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幻

再遇老子

第二十一章 可怕的想法

再遇老子 二柳戲珠 2734 2021-06-07 19:53:14

  “你的思想有些可怕!”

  聽到陳博士這么說,陳樂沒來由的產生了一陣惶恐,好似有什么東西即將威脅到自己一樣。

  “我給你講個故事吧?!标惒┦拷K于回過神來。

  此時的她,看上去有些憔悴。

  “100多年前,這里原本沒有這個湖,是一場地震讓這里變成了今天的樣子。

  這里原本是個堰塞湖,大自然塑造了這里的環(huán)境,而環(huán)境塑造了這里的生態(tài)。也正是這里的生態(tài),讓一個人產生了一種思想,而這種思想,創(chuàng)造了今天的社會形態(tài)。包括你已經看到的一切,以及你未來將會看到的一切!”

  她陷入了回憶中,慢慢地講述著。

  這些話讓陳樂肅然起敬,開始對那個人感興趣起來。

  “你知道那個人是誰嗎?”她看向陳樂。

  陳樂很自然地搖搖頭,他自然是不知道的。

  “還記得早上那張榜嗎?”

  成了點點頭,“當然記得!”他答道。

  “那不朽榜的前三位呢?”她又問。

  陳樂想起來,不朽榜的前三位都是佚名。

  “前三位都沒有名字,我也正為此納悶,還想找機會問你呢!”他回道。

  “我可以告訴你,排在第三位的,就是我剛才給你提到的這個人?!标惒┦看藭r顯得很莊重。

  “那排在前兩名的又是誰?”

  既然提到這個話題,陳樂打算一次問個明白。

  “第一名是‘規(guī)則’,也就是這個宇宙的法則,我們永遠不會知道它是什么。第二名是對人們產生影響的所有一切,包括自然界也包括所有人,曾經存在過的,和現(xiàn)在存在的,我們也不知道他們是誰?!?p>  “那為什么第三名也沒有名字?”

  前兩名這樣解釋可行,但第三是一個人,總該有名字才對。

  “因為那是一個代表,他代表世間的每一個人,也代表世間的每一種生物,或者可以說,是對他產生影響的環(huán)境。”陳博士回答道。

  “環(huán)境?”陳樂有些迷糊,這環(huán)境是什么說法,他實在想不明白。

  “是的,就是環(huán)境。我周圍的一切,我所接觸到的一切,都是我的環(huán)境,包括你,也是我的環(huán)境的一部分。

  對你來說也是一樣的。你周圍的一切,你所接觸到的一切,包括我,也包括你曾經的過往,都是你的環(huán)境。

  環(huán)境能改變你的想法,塑造你的思想。而你的想法和思想,又會成為影響別人的環(huán)境?!?p>  她此時的眼神極其深邃,讓陳樂第一次感覺她像個上了年紀的老人。

  “這話倒是沒有錯的。”陳樂想了想,點頭表示認同。

  “那個人一定很偉大吧?”他感慨道。

  “不,他就是一個很平凡的人,一個老人,退了休,在這地方養(yǎng)老,經常喜歡出來走走。

  有一天,他在這湖邊緬懷過往。那時的毒蟲還沒有現(xiàn)在這么多,湖面也沒有現(xiàn)在大。湖上有船,他坐在船上,在湖心隨波逐流。

  過了很長時間,老人發(fā)現(xiàn)一個規(guī)律,船在湖中的運動軌跡,要么是圓形,要么就是沿著某種幅度的波浪線往某個方向移動。

  這讓他好奇起來,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他為此每天來湖上觀察,了解水文特征。

  過了很久,他才想明白,不同溫差的水流會帶來動能,看似平常的現(xiàn)象,其實都是兩種相反的力量互相推動的結果。

  這還是得益于他曾經是大學教授的身份,對各種理論知識涉獵廣泛。

  他總結后得出結論,若是在一個相對封閉的框架內,兩種力量的角逐,必然導致現(xiàn)象變化的方向呈不規(guī)則的圓形。若是沒有這個框架的限制,就會沿著某個方向以波浪線的形狀向前推進。

