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場邊上找到母親和妹妹,一家人就歡天喜地的往父親工作的酒樓走去,他們都迫不及待的要去跟家里人的當家人報喜了。因為張揚的父親張起在酒樓當帳房,所以一般都要酒樓最后一桌客人走后,算好今日的賬目,才能下班回家,所以經(jīng)常都是半夜才回家。像今天一共有二十五名少年少女被選中,有不少人家都要到酒樓宴請賓客的,這就跟前世當兵一樣,能應征入伍的都是光榮的。而成為武夫,不僅能保護家人,更是能參加夏國的軍隊,上戰(zhàn)場獲得軍功,然后軍功再轉(zhuǎn)個職回到家鄉(xiāng)那就是光宗耀祖了。
就像海安城守備劉芳大人一樣,算起來還是張揚的表親,張揚母親劉云素的娘家人,劉芳大人在海安城的人氣可比城主大人還高,而城主大人的父親當年也是在戰(zhàn)場上立下赫赫戰(zhàn)功,官至一路總兵,年老轉(zhuǎn)職后回到海安城,被朝廷封了海安城城主。城主之位除了第一任是朝廷分封,接下來的都是全城百姓公投的。就像現(xiàn)任城主王志,他是老城主一手拉上來的,那時候半宗師境界的老城主在海安城是一手遮天。
后來劉芳回來了,這時候老城主已經(jīng)老死了,但是劉芳當初也在老城主手下當過兵,受過老城主的照顧,所以劉芳并沒有發(fā)起全城公投,因此劉芳跟城主王志的關系非常的要好。
張揚一行人來到酒樓,酒樓已經(jīng)賓朋滿座了,張揚的父親張起在柜臺后面一手拿毛筆寫字,一手噼里啪啦的打著算盤。這個世界也是有科舉的,大概的制度跟前世張揚知道的差不多,張揚的父親張起就是個秀才。這個世界讀書比練武還費錢,所以更多人都寄希望于掌握一門功夫,去戰(zhàn)場立功,然后衣錦還鄉(xiāng),照樣能當官。就算沒立多大功,只要服兵役五年,全家目前在籍的人口就可以不納稅。所以人們習武從軍的熱情非常高漲。而讀書考科舉,先不說有沒有那么多錢,就算有,就能保證自己能考上了?
張揚的父親就是一個秀才,早年家境比現(xiàn)在更好,因此才能娶了守備劉芳大人的親戚劉云素,劉云素也算是大家閨秀,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長得也算清秀,當年在海安城想娶她的男人都排到城外去了,可里面條件最好的就是張起,十五歲就中了童生,二十歲中了秀才,家里也是做生意的,于是劉云素的父母把女兒嫁給了張起。誰曾想接下來張起考了三次都沒考上舉人,科舉五年一次,一轉(zhuǎn)眼十五年過去,張揚都十三歲了。不僅沒考上舉人,這些年讀書,游學,還花了不少家里的錢,家里的產(chǎn)業(yè)也敗的差不多了,只剩下幾間店面出租給商戶,收點租金,自己還要在酒樓做帳房才能讓這個家過上還算不錯的生活。
張揚就蠻佩服父親的,又要讀書準備科舉,又要賺錢養(yǎng)家,平時一有空還要教張揚讀書寫字,就是準備好張揚要是考不進武館,就去考科舉,也不會被人落下太多。
張揚一行人進入酒樓沒一會,就有迎客生跑過來招呼了:“劉嬸,張哥兒,今日是來尋張先生的嗎?!?p> 張起雖然只是秀才,但是在小小的海安城,秀才也不多啊,而平日里處理公務,稅收的文職也都是一群秀才。張起本來也能進官府工作,但是他嫌薪資太低,就來了酒樓,所以酒樓上下對張起都是以先生相稱。
張揚開口回答道:“對,我來尋我父親,吳哥兒今日怕是很忙吧,你自去招呼客人,我們自己去尋父親吧?!睆埰鹌饺绽镆矝]少來酒樓蹭飯,所以對幾個店小二也都比較熟悉,平時里遇到也都會互相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