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得到消息,張相齡前些時日因為西狄戰(zhàn)事忙的焦頭爛額,連回家的時間都寥寥無幾。
但今日竟有時間邀自己來閑談,似乎情況很不一樣???玄芝默默審視,分析著眼前的情況。
但張相齡并沒有將話題引向此間,反而淡然的笑道:
“學(xué)宮鼎盛,傳道有人,儒道當(dāng)大興!自然便輕松不少。”
傳道有人,儒道大興?如此之話居然能從張相齡口中說出,那就說明很有分量。
要說天才,尚行學(xué)宮當(dāng)然有許多,但能達到張相齡與曲文正高度的人卻絕無僅有。
儒家能成為三教之一,可不是靠嘴吹出來的,是真的文能治民,武能鎮(zhèn)國。
在乾雍,三教掌教就是無敵的代名詞,至少在各自的道場無人能打敗他們。
那他口中的人是誰呢?玄芝突然想到數(shù)日前的文會似乎出現(xiàn)了變故,難道與其有關(guān)嗎?
玄芝對儒家的話題很感興趣,畢竟身為三教之一,儒家的實力變化足以影響整個王朝。
不由得她不小心求證。
可張相齡穩(wěn)坐釣魚臺,手扶長髯面色絲毫不變,接著又答非所問起來:
“不知玄芝姑娘對于京郊的那場爆炸是如何看待?”
聽到此事,玄芝了然的笑了笑,原來是在這等著自己,她將手中的瑤琴擺在桌上,淡淡道:
“玄芝一屆女流之輩,又怎么會在意這些。
每日只是在閣中撫撫閑琴,寫寫詩畫,聊作雅致而已?!?p> 說完深深看了一眼張相齡,暗道一聲老狐貍,口中繼續(xù)道:
“反倒是先生神通廣大,又在朝中耳目通天,對此事應(yīng)該最為了解?!?p> 見玄芝不愿多談,張相齡臉色微頓,也不多逼迫。
漠然片刻,而是將自己所知緩緩道出,最后方才問了一句。
“不知玄芝姑娘可覺得,這等駭人的爆炸會不會出現(xiàn)第二次,第三次?”
“賊人已經(jīng)死了,又如何能再次作案,先生多慮了?!?p> 張相齡聽完,嗯了一聲,目光微垂,面無表情。
兩人此刻同樣沉默,心中都有著自己的考量。
……
另一邊,方瑩兩人路過學(xué)宮的一出行院。
尚行學(xué)宮身為儒家圣地,一共分為八院,每院都有大儒做為院正前往坐鎮(zhèn)授課。
這八院分別是禮,樂,射,御,書,數(shù),政論,兵謀共計八門課程。
里面的大儒正在講今日名傳京師的佳作。
這是一首詩,出自青緣閣,更被才女玄芝姑娘譜曲做歌。
自其傳出就被眾人津津樂道,廣為傳唱,被稱為謫仙之作,就連大儒們都開始把此詩作為課論講解。
方瑩與李秀寧聽到里面的詩同時停下了腳步,竟趴在窗外認真的聽著里面的那首絕世佳作。
清平調(diào)。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臺月下逢。
李秀寧聽完后,嬌軀顫抖,渾身發(fā)蘇,竟緩緩不能回神。
方瑩見自己聽的不是很清楚,立刻往前扒了扒,似乎要找個好位置。
李秀寧不滿的回過頭,瞪了方瑩一眼,似乎在警告她,擠什么擠,擠也不能變大。
不過雖然不滿,但李秀寧此刻竟沒有絲毫要與其針鋒相對的意思,竟難得的稍微往一旁挪了挪,讓出了一小塊地方,然后就繼續(xù)認真的聽著。
她站在窗前細細品味了很久很久,口中不斷喃喃著,會向瑤池月下逢……會向瑤池月下逢。
“這首詩如此的飄逸,瀟灑,仿佛天上之詞,隨手而來。
此詩一出,世間所有的詩詞都要黯然不少。
因為當(dāng)今文壇根本無法做到如此懸像陸離,巧奪天工的意境。
李秀寧不禁懷疑世間真正有這種才子嗎?不,他是天上的謫仙,只是匆匆下凡,流落人間?!?p> 她呆立在窗前,久久無言,心中不由得在想。
“許仙,許仙,這許仙是誰,如此才子怎么之前在京城沒有聽說過?”
一種想要與之相識的感覺從李秀寧腦海中冒出來,這種念頭一出,便揮之不去。
看著眼前仿佛失了魂的女子,方瑩有些不敢相信,這不是她認識的李秀寧啊,難道眼前的人是假的?
不過方瑩心中暗自笑著,若是讓她知道這首詩的作者是誰,她會不會瘋狂。
哈哈哈,想想就開心。
看著方瑩在一旁偷笑,李秀寧忍不住嘲諷道:
“像你這種暴力女永遠也不知道詩詞的魅力,這種才子若是能見上一見,或者能為我寫上一首詩,怕是就不枉此生。”
聽到李秀寧對這首詩推崇備至,滿眼都是星星,方瑩立刻就急了,連忙道:
“哼,不可能,你別想?!?p> “嗯?”她怎么這么激動,我又沒要搶你老公。
李秀寧此刻深深的懷疑她認識這位叫許仙的才子,連忙追問道:
“你認識許仙?”
切,方瑩不在乎的說道:“我不僅認識他,還天天跟他朝夕相處……”
剛一說完她就捂起了嘴,立刻就后悔了,這不是等于把沈信的身份告訴他了嗎?
果然聽到方瑩的話,劉秀寧思考了片刻,就反應(yīng)了過來,口中喃喃道:
“你說的是沈信?”
方瑩沒有說話,知道這個時候言多必失,裝作一副愛信不信的樣子。
但她沒想到李秀寧對沈信的好奇早已經(jīng)付出了行動,并且對其產(chǎn)生了很大的興趣。
如今聽到方瑩所說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更加讓其堅定信念。
兩人同時看向不遠處,目光爍爍。
而一旁的大殿內(nèi),眼見時間已到,大儒吳浣將今日的課業(yè)布下,口中大聲道:
“眾位學(xué)子,今日的課業(yè)就是以這首謫仙之詩為題,仿寫一首,并附帶自己的理解?!?p> 眾學(xué)子聽完無不哀嚎,居然在古代也逃不掉作業(yè),難受,想哭。
他們不知道,這是某位大好人幫他們爭取的福利,并且是要考試的。
學(xué)宮下屆文會的題目就是,閱讀下面的詩詞,請結(jié)合你對自身發(fā)展的思考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字數(shù)不少于5000字。
并說說詩人當(dāng)初因和何寫下這首詩,寫作背景如何,詩詞中蘊含著什么樣的意境。
咳咳。
沈信這絕對不是報復(fù)社會,而是善良的幫助大家提升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