  老人最先想到的是社會經濟的走勢。不管任何一個經濟周期,都是以一種上下起伏的波浪線方式往前推進。

  后來,他總結了自己的一生。生命中的任何一個選擇背后,都一定有兩種力量在推動??此迫藗兂鲇谧栽缸鞒龅倪x擇,都是當時環(huán)境下,做出的身不由己的抉擇。

  “等等,等等!”陳樂趕緊打住。

  “這話我聽不懂,你是在說宿命嗎?”他問道。

  “這么說吧,選擇可能根本不存在,看似有兩條路可以走,但是最后總會走向特定的方向,不管你覺得那是你自己的選擇,還是身不由己,你都會覺得這條路對你來說是對的,并不會為此而后悔。

  之所以做出這樣的選擇,是因為你所有的想法,都是過往的一切經歷,和你現(xiàn)在所處的環(huán)境,共同影響的結果。”

  這話陳樂聽明白了,雖然仍就將信將疑。

  陳博士接著講述,”后來,他將這種思想用在了哲學上,用于探討人生的各種根本性問題。就比如人的本質,人性的善惡等等。

  人之所以不同,是身體的不同,也是靈魂的不同。正是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身體和不同的靈魂,這個世間才有了形形色色的人。身體和靈魂的對立,正是推動人做出各種行為的相對力量。

  他將這些想法,同他的好友進行討論。后來這種觀念不脛而走,一些人嘗試著用這種觀念的解釋當時的社會現(xiàn)象,自然現(xiàn)象,間接引發(fā)了一波社會思潮。

  當然,這并沒有形成主流的觀念。直到10多年后,一位物理學家受這種觀念啟發(fā),找到了光與能量之間的互相轉化形式。

  這就是你在堡壘里面所看到的,所有的關于光的應用。以前人們也能運用這種轉化關系,但并不明白兩者之間到底是如何進行轉換的。

  這件事震動了整個自然科學界,人們才開始真正正視起這種思想。從事各種學科研究的人,開始尋找每一種現(xiàn)象背后的兩種推動力量,從而把握學科可能的發(fā)展走向。

  以后的十年間,人類社會在很多領域都取得了重大進展。得益于這段時間的重大發(fā)現(xiàn),又推動了人類在哲學上的極致升華。對’人性’,方才有了客觀公正的評價和對待。

  而這一次升華,直接影響了后世人類的走向,也才有了我們今天所生活的社會形態(tài)。

  今天對你來說是好的東西,可能明天就會給你帶來災難,因為好與壞,總是同時存在于同一件事物之中。如果你只看到了其中的一面,那么另一面必然會讓你措手不及。

  就像這個地方一樣,這里自成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美讓人心情愉悅,但隱藏在其中的不安全因素,可能會給沒有準備的人以致命的威脅。

  即便我們清除了這些毒蟲,只要環(huán)境還是這個環(huán)境,毒蟲的威脅就永遠存在。人們雖然可以在其中享受美帶來的樂趣,卻也時時提心吊膽,處于恐懼不安的情緒之中。

  若是改變了這里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那么美也就不存在了,或者是變成了另外一種形態(tài)。所以最好的辦法,不是強行去改變它,而是將自身抽離出來,雖然有所限制,卻能享受它美好的一面。

  不進入生態(tài)環(huán)境之中,就能獨享一份安寧,對于我們來說便是美好的環(huán)境。

  然而,對于生存在期間的動物昆蟲們來說,也許毫無美感。因為它們時時處在不安全的環(huán)境中,都不過是食物鏈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若是我們強行加入進去,也就等于我們進入了它們的食物鏈之中,可能是它們的克星,但也會成為它們的攻擊目標。這又是何必呢?

  其實這個地方還有另外一個功能。你猜猜是什么?”

  陳博士怎整個人輕松下來,帶著幾分調皮地問道。

  陳樂卻顯得很沉重,他機械地搖搖頭,表示不知。

  “這里還是我們的地質災害觀測站之一。歷史上的好幾次自然災害降臨之前,這里的動物們都會給出預警,讓我們可以有時間啟動堡壘的災害應急機制。

  所以與其消滅它們,不如與它們和諧相處。對于我們來說,它們才是這個世界最好的哨兵。而我們要做的,非但不是消滅它們,而是盡可能保持它們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穩(wěn)定,自成體系?!彼f。

  ………

  陳樂好半天才回過神來,他自言自語道:

  “當你成為了別人的威脅時,你自己也就失去了安全?!?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