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剛打了灰,這么快就到年根了!”奶奶一大早揣著手站在院子里和李奶奶嘮嗑。
“可不是!你看看這一天天滴,是真的過得快!這日子過的像飛一樣!照這么過下去,都得快要進棺材了!”李奶奶斜著眼,一副探討真理的樣子。
“哎呀!還進棺材呢!這大過年的!說的這是啥屁話!你這老不死的東西!”奶奶嗔怪道。
“嗨,現(xiàn)在都是嘛年代了!還在乎這些!你要是在乎,打灰的時候就應(yīng)該讓你家孩子出來到“柜子”里掏錢,你看看你家里還有誰來掏的?就剩果子了?”李奶奶說了實話,可這實話就是傷人,奶奶頓時不高興了。
“滾!滾!滾!孩子們早晚還不回來了嗎?!真是的!”奶奶一貫的捻人作風(fēng),街坊鄰居卻也不真的生氣。
“你看看!還急了!哈哈哈哈!”李奶奶的笑聲魔性、爽朗,伴著冬日清晨的屢屢陽光傳遍劉窯廠。
整個劉窯廠村處于蕭索的狀態(tài)里,但卻是現(xiàn)代喧囂所無法體會的寧靜、清朗與內(nèi)斂。
放眼望去,土屋房子鱗次排開,昨晚的霜增加了空氣的厚重,仿佛凝固了,卻又充滿節(jié)日臨近的活力氣氛。
說起打灰,那還是劉窯廠村臘八節(jié)的一個習(xí)俗。
小子記得,每當(dāng)臘八節(jié)時,母親就會起個大早,從灶膛里掏出鍋底灰,用蘿篩了,然后在院子勾勒出各種線條,有圓形、橢圓形和菱形,在各種形狀的線條相接處撒上玉米、谷子或者小麥,再在上面壓上磚頭兒,之后好戲便開始了。
母親會走進屋里,哄小子趕緊起床,小子興高采烈,穿棉衣,戴帽子,在院子里一個一個翻開磚頭,其中一個磚頭下面壓著的必有一筆數(shù)目不小的錢財,這種壓著錢的磚頭便稱為“錢柜子”。
這就是臘八節(jié)的“打囤子”習(xí)俗,磚頭代表儲存糧食的囤子,祈求來年五谷豐登。
小子長大后才明白,這種誘惑早點起床的手段是母親屢試不爽的,要知道華北平原的臘八節(jié)可是天寒地凍的存在,要想早點起床需要極大的勇氣??墒切∽用看味紩杏?,為的就是那些豐厚的零花錢。
半個月前,奶奶也剛打了囤,只是家里已經(jīng)沒有孩子了,大春出嫁,二翠、華子兄弟幾個也出門兒在外,果子是不會中計的,每天懶睡到太陽老高。
這種沒有人搶錢的寂寥,也算是成長中的陣痛吧,尤其對于那些“留守”的父母來說。
好在,臘八節(jié)打囤后再要近半個月就要過年了,奶奶一大早就去趕集,開始準(zhǔn)備年貨。
昨晚的霜降徹底將劉窯廠村的氣氛拉入了年的范疇。
入秋時節(jié),還僅僅是一場接著一場的大風(fēng),樹上的葉子會隨風(fēng)飄落,略顯蕭條。爾后是一場接著一場的秋雨,氣溫也隨著雨水節(jié)節(jié)降低,便是所謂的一場秋雨一場寒了。直到進入深秋立冬時節(jié),一場霜降就可以結(jié)束地面上一切植物的生長周期,所有綠色植物的表面都會凍結(jié)成冰,太陽升起后,隨著蒸發(fā)的開始,一切都會塵歸塵、土歸土,滿眼望去便是黃土的顏色———北方的冬季開始了。
小子長大后,常聽南方人述說北方冬天的寂寥,仿佛那是一個不適合人生存的季節(jié)。其實,現(xiàn)實情況卻不是這樣,由于農(nóng)歷年的到來,人們都會在這些冬日不適合出門的日子里,擠在家里窩成一團,這給情親的潤澤帶來契機。
家人們借著年的氛圍聚在一起,又在冬日寒冷的借口中團在一塊,要么溫馨要么吵架……
好在,準(zhǔn)備過年的日子還是非常令人期待的,尤其在快要過年的幾天前,或者親戚朋友歸來送往,或者準(zhǔn)備年夜吃食,或者為了慶祝準(zhǔn)備鞭炮,或者為了拜神祭祀準(zhǔn)備紙錢………
總之,那個年代的年還是很有儀式感的,還是很有吃點好東西解饞的功能的,還是很有讓人敬畏的東西的………
奶奶這是趕了不知道第幾個集了,每次都會想起一些需要置辦的東西,然后就會不停念叨著等待趕集的日子。
一大早又和李奶奶打了一頓嘴炮,不知是李奶奶說話屁里夾尿,還是奶奶太過敏感,總之,對于孩子們的思念還是有的,不然張羅這年貨做什么?
哐啷一聲,門洞傳來門閂掉落的聲音。
奶奶從外屋抬頭張望,看了一眼便低頭繼續(xù)收拾起大蒜來。
“這幾個孩子也沒個信兒,到啥時候回來呀?!”爺爺自言自語。
“老婆子,這幾天禿子他們可有寄信回來呀?”
“那里有!別在這里黏糊搗蒜的了,快把這蒜掛到墻上去!”奶奶諷刺挖苦著安排活計。
爺爺撇了一眼,只得照辦。
爺爺說的對,奶奶肯定是想禿子和華子他們了,聽到爺爺?shù)脑?,奶奶也很是牽腸掛肚。
往西屋張望一眼,看到果子還賴在炕上,奶奶竟生出厭惡。
也許是距離產(chǎn)生美吧,總覺得離家得孩子才是好的,即使在家的孩子可以為老人提供許多照顧,卻總會受到嫌棄,或許這是破不了的坎。
爺爺將大蒜掛上墻頭,手指都快凍麻了,搓手撓耳的正要進屋時,門洞里傳來砸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