是王允的情商能力比呂布要高,所以說起話來總是能夠做到直戳他人要害。而盡管王允說的在道理上已經(jīng)讓呂布理解了,但呂布卻仍舊表示這個事情他還是不能去干,除非有天子發(fā)下的討賊詔書,否則他是絕對不會這樣去做的,因為他正常是沒有權(quán)力去決定這天下任何一人的生死存亡的。

  對于呂布所提到的這個討賊詔書,王允表示這個事情沒有問題,他會從獻帝那里拿到這樣一份詔書,但是接下來他們這方又具體該要如何作為,其這方是否還有其它什么方面的需要。而對于這其它方面的需要,呂布則表示具體的事情他會自行安排,他們這方只要給他拿到這個詔書就行了,然后還有一點,就是他那個同門的師兄弟都隱藏在暗處偷聽了那么長的時間,是不是該出來跟他打個招呼了,就這樣把他給晾在這里,是不是太有些無禮了點。

  一聽到呂布這樣去說,那陳宮便立時從暗處里走了出來,且笑著表示他這方不明著答應(yīng)加入進來,他又怎么敢輕易出來以真面目示人。不過也真是什么都瞞不過他這位師出同門的老兄,看來對于他本人藏匿在此處的情況,他這方應(yīng)該是早就心知肚明了吧。

  對于那陳宮所言,呂布則搖了搖頭表示,之前他們搞的那些個行刺計劃,那可不是一般人所能夠謀劃出來的,而且這種行事風(fēng)格他太了解了,想不知道他在這里恐怕都不行。原本他是不想過問其在不在這個事情的,但既然他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上了一條船,那總得坐在一塊一同商議吧,總不能讓他在前頭做事旁人卻在后面偷閑吧,不然這樣是不是太有點不公平了些。

  呂布當(dāng)然只是隨口說說,隨意的調(diào)侃一下這陳宮也總還是可以的。但那陳宮隨后卻表示,在他呂布的跟前他可不敢隨便的偷閑,不然只怕又會像既往那樣,又免不了要挨一頓訓(xùn)斥的吧。而對此呂布則不由得表示這總歸來說也是為他著想,不然師傅既不管他,而他自己又不肯上進,然后他這方如果再不管一下的話,那恐怕他是達不到今日這般智謀超群的水準(zhǔn)的吧。而即便是時至今日,只怕其智術(shù)也依然還沒有達到完滿,不然先前其所籌劃的那個事情就不會因為一時的疏漏而落于失敗的下場了。但也好在他們這邊沒有被牽扯到,不然眼下的情況必然不會像當(dāng)前這般安然無恙的。

  對于呂布所言,陳宮當(dāng)然是不敢矢口否認的,但他也同樣的認為這是他們運氣不好的緣故,要不然事情的成敗具體究竟會怎樣,那恐怕也同樣是不好說的。可想而知此時的陳宮并不認為自己有什么失策的地方,而對此呂布倒也并未完全予以置否,只是說將事情的失敗歸責(zé)于運氣不好的緣故上,這的確是一個不錯的理由;但同樣不可否認的是,如果不是他確實了解其個人的行事風(fēng)格的話,那他此番也可能確實不一定能夠看得出這整個事情背后的相互關(guān)聯(lián),只能說這個情況發(fā)生的確然是太過巧合了。

  不得不說,陳宮本身也著實認為他們這個事情干得確實有些運氣不太好,如此一個巧妙的布置,怎會那般輕易的就讓對方給預(yù)先察覺到了,對于這個事情敗落的如此蹊蹺,誰人又能具體給他一個詳致的解答呢。對于陳宮的不解,呂布則表示是因為他找錯了人,雖然他所找的那些人本身都是能力上十分不錯的,但這不意味董卓的手下就沒有同樣能力出眾的人,那些人的一舉一動都早已被李儒那方給暗中的監(jiān)控掌握著,在這樣一種境況下想不計劃失敗又怎么可能呢。

  按呂布的說法,這其實正如他們師傅所傳授的那樣,其捭之貴周,闔之貴密,這捭闔之術(shù)的要領(lǐng)便在于這周密二字。所以,這本質(zhì)上其實還是其個人自身的問題,也不全然都一定是運氣。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