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三國志呂布列傳

第三章第六節(jié)

三國志呂布列傳 倪若家 2711 2021-05-25 15:00:00

  彼時呂布一見對方逃跑,自然不肯輕易放棄,于是就仍舊鎖定住對方并向著對方逃跑的方向持續(xù)追去。然而,讓所有人都沒能料到的是,這竟然是那張角所施展的誘伏之計,當呂布隨著張寶的蹤影一路追蹤到指定的地點時,便不可避免的遭到了對方的埋伏與襲擊;彼時那張梁已經率眾潛伏在那里或已等待多時,一見呂布到來便指揮大約數(shù)萬教眾從四面八方圍攻而來。而盡管此時的呂布已經遭遇重重圍堵,他臉上的表情也仍然沒有任何絲毫的變動,也許是他已經習慣了面對這種情形,又或者是他本身有自己的破敵思慮,或者兩者兼有,而總之是臉不紅心不跳面不改色。

  而在一番廝殺之后,那張梁發(fā)現(xiàn)呂布的實力好像并沒有傳說中的那么勇猛,因而就想要親自上場快速的解決掉這場戰(zhàn)斗,而為了以防萬一他還是給自己吞了可臨時讓自己提升實力的所謂神藥。然而,就在張梁迅速沖上戰(zhàn)場想要將呂布給一舉拿下時,卻未曾想這原來也是呂布有預謀的一場計算,所謂置之死地而后生,便是先讓自己陷于對方所設置的計謀之下,而后誘使對方在這種情況下大意犯錯,從而可以使自己占得先機。因而當呂布再次臨陣使出他那百分百強化武力數(shù)值的特有技能時,同樣不過只是一合之內的工夫便刺了那張梁一個透心涼,且緊跟著趁其尚未完全回過神來時,呂布又是反手抽出佩劍一下?lián)]出,便見那張梁其人頓時一下人頭落地。

  而那張梁一死,對方的整個陣勢便立時失去了陣眼核心,于是那剩余的黃巾戰(zhàn)士因為陣型被破而立時降低了相應的戰(zhàn)斗力。而于此之時,那張寶眼見張梁戰(zhàn)死,自知不會是呂布的對手,因而就很是識趣的立時逃跑了;而張寶一逃,這剩下的黃巾戰(zhàn)士也逐漸清醒并各自相應撤退,而呂布由于臨時失去了全場掌控的精神力與注意力,因而就失去了對那張寶的鎖定,以至于使其得以成功的順利逃脫。

  而說起那張角,由于本身是將自身的精神力同張寶與張梁這兩兄弟建立了單方面的精鎖鏈的,這樣可以加強對二人的指示能力,并同時增強他們的作戰(zhàn)能力。而盡管這本身似乎可以產生一些奇特的現(xiàn)實作用,但同時也是有其比較弊端的一面,便是一旦二人之中有一人出現(xiàn)傷亡,對其本人而言都會產生致命的影響。因而此番張梁的身死,便頓時讓張角那原本就已經有些不好的身體一時間喪失了半條命,從而進入到虛弱且?guī)缀蹩煲獮l死的狀態(tài)。

  話說那張角的手里有一本秘法叫做《太平要術》,靠著多年修習這本秘法他獲得了超于常人的神通能力,但這種神通能力的實施本身也有極端的要求,便是容易消耗其原本既有的陽壽上限。所以張角此番的情景也是被削減了原本已有壽命的情形,而因為這個東西讓張角覺得實在有點邪乎,不應該再繼續(xù)傳給后續(xù)的其他任何人,以至于其本身有意想要將這個東西給毀掉,然后再囑咐其他人若情況不妙可各自逃命。

  然而,當張寶順利返回之后,在張角的床前得知這么個事情的時候,不由立時發(fā)出了反對的意見,并立時從侄女張寧的手中搶奪了那卷秘籍,且隨后自行脫離而去。而由于張角眼見彼時無人能夠阻攔張寶,且心下憂慮其可能將會因之受害,因而在原本就已經十分虛弱的情況下,最終因為憂心過度而撒手人寰;且在臨了之前其眼角似流出了一滴濁淚,看上去倒似乎蘊含了些許的悔恨之意,而也許時至今日這樣的結果讓他開始感到有些追悔不及,但此時此刻卻已經為時晚矣。

