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殺豬菜和變異喪尸
這是庇護所內誕生的第一個小生命,也是核爆炸之后誕生的第一個小生命……最起碼在庇護所是這樣的。
為了慶祝,安楷特地殺了一頭公豬。
這是養(yǎng)殖房里最大的一頭豬,足有幾百斤重,也是年齡最大的一頭豬。豬群需要新鮮血液,像是這種年齡大的老豬,留著也可以,吃了也沒關系。
但今天畢竟是要慶祝嘛,所以安楷這一刀下得是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他有【廚師】技能,所以這頓慶祝餐,就全部交由安楷來完成了。
安楷第一時間就想到了自己曾經在農村吃過的殺豬菜。
所謂殺豬菜,最早流行于東北農村,后來逐漸蔓延至全國,但最主要的流行地點,毫無疑問還是前世的東北地區(qū)。
對于過去的農村人而言,殺豬菜是一道非常重要的菜式。
將辛辛苦苦養(yǎng)了一年的肥豬宰殺掉,過年乃至其后一年的肉食、油料就有了。
在農村,宰殺年豬是非常講究時令的,多半要進了臘月門,最早也至少得過了冬至才行,最遲則要在立春之前。
一方面,豬只有養(yǎng)夠足夠的時間,才能體格更大,攢肉更多;另一個原因是,鄉(xiāng)里人故老相傳,一旦在冬至之前、立春之后宰殺年豬,豬肉就會沾了“春氣”,是非常不好的。
這個“春氣”的說法聽上去似乎挺玄乎的,實際上這種說法也是老祖先們通過長期觀察自然規(guī)律而總結出來的科學經驗。
農家人的豬肉是要存放一年的,古時有沒有現(xiàn)代那么便捷多樣保存手段。即便是采用了腌漬、熏烤、密封、風干等種種保鮮措施,也很難保證不會在春夏季到來的時候霉變、生蛆、腐敗。
所以人們就要想方設法延長豬肉的儲存期,冬至之后至立春之前的這段日子,是一年里溫度最低的時候,宰殺豬肉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溫度,再配合其他保鮮技術,則豬肉壞掉的概率會大幅度減少。
殺豬是一個農家人入冬以后的家庭大事,也是全村人的大事。過去的年月里,幾乎每個村里都有專業(yè)的屠夫,一個家庭商議好殺年豬的事宜后,第一件事情就是預約屠夫,第二件事情就是預約“開水”。
殺豬要用潲桶,里面裝滿開水,將殺掉的豬投到開水里一燙,拔毛除皮才會利利索索、干干凈凈。小戶人家只有一口鍋,燒的開水滿足不了潲桶的容量,這就要求助左鄰右舍都幫忙燒開水。到時候,五六家人、七八個桶供應開水。
潲桶里燙洗干凈,豬就“出桶”了,屠夫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卸掉豬頭。
宰豬時流出的血也舍不得浪費,會接到盆里,拌上面粉和調料,蒸成“血豆腐”。
項圈肉又叫刀口肉,刀口肉很快就下鍋,血豆腐同時上籠,主家則快速準備其他的食材,以便在最短的時間里端菜上桌。
等到豬肉全部被切割成塊,碼放整齊,廚房里也香味四溢,用肥得透亮的刀口肉、紅嫩滑口的血豆腐,以及白菜、粉條、土豆、金針菜等食材“魚龍混雜”、團聚一鍋的殺豬菜就做熟了。
當然這是相對簡易的版本,隨著社會發(fā)展,殺豬菜的菜式也開始逐漸豐富,就安楷吃過的殺豬菜,就由大大小小許多道菜組成。
當然具體是否正宗他就不知道了,他聽說過只有一道大雜燴的殺豬菜,也親自品嘗過有多道菜組成的殺豬菜,到底哪個才是正宗,他這個外地人還真的搞不清楚。
反正就他吃過的那一次,就有幾道非常味道相當不錯的菜式。
比如說蒜泥白肉,就是用大塊的豬肉烀熟后切成大片,蘸著鹽面或蒜醬吃,解膩增味,最是原汁原味的鮮香。
還有蒜泥護心肉,用豬心臟和肝臟之間的那部分肉,口感筋道,同樣要蘸蒜醬吃才好。
柴骨肉也作拆骨肉,是從大骨頭上剔下來的純瘦肉。說“拆”,是指大塊的瘦肉要用手撕開;說“柴”,是因為這肉烀熟后肉絲分明賣相好看。蘸料由醬油、醋、辣椒油、蒜泥、芥末、腐乳、麻醬等調制而成。
他最喜歡的,則是一道酸菜燉白肉血腸。
酸菜要用東北長白菜靠自然發(fā)酵變酸漬成,色澤微黃透亮兒;白肉是帶皮的大片兒五花肉;血腸做起來要用新鮮的豬血,加入蔥花、鹽等料調味后灌入腸衣,煮時掌鍋的要拿根長針,不時地在血腸在扎一下,待到針眼不冒血時立即出鍋才能保證血腸的鮮嫩。
這三味共入一鍋咕嘟咕嘟的燉出來,豬肉中的肥油已經被酸菜拿凈。
可惜他現(xiàn)在手邊沒有酸菜,所以這道菜他是做不成了。
