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南明靖江王

第一百零二章 如龍

南明靖江王 泱泱大明 3155 2021-06-25 09:53:27

  “快,把燈籠掛上,喜慶點,把迎接的鄉(xiāng)紳百姓們都安排好!到時候鑼鼓聲一定要響!”

  “嗻!”

  “火宮殿的大廚,酒菜都準備好了嗎?”

  “大人放心,已經準備妥當?!?p>  線縉嗯了一聲,想了一想,又道:“去杏花院找?guī)讉€會唱小曲的姑娘,噶來道噶將軍遠來疲憊,得給他解解乏。”

  “嗻!”

  “還有,其他八旗將士也要招待好,若有半點差遲,小心汝的腦袋”。

  “嗻!”

  雄偉的長沙城高大肅穆,偏沅巡撫線縉、巡按吳達、副將全節(jié)、參將楊應元站在城墻上焦急地等待著。

  “來了!”

  只見一條黑線,卷著狂沙,向長沙城逼近,

  越來越近,越來越清晰。

  一員黑臉大漢,領著幾百騎,馭馬飛馳到城門前。

  線縉從城頭俯身一望,白色的綿甲、白色的頭盔,頭盔上還有根短而粗壯的白色纓槍,一根根帥氣的小辮,從頭盔下滑出,隨風飄動,瀟灑豪邁。

  線縉倒吸一口涼氣,白盔白甲,五邊形白色旗幟上鑲著紅邊,鑲白旗!看來這嘎來道嘎將軍是攝政王的心腹啊!可得巴結好,不對、結交好他。

  “吁!”

  黑臉大漢勒住馬,沖城上大叫:“吾乃嘎來道嘎章京部將,牛錄額真楞色奇,快開城門,讓吾軍進去休息?!?p>  線縉正欲讓人開城門,全節(jié)提醒到:“撫臺,印信”。

  線縉臉一紅,光顧著巴結八旗大爺了,居然忘了查看對方的印信。

  全節(jié)一使眼色,守門的把總沖城下大喊:“楞色奇額真,請將關防印信吊上城來,讓卑職查看”。

  “混帳”,楞色奇氣得大罵,“印信在我家章京那,快開城門讓老子進去休息,不然砍了汝腦袋!”

  沒印信,把總不敢開城門,惱得楞色奇在城下破口大罵。

  又過了一會兒,更多的八旗兵來了。

  當中一員瘦小精悍的大將,威風凜凜、相貌猙獰,別看個子不高,身上卻有一股殺氣,遠遠望去猶如地獄的魔神。剛才那位魁梧高大的楞色奇雖然比這位高了半個頭,卻遠沒有這位的氣勢足。一看就是殺人如麻的狠角色。

  線縉暗道:看來這位就是梅勒章京(相當于明朝的副將)嘎來道嘎了,真滿洲的大將,果然雄壯,氣勢不凡,這下長沙有救了!

  只見楞色奇馳到嘎來道嘎面前,嘰哩咕嚕說了一通。

  又有一員白臉將領,飛馳到城門下,對城上的把總喊道:“我家章京說了,汝做得很對,軍令如山,沒有印信絕不能開城門。一會兒進城,章京要重賞汝。印信在此,拿去吧”。

  喜得把總連呼不敢,將印信吊上城,送到線縉處。

  線縉連連點頭,真滿洲的大將,就是比部下明事理。

  打開各種關防文書一對驗,官封、印信、花押、圖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分毫不差。

  線縉大喜:“快,開城門,鑼鼓敲起來,歡迎嘎來道嘎將軍”。

  ??

  長沙城門開了,嘎來道嘎也不客氣,一馬當先,大搖大擺地帶著部下進了城。

  線縉臉上堆滿了笑:“梅勒章京遠來辛苦,本撫備好了酒菜,請隨本撫歇息”。

  嘎來道嘎望四周歡迎的人群一看:“這些人是?”

  “此皆是長沙的各級官員和鄉(xiāng)紳,聽說章京到來,特來歡迎章京”。

  “哦,長沙的官員皆在此嗎?”

  “皆在此歡迎章京。”

  嘎來道嘎哼了一聲,忽然臉色一變:“線縉,大清待汝不薄,汝為何謀反?”

  線縉楞住了:“謀反?”

  “拿下!”

  一群如狼似虎的八旗將士將前來歡迎的官員們按住捆綁。

  后排的副將全節(jié)一看,不對呀,八旗用的是長柄佩刀,這些人用的是古怪的厚背尖頭大刀;八旗用的是虎槍,這些人用的是長槍。不對,不對,他們不是八旗。

  全節(jié)大喊:“不好,中計了,他們不是八旗!”

  嘎來道嘎一聽此言,哈哈大笑:“身為陳閻王,為取汝命來耳!”

  一刀砍下,全節(jié)腦袋飛出。

  進城的一千五百勇士,殺散城門附近守軍,將前來迎接的長沙官員抓住,向城外發(fā)信號。

  “大帥得手了,進城!”

  “殺!”

  見到信號,埋伏在城外的陳友龍部下大喜,殺進城來。

  清軍官員皆已被擒,無人指揮,明軍不費吹灰之力占了長沙城。

  長沙巡撫衙門,被俘的長沙官員捆了一地。

  陳友龍令部下煮了很多鍋開水,磨刀霍霍向虜官。

  忽有一人,連滾帶爬跪到陳友龍面前:“請陳將軍看在往日交情,饒本官,不對,饒小人一命”。

  陳友龍仔細一看:“咦?這不是吾大明的偏沅巡撫傅上瑞嗎?”

