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89年7月5日。
趁著將士士氣高漲,陳叔慎帶著漢口大營的士兵沖擊了一下對岸的隋軍防御據點,當然不是打對面的主營地,而是其他防區(qū)。
一來通過壓制對岸隋軍保持將士的信心,二來觀察對岸的防御體系措施,看有沒有漏洞可以撿。
果然,雖然對面有點擾亂,但是劉仁恩強力鎮(zhèn)壓軍營不安浮躁情緒,臨危不亂,哪里有困難支援哪里,只是防御,把陳軍擊退后,堅決不乘船出擊,嚴嚴實實防御住了陳軍。
“這個劉仁恩很不錯啊,是烏龜來著,有他在,正面很難突破過去,看來要兵出奇招才有一點希望?!?p> 烈日當空,正直中午,陳叔慎也收兵回營,感嘆對岸守將的能耐。
“是啊,不過我們攻不過去,他也別想打過來!”荀法尚贊同了陳叔慎的觀點,卻也不遜。
“呵呵.......荀將軍也是很厲害的,不然,朕也不會把漢口大營和這邊防區(qū)交給你了!”
陳叔慎現在是用人不疑,一用就基本放心大膽地用。
“奕添,抗北的人員有聯絡上以前陳國的官員嗎?情況怎么樣,說給大家聽聽?”
“是,皇上?!?p> 吳奕添作為抗北的首腦,正式獲得建德皇帝陳叔慎的冊封之后,行事更加隱蔽,存在感更低,甚至在臨湘扶持起了一個新的巴山刀派后,徹底切斷了自己和門派的聯系。
他似乎很享受現在自己的職位和事業(yè),怎么說呢,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工作。
吳奕添從陳叔慎后面走到前面,朝著陳叔慎一拜又和營里諸位將官打了下招呼后:“自皇上讓我成立情報組織后,我積極向各地發(fā)展,突破隋軍的封鎖,現在建康城也有我們的人了?!?p> 對于陳叔慎接受皇位前干的一些不見得光的事情,已經并且將永遠沉入了海底,不再可能出現,所以,吳奕添等知道抗北歷史的人是不會承認抗北的真實發(fā)展歷史的。
“不過,經過我們有限的情報人員和建康城里那些投降的陳朝官員接觸,所獲甚底,他們大部分都有家人在隋朝國都洛陽作為人質,只有少數幾個人暗示如果皇上能夠帶領兵馬打回建康城下,他們會協助收復建康?!?p> “哼,如果皇上打到了建康城下,還需要他們作甚?!”有將軍憤憤不平。
“算了,那些投降的官員,本身對于我陳朝的忠心就不夠,不像原尚書仆射袁憲的以身獻國,也不像魯廣達將軍等奔逃臨湘,現在家人又在建康,能夠有這樣的回應就不錯了。”陳叔慎本來就對于這些人不抱著什么希望,思索一會,囑咐吳奕添:“這樣,奕添,不要去接觸那些高級官員了,一旦暴露可能犧牲我們的情報人員,可以試著去接觸那些中下層的將士官員,他們大多數是被長官裹脅投降的,可能很多還懷著對陳國的忠心,除此之外,讓他們潛伏起來,為將來的反攻做準備!”
“是,皇上!”吳奕添說完再次退到了陳叔慎后面,合格地扮演者自己的角色。
話不多,辦事利索!
“荀法尚將軍,你每天去騷擾一下對面,看到好的機會就消耗一波對面,等待情況有變,再發(fā)動雷霆之勢!”
“是,皇上。嘿嘿....今天皇上帶領將士們折了對面的氣焰,英明神武,真是大快人心啊,正是給臣下帶了個好頭?!?p> 荀法尚不禁感慨建德皇帝勇武堪比武帝陳霸先,雖然今天陳叔慎只是指揮,實際操作是荀法尚自己。
..........
同一天的揚州城下,更加激烈的沖突發(fā)生著。
早早,隋國護國將軍史萬歲和張須陀將軍帶著兩萬隋軍精銳往著西北劉仁恩方向而去,由于是防守,帶走的都是步兵。
丞相高颎統帥兩萬隋軍精銳回去建康,統籌剛剛控制一年的新地盤,為隋文帝的持續(xù)作戰(zhàn)做好中轉站和后勤作用。
最近來回書信情報說有陳國的暗探在建康興風作浪,是時候敲打一下那些投降的陳國官員了,讓他們知道墻頭草是不能當的。
還有,管理情報機構的官員也要換一下了,真是廢物?。?!
在親自送走了丞相高颎后,隋文帝楊堅再次命令韓擒虎等人攻打揚州城,親自坐鎮(zhèn)。
揚州城上,新的防城器械已經補充上來。
魯廣達換下了值夜班的將士,讓他們去休息,站在城門上看著下面依舊密密麻麻的隋軍,眼光毒辣的他發(fā)現敵軍少了不少。
不知道是因為什么原因離開了,或許是周羅睺太傅,或者是西面臨湘的救援,總之是松了一口氣,昨天一天已經消耗了超過三分之一的防守器械,最多一天半,就會消耗完,到時候就沒有這么輕松了。
看著城下整裝待發(fā)的隋軍,魯廣達握緊佩劍,一臉鎮(zhèn)定:“諸位將士,還是和昨天一樣,聽我命令,不準早,也不準備晚,今天,我們照樣把隋軍擊退,保家衛(wèi)國!”
將軍的魂就是士兵的魂,將軍的心,就是士兵的心,為將者,任何時候都不能表現出慌亂。
很快,廝殺聲再次響起來,攻城和防守,都是沒什么技術的,按部就班,靠著氣勢和人命。
城下幾公里選的隋軍大營,在派兵四周控制三吳地區(qū)之后,圍攻在揚州城的兵馬剩下二十五萬,今天又走了四萬,加上昨天的損失,現在就二十萬左右的隋軍在這里。
隋文帝坐在營地皇帳里面,時不時聽著傳回來的攻城情況,剩下的時間都在看著從洛陽傳過來的全國情況和批改著大臣們的奏折。
為了御駕親征,隋文帝把太子楊勇作為監(jiān)國,晉王楊廣等人輔助,處理朝政,當然,每一件事情和奏折的處理要有相同的一份發(fā)往南方隋文帝這里,有不認可的地方隋文帝會批文改正,派人快馬加鞭送回去洛陽。
勤勞刻苦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夕陽西下,隋軍鳴金收兵。
等到將士安頓完,楊堅又召開軍營大會,分析討論。
不得不說,隋文帝楊堅是勤勞刻苦的明君,在他的帶領下的隋國絕對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