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合作共贏
說著,劉英干掉了碗中酒,道:“安樂伯將來有何打算?”
陳恪并未想過將來的問題,給朱雄英瞧了個病,還不知道他的情況如何呢,若朱雄英真被他再次僥幸治好,那他才有資格想將來的問題,若沒治好,他分分鐘鐘就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考慮將來的問題不也是白搭。
只是對劉英所言的這個問題并不能實話實說,只能簡單道:“我還不曾考慮那么長遠(yuǎn),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我這爵位除了歲俸也沒什么額外的東西了,550石,若想讓家里日子過得好一些也不夠,只能是我自個兒再想想辦法了,可有了這爵位,雖比普通百姓強(qiáng)些,可掣肘的地方卻也不少,陛下苛責(zé)貪官污吏,對經(jīng)商者也并未寬容到哪里去,就目前來講,我想著先弄些小吃改善一下家里的情況,義惠侯呢?現(xiàn)在朝中也無官職吧?”
在老朱眼里,也就只有農(nóng)戶才是最善良的。
最關(guān)鍵的一個是,這農(nóng)戶也不能有太多的地,更不能有任何額外資產(chǎn),只需有幾畝薄田風(fēng)調(diào)雨順的情況下能夠養(yǎng)活一家?guī)卓诩纯伞?p> 可這種日子,一旦碰上災(zāi)年,當(dāng)即就會破產(chǎn)淪落為流民了。
陳恪詢問,劉英這才介紹了自己的情況道:“沒有,幾年前為修繕父親墳地回了鳳陽,之后便請旨在鳳陽定居了?!?p> “那這次義惠侯來京的目的是?”陳恪又問道。
劉英他既然主動來找陳恪了,就沒打算藏著掖著,直接回道:“我雖定居在鳳陽,但陛下仍舊會時不時招我進(jìn)京的,這次見過陛下后,我打算在京師開個鋪子,讓犬子進(jìn)京經(jīng)營,正愁找不到可干的呢,瞧著你這雞爪不錯,便來尋個合作。”
劉英這么一說,陳恪明白了。
鳳陽天高皇帝遠(yuǎn),劉英在那里不受束縛,老朱時不時的把他招致京師,最關(guān)鍵的目的就是為了敲打他,好讓他安分守己。
而劉英怕是也已瞧明白老朱的心思,于是主動把自個兒兒子放于了老朱的眼皮子底下。
讓自己心里踏實,也讓老朱心里踏實。
其實說白了,就是送上門,讓老朱監(jiān)督著的。
不過,如此倒也也沒什么不好,主動接受監(jiān)督總比時刻被猜忌著強(qiáng)。
“安樂伯在朝中也不曾有官職吧?”劉英詢問。
聽了劉英這話,陳恪突然眼前一亮,想起了什么似的,問道:“義惠侯剛進(jìn)過宮?”
陳恪的詢問讓劉英有些費解,這兩個問題好像不在一個頻道之上吧?
半晌,劉英在茫然之中應(yīng)道:“是啊,昨晚與陛下一塊吃過飯后才出的宮?!?p> 聽了這話,陳恪立即放下酒碗,往劉英跟前挪動了幾步,道:“義惠侯可曾見到長孫殿下?”
若是朱雄英有個三長兩短的話,老朱怕是沒心情與劉英一塊吃飯吧?
即便是勉強(qiáng)打起的精神,那宮中氛圍必然也會有異樣的吧?
費解了半天,劉英道出了一個答案,道:“見了,那頓飯本就是家宴,陛下和太子一家都在,長孫殿下只是風(fēng)寒剛剛?cè)?,身體還有些虛弱。”
“痊愈了,痊愈了...”
劉英的話音才剛剛落下,陳恪便跳著腳在院子里激動的大喊。
他偶然記得的一個方子竟起到作用了?
