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鐵證如山
看著眼前這儒士如云,刺客如雨的情景,秦軒的臉上絲毫沒有畏懼。
他看著在場的儒士們,表情義正言辭地問道,“在場各位,我想知道,如果你們皇帝受到了侮辱,你們會怎么做?”
聽到這話,在場的一名大儒冷笑道,“秦軒,現(xiàn)在說這話有意思嗎?”
“為了自己的殺戮行徑找尋理由,你當真覺得我們會蠢到相信你的鬼話?”
“滑天下之大稽!”
“我宋文國大將軍只是去跟你們調解矛盾,又何時侮辱過你們的皇帝呢?”
聽到這位大儒的話,秦軒明白,這些家伙顯然不知道當天朝堂上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對此,他毫不意外。
事實上,再來到宋文國之前,秦軒已經(jīng)做足了充分準備。
出發(fā)之前,他已經(jīng)派人來宋文國調查過這里的人對于邊境沖突的態(tài)度。
經(jīng)過一番調查,他們發(fā)現(xiàn),回國的宋文國大將軍韓剛并沒有告訴百姓們,那天朝堂上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百姓們只以為,鳳鸞國之所以入侵他們的國家,殺害他們的百姓,全然是因為鳳鸞國蠻不講理。
沒有人知道,當日他們的大將軍韓剛,在鳳鸞國的朝堂上到底有多么咄咄逼人。
看著稍微大儒,秦軒說道,“如果我說的是事實呢?”
“如果我說這件事的起因,全然是因為你們的大將軍韓剛,在朝堂上羞辱了我們的皇帝陛下,因此我們才派兵攻擊你們。”
“如果是這樣,哪有該當如何?”
聽到這話,宋文國的皇帝莊嘉笑了。
他說道,“我宋文國一直講究以文御武,就算是大將軍也是由文人擔當?!?p> “你們難道以為,我宋文國的大將軍是像你們國內的那些將軍一樣,嘴里滿是粗鄙之語的丘八嗎?”
“他會羞辱你們的皇帝?簡直開玩笑!”
“你們鳳鸞國這些粗鄙之人,不要覺得自己會做這樣的事情,我們同樣會做?!?p> “雖說我們都是讀圣人書的國家,但現(xiàn)在看來,你們不過是一群衣冠禽獸罷了!”
“更何況……”看著秦軒,宋文國的皇帝笑道,“就算我們的大將軍羞辱了你們,那又怎么樣?”
“推己及人,朕身為皇帝,就算被你們羞辱了,也不會命人派兵到你們鳳鸞國屠殺你們的百姓,以此出氣!”
“朕知道,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
“皇帝也是人,皇帝也不能因為自己的尊嚴,就肆意屠戮別人。”
聽到宋文國皇帝這義正言辭的話,在場大儒們紛紛感動落淚。
他們朝著宋文國皇帝拜道,“陛下圣明!”
然而秦軒卻撇撇嘴,不屑的說道,“虛偽小人,裝什么裝?”
“你不過也是一個把自己的尊嚴看的比百姓性命還要重要的人嗎?”
聽到這話,全場震怒。
然而秦軒的下一句話,卻又一下子讓他們偃旗息鼓起來。
只見秦軒說道,“好了,我已經(jīng)羞辱了你們的皇帝,我倒要看看你們是不是有自己說的那么大方!”
聽到秦軒的話,在搶眾人面色鐵青,但卻沒有一個人敢于發(fā)聲。
沒辦法!他們的皇帝剛才才標榜了自己無所謂尊嚴,只在乎百姓性命的人設。
如果現(xiàn)在他們因為皇帝受到了侮辱而動怒,那剛才皇帝的發(fā)言,豈不是成了笑話?
就在這時,宋文國的皇帝莊嘉笑了。
他說道,“說得好!朕確實不是一個為了虛榮和面子,妄開殺戒的皇帝?!?p> “但有一說一,朕說的都是實話?!?p> “秦軒,有些話,朕奉勸你一句——沒有證據(jù),不要亂講!”
聽到這話,秦軒也笑了。
他反懟一句,道,“宋文國的皇帝陛下,我想知道,如果我真的能夠證明,你會把尊嚴看的比百姓的命重要,那你是不是就要放棄對這次邊境沖突事件的追究?”
聽到這話,宋文國的皇帝瞇起了眼睛。
當日鳳鸞國朝堂上發(fā)生的事情,大將軍韓剛已經(jīng)跟他一五一十的說明白了。
他知道,如果秦先生的曾經(jīng)用挖祖墳這件事情來威脅韓剛,讓韓剛退縮的話,那鳳鸞國確實有可能拿這件事情來反擊他們。
而既然這件事情是事實,那鳳鸞國能夠拿出一些證據(jù)來證明,也不是特別奇怪的事情。
只是莊嘉覺得,以宋文國現(xiàn)在團結一心的狀態(tài),就算秦軒能夠拿出證據(jù)。
只要他們矢口否認,秦軒也沒有辦法讓他們認慫。
于是他哈哈大笑道,“既然你說出這樣的話,那朕猜想,你們確實也會有一些準備?!?p> “如果朕答應了你們的請求。那你們應該會拿出一些偽造的證據(jù)來糊弄我們。”
“來吧!盡管拿上來吧!”
“我倒要看看你們這些鳳鸞國的蠻夷,到底能玩出什么花樣!”
說罷,他看見了四周的儒士。
宋文國的皇帝明白,有了自己這一波的預防針,哪怕秦軒拿出證據(jù),在場的儒士們也會先入為主地認為這些證據(jù)純屬偽造。
如果沒有鐵證,秦軒將無法翻盤。
看到這一幕,秦軒笑了。
這就是他想要的結果。
只見他拿過留聲機,擰動發(fā)條。
下一刻,留聲機上的唱片開始轉動。
這臺機器的大喇叭,緩緩發(fā)出了聲音。
“外臣宋文國大將軍韓剛,拜見鳳鸞國女帝陛下!”
……
“陛下,外臣在這里說明了,如果鳳鸞國這次不給外臣一個合理的交待,外臣就自掏腰包,在這鳳鸞國的國讀,給犬子辦一場盛大的葬禮!”
……
“韓外使,誠然這次的事情是我鳳鸞國暗衛(wèi)殺了你家兒子,是我們不對。”
“如果你來興師問罪,怪罪我鳳鸞國,或要我們賠錢,或要我們道歉,我們都忍了?!?p> “可你竟然要我們的皇帝陛下去你們的國讀負荊請罪?你這是在羞辱我們?”
“正所謂主辱臣死,既然韓外使要把這件事做絕了,那也別怪我們不客氣了?!?p> ……
“可如果你真想避免兩國交戰(zhàn),那為什么要提出如此咄咄逼人的條件呢?”
“難道,你不害怕宋文國的百姓慘死?”
“難道,宋文國的百姓,只是你用來羞辱我鳳鸞國女帝陛下的籌碼?”
“難道,你其實根本不在乎百姓的性命?”
……
“你打算用這個威脅本官?本官是絕對不會屈服的!”
……
“來人!給老子把宋文國的高祖皇帝寢陵給我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