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颯爽,狼居胥山,四周是西突厥的精銳本部,大家都神情嚴肅,只能聽到高聳的旗幟隨風震動的呼呼聲音。
自九月中旬,收到了隋國國都洛陽發(fā)生動蕩的消息,達頭可汗覺得這是一個機會,趁著隋國沒辦法大規(guī)模出兵境外的時機,一舉打敗東突厥,統(tǒng)一突厥部落,恢復草原幾十年前的盛境。
一直對東突厥虎視眈眈的達頭可汗早就有所部署,所以得以迅速集合了將近20萬的兵力,東侵而來。
一切都很順利,東突厥被逼到了東北貧瘠山區(qū),憑借著山地地形,暫時阻擋住了西突厥的進攻。
不過,這沒有什么可以開心的,達頭可汗和都藍可汗可是一起出生在以前的統(tǒng)一突厥部落的,互相認識了幾十年,可沒有想過這么簡單就擊潰這個宿命的敵人。
而且,雖然占領掉了東突厥的肥沃草原,切斷了東突厥與海洋的連接部分,得不到南方陳國的救援,可是所消滅的東突厥戰(zhàn)斗力量卻很少。
很明顯,都藍那個家伙有計劃地收縮兵力,為即將來到的決戰(zhàn)做著準備。
狼居胥山,突厥的圣地,突厥人相信這里離他們的狼神最近,祈禱的聲音可以被狼神聽到,并有所回應!
一頭頭牛羊被抬了上來,按照祭祀的方位擺放著,達頭可汗跪坐在草地中央上,閉著眼。
西突厥祭祀長和幾個祭祀在指揮著,戰(zhàn)士用牛血和羊血混合的血液在地上畫著神秘的圖案。
西突厥東進的步伐停止緩慢了下來,不僅是因為地形,而是另外一邊的高句麗國國王拒絕了西突厥使者帶過去的金銀,起兵五萬到了邊境,目的不明。
隋國,東北軍營也頻繁派遣斥候,打探東西突厥部落的戰(zhàn)爭情況。
北方隋軍邊軍臨時統(tǒng)帥楊爽也在集合著兵力,虎視而來。
這場突厥的統(tǒng)一戰(zhàn)爭,已經(jīng)成為了附近四方勢力博弈的場所,不,其實還可以算上南方的陳國,稍有不慎,滿盤皆輸!
形勢已經(jīng)成型,沒有停下來的機會了。
就算達頭可汗想要停止戰(zhàn)爭,東突厥的都藍可汗也不會安心龜縮在東北貧瘠山區(qū)。
達頭可汗閉著眼,神情嚴肅下是一股疲憊,隱藏起來的。
“王上,已經(jīng)準備妥當了!”
祭祀長拄著拐杖走過來用沙啞的聲音對達頭說道。
祭祀在突厥有著重要地位,代表著連接狼神的神秘力量,所以,祭祀長不用對達頭行任何禮節(jié),某種程度上,雙方地位一樣,祭祀長是精神領袖。
“好,開始吧,讓狼神明白我等統(tǒng)一突厥的決心,降下福祉!”達頭猛地掙開雙眼,精光熠熠,沉聲道。
.............
東面,高句麗邊境。
五萬高句麗營地皇帳里。
高句麗王和幾個高級將領在分析著形勢。
半個月前,一名陳國的將領名字叫秦瓊的,孤身帶著幾個侍衛(wèi)和翻譯來到了高句麗王城,侃侃而談,成功說服了這一任高句麗王出兵解圍東突厥,行成了現(xiàn)在詭異的形勢。
話說,秦瓊雖然是歷史上著名的凌煙閣名臣,現(xiàn)在也不見得口才那么好,文武雙全?。?p> 半年前,南方陳國,臨湘小皇宮。
趁著春燈節(jié)剛剛結(jié)束,不少大臣都在臨湘。
陳叔慎把大家召集了起來,分析天下大勢。
其中,就有關于北方草原的分析。
集思廣益下,加上陳叔慎對于未來楊廣三伐高句麗的著名事跡還是有印象的,把高句麗可以利用的猜想加入了分析當中。
通過對達頭可汗的性格行為分析,大家都覺得這個西突厥部落首領今明兩年攻打東突厥實現(xiàn)突厥統(tǒng)一的可能性很大。
南方陳國太遠,大規(guī)模運輸兵馬北上,必然遭到隋國的警惕和發(fā)現(xiàn),派遣海上力量進行阻截打擊。
更何況,發(fā)動收復建康的戰(zhàn)爭也是刻不容緩,那是要集中全國力量才有可能實現(xiàn)的。
所以,能不能說服高句麗,成為了東突厥能不能存活下來的關鍵。
不然,陳叔慎也只能默默安慰一下皇后都藍阿朵了。
東突厥的滅亡,不是陳國想要看到的,突厥的統(tǒng)一,不是隋國想要看到的。
隋國想要的,只是消滅都藍家族,扶持一個新的力量,北方草原的統(tǒng)一對于隋國的壓力很大,會牽制住更多的兵力。
那樣,只是比南北聯(lián)絡的東突厥和陳國夾擊好一點而已!
最終,陳國派遣一名將軍北上草原,替換掉尚書仆射虞世基。
這不是一個好的任務,如果有頂尖大將軍就最好了,可惜都要鎮(zhèn)守各地。
在這個時候,一直受到陳叔慎重用,卻沒有建立什么大功勞的秦瓊主動請纓,帶著五千陳國精銳,乘船北上。
稍微露出了一手出色的指揮能力,就輕松把戎馬半生的都藍可汗鎮(zhèn)住了,集中了一萬突厥青年,讓秦瓊訓練,以備可能到來的戰(zhàn)爭。
為什么是青年?中老年的突厥戰(zhàn)士,打仗模式已經(jīng)深入骨頭,加上草原人豪放的本性,難以在短時間內(nèi)改變。
基于形勢的判斷,秦瓊可沒有那么多時間去做足準備。
果不其然,九月中旬下旬,西突厥驟然起兵而來,速度快,沒有一點跡象。
要不是東突厥一直派有人監(jiān)視著,恐怕還沒有反應過來,就被消滅了大部分有生力量,剩下的只能螳臂當車,翻不起波瀾。
按照計劃,撤退到了東北山地草原,示之以弱,也避開了西突厥最盛的鋒芒。
期間,安排好一切的秦瓊孤身來到了高句麗國都,用南方最厲害的群臣模擬出來的各種場景分析話術(shù),成功說服了高句麗王。
歷史上,隋煬帝楊廣三伐高句麗,有著高句麗不服的原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雖然不記得這個時候朝鮮是哪個朝代,但是記得這個王朝在擊敗了隋國的征伐后,還生存了好久。
所以,這個時候的高句麗是朝代政治空明,百姓團結(jié)的時期,王應該有野心,不希望出現(xiàn)一個強大的突厥王朝。
當然,談判從來都是有優(yōu)勢一方掌握主動權(quán)的,高句麗逼迫東突厥擊退達頭可汗后,割讓東面一片草原,進獻牛羊各十萬頭,并且承擔這次的高句麗軍事開支。
錢財方面,東突厥已經(jīng)沒有什么了,不過好在,陳國商議里也考慮到了這個問題,給了秦瓊劃了底線,在可以接受的范圍。
不過是出到陳國的錢財,秦瓊和高句麗王互相雞賊地談判了一下。
最終,有了面子的高句麗王愉快地答應了出兵支援,軍隊開支只要秦瓊方承擔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