現(xiàn)在朱雄英痊愈,他心中幾日的大石頭可算落地了。
片刻,陳恪的情緒才終于平穩(wěn),重新落座之后對自個兒剛才的行為作出了解釋,道:“義惠侯,你不知道,我說是懂些醫(yī)術(shù),其實也不過是一知半解罷了,當(dāng)初給皇后娘娘瞧病時,就是瞎貓碰上死耗子,后來長孫殿下感染風(fēng)寒,陛下又非得讓我給長孫殿下治,我哪懂啊,只得隨便寫了個方子,沒想到,還真就治好了長孫殿下的病。”
無論是馬皇后的腸癰還是朱雄英的風(fēng)寒,他真就是隨便搞搞的。
可惜,越是實話好像越?jīng)]人相信。
陳恪出言,劉英卻是呵呵一笑,道:“安樂伯說笑了,哪有那么多瞎貓碰死耗子,就像我這種瞎貓,倒是想碰個死耗子,可碰不上啊!”
劉英非得不信,陳恪也沒辦法。
既是如此,他也只能擺擺手,道:“罷了,喝酒?!?p> 管他呢?朱雄英痊愈,壓在他身上的大石頭也終于消失了。
至于其他的,別人愛信不信。
在以前他時長擔(dān)心老朱的人突然會來,擔(dān)驚受怕的,現(xiàn)在朱雄英痊愈他總算能歇口氣了。
又是一番推杯換盞過后,陳恪這才出言道:“義惠侯先前說要與我在京師開個鋪子?”
心情好了,他也能鄭重考慮一下這個問題了。
有個鋪子倒也不錯,至少比用手推車退出去賣要強(qiáng)上不少。
而他現(xiàn)在又沒有多余資金去開鋪子,有人愿意合作倒也算是雪中送炭了。
陳恪的問題出口,劉英自嘲一笑,詳細(xì)介紹道:“我家那小子無拘無束慣了,京師規(guī)矩多,若讓我那小子留于京師,我也不甚放心,有人照應(yīng)著也能好些,安樂伯也知曉,我那爵位不過是得益于陛下惦念我爹的那么一點兒恩情才封,我自個兒本身可沒什么軍功,不屬文,不屬武的,在加上我也并沒刻意去結(jié)交過,在京師所認(rèn)識之人寥寥無幾,能幫這個忙的也只有安樂伯了。”
想要找個人照應(yīng),倒也理所應(yīng)當(dāng),只是如此對他又有何好處?
陳恪還未詢問,劉英便主動,道:“鋪子所需銀錢皆由我來負(fù)責(zé),鋪子如何經(jīng)營以及如何售賣,售賣什么皆由安樂伯說了算,犬子在鋪子中只做跑腿之事,所賺銀錢,七三分,安樂伯七,如何?”
劉英只為把兒子送與京師讓老朱看著,并沒打算賺錢,因而在分配的事情上顯得頗為大方。
劉英好說話又大方,合作倒也不是不可。
陳恪嘿嘿一笑,應(yīng)道:“令公子會同意嗎?”
對于此事,劉英頗有信心,應(yīng)道:“此事我已與犬子說過,他是答應(yīng)的,犬子性子豪爽,愛結(jié)交朋友,必定會與安樂伯相處融洽的?!?p> 劉英坦率大方,與陳恪的需求一拍即合,“行,先讓令公子過來吧,若能與令公子合得來,合伙弄個鋪子倒也可行。”
勛貴中都還有不少姻親關(guān)系,陳恪與劉英不過只合伙開個鋪子,倒也不算有違禮法的。
一拍即合后,劉英開封了第三壇酒,道:“安樂伯和犬子性子很相似,必定會合得來的,我回去后便安排人先行送信過去,不出幾日他也便能過來了?!?p> 劉英想為兒子在京師找個能照應(yīng)之人,而陳恪則想找個投資人。
同等的目標(biāo)讓二人在酒桌少了年齡的隔閡。
劉英大快朵頤,往自己嘴里狂塞著雞爪,邊吃邊稱贊道:“安樂伯,你這雞爪怎么弄的???太好吃了!”
原本陳恪以為劉英只是因雞爪味道特殊而如此吃相。
沒想到,在吃他自己買來市面上常見的那種下酒菜也是如此。
劉英不止是吃厲害,喝也挺厲害的。
不間斷倒著酒,一碗又一碗的,每次自個兒喝的時候還不忘喊著陳恪一塊。
幾碗下去之后,竟把陳恪搞得有些微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