殺豬的過程很簡單,全部是機械化操作,非常神奇,明明是很簡易的那種自動化設備,結果卻連殺豬這種事情都能做到,而且做得非常的好。
整個過程,如果以安楷的角度去看的話,那是相當的玄幻。就是把豬推進宰殺間,然后刷刷刷幾下就被肢解,豬皮、豬骨、豬肉、豬血和內臟分門別類的放好,連豬毛豬蹄這種東西都被留了下來。甚至連豬腸胃里的東西都被清理了出來,只接送入了沼氣轉化器之中。
但在其他人看來,殺豬的整個過程卻非常復雜,這就是系統(tǒng)對他們的認知扭曲,這一點就不用多介紹了。
而收拾過的各種食材,都非常的干凈,完全不用再次清洗。
安楷作為大廚,決定了今天這一餐的內容。
首先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硬的一道菜,那就是燉骨頭。這方面系統(tǒng)非常智能,可沒搞什么徹底的骨頭分離,而是和正常賣豬肉的鋪子一樣,在骨頭上留了一部分的肉。
這種骨頭肉吃起來是最香的,把大骨頭焯水后,丟進大鍋里,加入八角花椒蔥段等調料,再加入醬油,大火燒開,小火慢燉幾個小時,那味道……簡直了,想想都流口水。
除此之外,他灌了血腸,鹵了豬頭豬蹄,豬皮做了皮凍,五花肉做了烤肉,還剩下大量的豬肉,被他放入了冷庫之中。這么大一頭豬,稍微省著點吃的話,夠他們吃很久了。
小豬在系統(tǒng)作用下,只需要兩個月就能成年,然后再過一個月就能產仔或者殺了吃掉,所以只要稍微堅持一段時間,庇護所很快就能過上從此再不缺肉的生活。
【廚師】技能的好處就在于,即便安楷以前從沒做過,但他只要吃過,就能近乎完美的復制出來。而且他也可以自己研發(fā)新菜式,只要腦子里有想法,就能自己判斷是否能研發(fā)成功,研發(fā)過程中也總是能找到正確的方向。
這一餐,吃的所有人都滿嘴流油,說實話,雖然庇護所的伙食一直不錯,但新鮮的肉食其實是沒有的。很長一段時間了,他們吃的都是罐頭肉。
罐頭肉這東西,偶爾吃一頓是可以的,但里面歸根結底還是有大量的淀粉,無論是口感還是味道,都遠遠不能和新鮮的肉食相比。
選擇罐頭肉,那真的是無奈之舉。
現(xiàn)在終于吃到了新鮮的肉,庫里甚至激動的熱淚盈眶。
新鮮肉食,能補充人體所需的很多微量元素,能提供大量的動物蛋白,最重要的是,肉食提供的脂肪,能讓大家減少對其他事物的需求。
為什么以前的人能吃飯?一方面是因為消耗巨大,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肚子里沒有油水。同樣也是因為沒有油水,所以身體的消化速度就非??欤托枰酶嗟募Z食來補充身體所需。
現(xiàn)代人因為能餐餐吃到肉,身體長期處于營養(yǎng)充足的狀態(tài),所以對于糧食的消耗其實是在不斷降低的。
而且多吃肉,肯定是比多吃碳水要好的,所以肉食的供應,其實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是要比糧食供應更重要的。
當然了,前提是糧食能吃飽,如果糧食本身吃不飽,或者干脆就是匱乏狀態(tài)的話,單靠肉食也是無法滿足身體所需的。
總之,能吃到豬肉,所有人都很開心。
庇護所的氛圍在短短一頓飯的時間里,就變得輕快歡樂了不少。
可惜現(xiàn)在庇護所的肉食供應還跟不上,短時間內大家還要省著吃,最少要等一個季度以后,庇護所的肉食供應才能徹底開放。
吃完飯,艾瑪和喬安娜去洗鍋刷碗,安楷把肯特和菲利普,以及其他能提供戰(zhàn)斗力的人都叫到了一起,他要開個會了。
會議的主要內容,是清理河岸區(qū)的變異喪尸,雖然核爆炸消滅了絕大部分的喪尸,但也總有能活下來的“幸運兒”。之前菲利普輪換去收集物資的時候,就遇到了活下來的喪尸,而且是變異款。
和原本的行走喪尸不同,這次發(fā)現(xiàn)的變異喪尸,是趴在地上活動的,類似蜘蛛一樣,四肢關節(jié)都變異了,移動速度超快,險些就讓喬治受傷。如果不是菲利普關鍵時刻連續(xù)三箭射穿了喪尸的腦袋的話,說不定庇護所就要減員了。
而這不過是他們發(fā)現(xiàn)的喪尸之一,事實上這一次菲利普和喬治一口氣發(fā)現(xiàn)了三十只以上的喪尸群,這些東西的存在,嚴重影響了庇護所收集材料的行動,所以安楷已經決定要把這些喪尸全部清理掉了。
叫大家過來,就是一起商量一個合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