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灑落大地,破舊的道觀在晨光中顯得神圣無比,姜寧和孫思邈等人站在道觀門前,仔細端詳著眼前的環(huán)境。
“姜寧,你真打算在這里建那書院嗎?豆角村雖然離長安不遠,但這里終歸是秦嶺之下,偏僻了些,你若是在這里建學,處境怕是要比在長安城內(nèi)還要艱難得多?!?p> 孫思邈面露憂色,詢問道,一旁跟隨的大牛,秦三等人,也是一臉疑惑。
自從數(shù)日前姜寧和程秦等人商量好修建學院之事,便一直在尋找修建學院的地方。
但令孫思邈等人沒想到的是,姜寧最后不僅沒有使用長安城內(nèi)程秦二人提供的地址,甚至還將這學院所在選在了長安城外的豆角村,就在孫思邈之前居住的道觀附近。
對于姜寧的選擇,莫說是程秦二人,便是孫思邈都覺得詫異,畢竟這周圍都是荒郊野嶺,便是上山的道路都只有一條崎嶇小道。
在這里建學,莫說是與國子監(jiān)爭鋒,便是和長安城內(nèi)一般的私塾都難以比較,光是生源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孫先生放心,我選在此地確實是思慮了良久,絕非意氣用事?!?p> “您也知道,姜寧如今得罪了文官集團,想建學院本就艱難,若是真在長安選址,反而會備受打壓?!?p> “與其如此,我還不如另辟蹊徑,選在長安城外,一能避開文官集團的打壓,二也能更好地發(fā)展學院。”
“長安城內(nèi)的限制終歸是太多了些,姜寧想要專心治學,避開長安城也算是省去了將來的麻煩。
姜寧淡笑道,如今他的處境可是微妙的很,不說孔穎達等人的打壓,光是長安城內(nèi),對他就絕算不上友好。
這座天下第一雄城說是寸土寸金毫不為過,雖然程秦二人愿意幫他提供修建學院的土地,但終歸是小了些。
如今他既然打算修學院,想要以此為根基在大唐立足,自然不可能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座私塾就能打發(fā)了的。
他的目標可是要將這學院建成遠超國子監(jiān)的天下第一書院,既然如此,土地,金錢,環(huán)境缺一不可。
這些東西,長安城內(nèi)都不可能提供給他,甚至就連基礎(chǔ)的辦學都會限制頗多,也正因此,姜寧才會將書院建址選在豆角村。
怎么說李二都給他封了個子爵的爵位,雖然比不上程秦這樣的公侯,但封地賞賜確實沒有含糊。
甚至還很貼心地將姜寧所在的豆角村作為他的封地,如今這豆角村可幾乎都算是他的地盤,李二此舉也算是變相地幫姜寧解決了土地的問題
“即便如此,你選在郊外也太不妥了,就算你能避開文官的針對,但這里道路崎嶇,長安的那些學子哪里會來這里修學?”
孫思邈繼續(xù)說道,一旁的大牛等人也暗自點頭。
“孫先生放心,此事并不是什么大問題,讀書求學本就艱難無比,你也知道,我大唐的學子為了求學,趕考,便是跋山涉水,跨越萬里之遙也不會膽怯?!?p> “但那些學識全都被世家門閥把持在手中,外人想要一觀根本不可能?!?p> “正因此,這些學子哪怕為了求學用性命拼搏,他們能學到的東西終歸是少之又少,?!?p> “如今姜寧所選的地點不過在長安郊外,若是真能學到學問,他們又怎么會膽怯呢?”
“國子監(jiān)的招生艱難,長安那些老夫子的私學同樣要求嚴苛,與其困頓在長安城中閉門造車,那些投報無門的學子自然會選擇一處能助其求學的地點?!?p> “所以只要姜寧能打出學院的名聲,讓那些學子知道在我這里能學到真正的學問,便是千難萬難,他們也不會放棄的?!?p> “孫先生,你不覺得,這里很適合他們嗎?”
姜寧笑著,指了指周邊開闊的環(huán)境,群山環(huán)翠,的確是修生養(yǎng)性的好地方,否則孫思邈也不可能停留在此地這么長的時間。
姜寧面色自信,但孫思邈卻依舊眉頭緊皺,在他看來,姜寧所言的確有幾分道理,只要姜寧能順利打響自己的聲名,長安城內(nèi),那些備學的學子說不定真會異動。
聯(lián)系到數(shù)日前,姜寧刻意連和程秦等人在長安城中放出的消息,姜寧修建學院的事情的確是步步為營,沒有絲毫大意。
但即便如此,此刻的姜寧,還是缺少了一分底氣。
“姜寧,你的想法的確有理,但這幾日你也應該注意到了,長安城內(nèi)的傳聞雖然鬧得兇,但光靠這些傳聞還遠不足以把你的名聲打出去?!?p> “國子監(jiān)經(jīng)營多年,想要在他們身上占的便宜并不容易。”
孫思邈無奈道。
長安城內(nèi)的傳聞雖然傳播甚快,但這些傳聞終歸是傷不到國子監(jiān)的根基,畢竟是天下讀書人憧憬的學府,不可能因為姜寧一個小兒便有所動搖,最多便是讓孔穎達這些老夫子氣惱罷了。
至于打響姜寧的聲名,這便更不可能了。
畢竟這謠言雖然給姜寧帶來了一些名聲,但有著孔穎達等人的引導,姜寧收獲的更多的都是渾名。
孔穎達到底是民間有名的老夫子,孔圣之后,就算姜寧打臉對方的事情是真,百姓也不太可能會信,只當成一個樂子,聽聽也就算了。
對于孫思邈的困惑,姜寧自然心中有數(shù),事實上眼前的情形早在他的預料之中。
他初入大唐,雖然借著朝堂辯贏了孔穎達等人,但一個幼子辯贏國子監(jiān)的老夫子,這樣的事情哪怕是真的,長安城內(nèi)的百姓也不會相信,這不符合他們一直以來的認知。
但就算這樣,也已經(jīng)達到了姜寧的預期。
他將消息放出來,本就沒想過一招擊潰孔穎達等人,對于姜寧這樣一個初入大唐,無名無份的小輩而言,諢名也是名。
如今消息傳遍大街小巷,普通百姓就算再怎么不相信,姜寧的名字還是刻在了他們的腦海中,留下了印象。
況且清高如孔穎達這樣的老夫子,遭此羞辱,定然不可能善罷甘休,他們肯定會出手針對姜寧,而且這時間絕對不會久。
畢竟時間越長,消息傳播的便越廣,對于國子監(jiān)名聲的打擊就越大。
以姜寧的估計,孔穎達等人的針對應該很快就會出現(xiàn)在他眼前,他現(xiàn)在的只需要等著這些人上門,用這些人的失敗換取他的聲名,他要踩著這些人的文名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