  前段時間,清將馬蛟麟進犯辰州府,明偏沅巡撫傅上瑞見清軍勢大,舉辰州降清。朱亨嘉派劉文秀打敗了馬蛟麟,傅上瑞在辰州待不下去,逃到了長沙。這些天,他在長沙四處活動,想在清國再弄個官干干。不料,成了明軍的俘虜。

  陳友龍哈哈大笑:“傅上瑞啊傅上瑞,汝身為巡撫,帶頭降清,居然還敢和本將談交情。也罷,看在往日交情,本將第一個剝汝的皮!”

  長沙府衙鬼哭狼嚎,一片凄慘。清偏沅巡撫線縉、巡按吳達、參將楊應元??整整三十多名長沙虜官,被“五閻王”陳友龍以“投虜”的罪名,剝了皮。

  消息傳出,“五閻王”兇名遠震,湖廣震恐。

  陳友龍使人招降安化、寧鄉(xiāng)等長沙府各縣,竟無一人敢說不降。

  開玩笑,“五閻王”讓你投降,是給你面子。不降?身上的皮還想不想要了?

  ??

  秋高氣爽,兩杯清茶。

  一文一武,端坐在明軍中軍帳內,武將英俊謙和,大將風度,笑不露齒;文士削瘦猥瑣,語氣驕狂,唾沫星子橫飛,還拿著把破扇子,仿佛談笑間能讓檣櫓灰飛煙滅。

  大明朝武勇侯嚴遵誥,正在款待一位貴賓。

  貴賓姓查名如龍,三十多歲,身形削瘦,臉色蠟黃,一雙三角眼,眼珠滴溜溜亂轉,顯得有些猥瑣。

  幾天前,朱亨嘉派人護送這位查先生,還有一批清軍甲冑,到嚴遵誥營中。告訴嚴遵誥,此人有特長,擅長偽造清軍文書印信,讓嚴遵誥派人假扮清軍,賺開長沙城門。

  “查先生,汝偽造的那些文書印信,真的能以假亂真嗎?”

  嚴遵誥半信半疑。

  見嚴道誥懷疑自己的本事,查如龍有些不悅,拈了一把山羊胡子,哼了一聲。

  “本官最擅此道,雖是微末小術,卻無有不中招者。武勇侯就等著長沙城破的好消息吧!”

  ??

  查如龍,本是弘光朝戶部一名六品主事。

  位卑未敢忘憂國。此人官雖小,對大明朝卻是赤膽忠心。弘光帝被清軍殺害后,他流落于江湖,一心以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為己任,奔走于各抗清勢力間,出謀劃策。

  朱亨嘉雄起于南囯,儼然成為一面抗清的旗幟。查如龍不辭勞苦,來投朱亨嘉,為囯効力。

  一聽說查如龍來投奔自己,朱亨嘉大喜,親自出轅門,迎接查如龍。

  有親信迷惑不解:“那么多高官來投奔您,也沒見您如此重視。一個小小的六品官,何以如此隆重?”

  朱亨嘉哈哈大笑:“爾等不知,此人天下奇才,乃神人也!得之,孤之大幸!”

  ??

  作為穿越者的朱亨嘉,深知查如龍的能耐。

  他有一項特長,擅長偽造公文印信。不管多復雜的印章,經他手偽造,以假亂真,極難看出差異。

  歷史上,此人一手炮制了給吳三桂“上血書”事件,以自己的一條命,逼反吳三桂。

  康熙初年,此人偽造全國各省總督、巡撫、提督的書信,其官封、印信、花押、圖章,非常逼真,令人很難識破。這些信中都有“聯絡聲氣,共圖舉事,恢復中原”的內容。他把這些偽信匯為一冊,攜帶身上,前往云南。

  他宿于離昆明不遠的一座寺廟中,咬破食指,給三桂寫了一封血書,大意是:天下督撫、提鎮(zhèn)及朝中大臣,皆有同心,待王為盟津之會(武王伐紂,會八百諸侯于河南孟津渡口)。大王,您是華人,當年之事(指吳降清),出于不得已。今天下之機杼把握在王的手里,王如果出兵以臨中原,天下響應,此千古良機?。?p>  查如龍寫好血書,托付一個侍童送到吳三桂王府。他企圖讓人們都知道這封信,造成吳三桂不得不從之勢。結果侍童到了昆明,卻沒有辦法進王府,徘徊了一陣,返回到寺廟,把信退給了查如龍。

  投書不成,查如龍到了曲靖府,不慎犯了事,被知府李率祖拿獲,所有偽造的信札和寫給三桂的血書都被查出。李率祖與吳三桂不和,得此物證甚是高興。但見其書札稿中牽連各省官員,影響太大,就把其他的燒了,只留下血書,申報督撫,上達朝廷。

  李率祖故意把查如龍交給吳三桂處置。吳三桂命千總董三綱把查如龍押解進京。

  臨行,查如龍對著吳三桂王府方向,大叫:“我死,你滅九族之日也不遠了!”

  至京,清廷以叛逆十惡不赦之罪判凌遲處死。

  查如龍一個小小的六品主事,死得壯烈,驚天動地,足以讓洪承疇之類的大官們汗顏。

  ??

  《明·光武帝本紀》:帝聞如龍至,甚喜,出轅迎。左右有惑者。曰:“天下奇才,得之幸也!”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