  之后張角被正常的舉行了喪禮并進行殮棺入葬,然后由張寧負責指揮剩余的教眾繼續(xù)與朝廷的官軍進行作戰(zhàn),但一介年輕的女流畢竟無法與眾多沙場老將正??购猓蚨蟮淖鲬?zhàn)最終不可避免的遭遇了失敗的下場。隨后,張寧不得不率領剩余部眾向別處撤退,而這一役黃巾軍損失了有數(shù)萬人數(shù),加上前面的損失和之后追擊損失的,總數(shù)大概有將近八萬人,亦即張角先前所部署的那十五萬人馬損失了總共有一半人。

  黃巾軍撤退以后,皇甫嵩率軍進駐廣宗縣城,然后將張角的尸體給挖出進行了大卸八塊及碎尸萬段,并將其首級盛裝好送往京師進行上報。而后皇甫嵩又繼續(xù)進軍,在下曲陽這里與張寶所統(tǒng)率的黃巾軍殘部進行交戰(zhàn),而由于張寶基本上看不懂那部所謂的《太平要術》,因而根本就沒法施展那上面所記載的一些術法。所以盡管張寶此時還仍有十余萬人在手,但終究還是無法在正常情況下與官軍一方進行正面對抗,最終除了張寧及少數(shù)人逃走以外,包括張寶在內的所有人都在戰(zhàn)斗中全部陣亡。

  而在戰(zhàn)斗結束后,呂布便立時帶領李肅等人返回了并州去,因而便由剩下的人們主要負責領取了相關的功勞獎勵。這一役朝廷認為皇甫嵩指揮有功應占頭份,便封其為左車騎將軍兼領冀州牧并授槐里侯爵位。而董卓因為先前作戰(zhàn)不利有所過失,所以此番算是將功折罪。曹操支援作戰(zhàn)有功,遷任為濟南國相,自行前往濟南國上任。劉備雖為民間義軍出身,但因為參與作戰(zhàn)也有功勞,所以被封為安熹縣尉,然后帶著關張兩人奉詔前去赴任。

  話說,朱儁率眾前往南陽征討屯聚在宛城的張曼成所部,并與新任南陽太守秦頡聯(lián)手,首陣便擊敗了張曼成所部,然后張曼成被秦頡臨陣斬殺。隨后黃巾軍剩余部眾又擁立了趙弘為新任渠帥,并據守宛城閉門不出,導致朱儁連續(xù)圍攻了兩三個月都不能正常攻克,因而這事受到了朝廷方面的關注,相關監(jiān)察司府認為朱儁作戰(zhàn)不力,又損耗甚多,應該遭到撤職更換。然而這個撤職的提議卻遭到了司空張溫的否決,并認為即使是古代的白起樂毅等名將都需要經年累月的時日才可以戰(zhàn)勝敵人,而今朱儁已經立下戰(zhàn)功,且已使所部黃巾軍陷入被動局面,正所謂臨陣易將兵家大忌,在形勢既定的情況下應該給其足夠的時間,以便使其最終達成消滅黃巾的重任。漢靈帝覺得張溫說的還是有些道理的,因而就沒有采用撤換朱儁的意見。

  朱儁的護軍司馬傅燮上書給靈帝表示,天下的災難往往并不是由于外部的因素所導致的,而主要是因由內部的因素所產生的,這正如古時的虞舜在治理天下時會先除掉四兇而后再任命了十六位賢相以使天下得到大治;所以這道理的背后是相通的,張角之所以能統(tǒng)率黃巾軍在各州作亂,主要的原因便是由于宮廷之內一些人的所作所為所導致的;而今眾臣為將且受命前往征討黃巾寇亂,由潁川一路走來可謂攻無不克,所以黃巾教的徒眾雖然人多勢眾,但卻并不足以成為皇帝的憂慮,而真正值得皇帝去憂慮的還是左右那些好進讒言的人;正由于皇帝本身仁德寬容,常常慣于手下留情,而給了一眾閹宦竊機弄權的空當,以至于忠良之臣深受其害,而又有了張角聚眾作亂一事;所以此時應該要考慮效法虞舜的作為,先清除左右那些為害的閹宦,而后宣告于天下,則此番禍亂自然可以平息。

  而針對于傅燮所上表的這份奏章,那趙忠看了以后感到十分厭惡,隨即便將奏章給隱匿了起來,并向靈帝匯報傅燮在此番征討黃巾過程中的種種過失。而后靈帝經過實際的評估,發(fā)現(xiàn)傅燮的功勞要大于過錯,因而就沒有給其任何的處理。而這時朱儁得到了南郡官吏丁原和吳郡孫堅的強力加入,于是隨后攻破宛城,斬殺了黃巾渠帥趙弘其人。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