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巧手嬸告訴張橫將有地龍翻身,張橫便一直琢磨這地龍到底真的是一條龍,還是說只是一個隱喻,比如有人將地震也稱之為地龍翻身。
但既然這地龍還能吐珠,應(yīng)當(dāng)真的是一條龍。
張橫在圖畫里和傳說故事中聽說過天龍、神龍、金龍、蛟龍、赤龍、螭龍、蜃龍等龍,卻不知道地龍是怎么一個模樣。
思及大家口傳的地震就是地龍翻身的說法,覺得及早準(zhǔn)備為好。
為此他特意以誅殺天刑老人為噱頭,強迫城內(nèi)百姓前去觀看,務(wù)必使他們少在屋內(nèi),以免真的發(fā)生地震,這些人連跑都跑不出來。
同時讓親信民團士兵去四方城下轄各縣、城、村郭、傳遞消息,讓各地保正組織村民隨時應(yīng)對地龍翻身的可能。
此界有鬼狐精怪,有神仙妖魔,張橫以自己的名義說將有地龍翻身,自然沒幾個人會相信,但他暗中威脅各地廟祝以及各村的巫婆巫漢,讓他們幫助宣傳,這才讓下轄百姓相信確有其事,因此人人驚恐不安。
好在這地龍翻身有或沒有,三日便知,這些百姓在外搭建草棚,暫時還能對付,倒也不算是難過。
今日大地波動,地龍翻滾,半個四方城都化為一片廢墟,建筑倒塌無數(shù),便是張橫的庭院都坍塌了幾排,幾名丫鬟仆人也受了點輕傷。
城內(nèi)百姓縱然在外多而在家少,畢竟還是有了傷亡,整個四方城近乎被毀,哀嚎遍野,場面凄慘。
這還是張橫提前準(zhǔn)備的結(jié)果,若無提前預(yù)警,現(xiàn)場將會凄慘十倍不止。
“來人!”
張橫看著院內(nèi)房倒屋塌的景象,面色陰沉下來:“取我名片,遞交知府大人,就說四方城民團愿意配合黎大人救治災(zāi)民,只是民團有專擅之權(quán),若有事情,黎昌德不得干預(yù)!”
“是!”
眼見形勢嚴(yán)峻,老管家張忠親自取來張橫名帖,率領(lǐng)幾名親衛(wèi)向知府衙門走去,與他商議救人事宜。
也就在他剛剛走出院門之時,地面又是一震。
“啊呀!”
張忠身子一晃,差點被顛的跳了起來,只覺得如踏浮舟,大地?fù)u晃不止,眼前景物無一不動,有隆隆巨響從地底發(fā)出,似乎有恐怖巨獸嘶吼。
正西方一團火球貼地而滾,大如山岳,映照的漫天通紅,須臾爆炸開來,形成萬千小火球,迸濺向四面八方。
地面如顛舟,劇烈搖動之下,眼見的裂開了一條條蜘蛛網(wǎng)般的大裂縫,蔓延四周,沿途房屋倒塌的瓦礫橫梁,滾入了裂縫之中。
“苦也!”
老管家張忠與幾名親衛(wèi)站在大地之上,眼見著一排排建筑倒塌,一道道裂縫從地面出現(xiàn),忍不住老淚縱橫:“可憐我四方城上下多年心血,今朝毀于一旦!”
這四方城下轄三城九縣,統(tǒng)率方圓百里幾十萬百姓,張橫這幾年為了四方城的安穩(wěn),耗費了不少心血,方才勉強讓這幾十萬百姓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不至于無家可歸,無地可種,無衣可穿,無飯可食。
天刑老祖吞吃四方城百姓時,說四方城百姓的精血遠(yuǎn)比別的州府充足,足以說明四方城百姓的生存狀態(tài)已經(jīng)遠(yuǎn)遠(yuǎn)好于別處。
可是如今地龍翻身,房倒屋傾,半個四方城都化為廢墟,城外百姓的房屋遠(yuǎn)沒有城內(nèi)堅固,相信倒塌的將會更多。
在當(dāng)今之世,窮苦人家耗費多年積蓄,方才有能力修蓋一所宅院,如今房屋被毀,多年努力毀于一旦,重又變得無家可歸。
張忠是張家的老人,此時眼見局面如此,為四方城百姓痛惜的同時,也為自家少爺多年努力感到心酸。
好不容易四方城才被張橫治理的安定下來,現(xiàn)在卻重又回到原初那種邊陲小鎮(zhèn),窮鄉(xiāng)僻壤之景。
“少爺怕是要心疼死了!”
張忠拿著拜帖,等到地面不再顫抖之后,方才雙腿發(fā)飄的向衙門走去,沿途房屋幾乎不存,滿街人如同無頭蒼蠅奔走嚎叫,也有哭喊著救人的,以手刨地,欲要從廢墟挖人,夾雜嬰孩哭聲,婦女驚叫,整個城市猶如末日。
張忠不忍多看,一路走到知府衙門,發(fā)現(xiàn)連衙門也塌了,知府黎昌德與是仆人錢演等人正站在院內(nèi)發(fā)呆,十幾個仆人正在廢墟里救人。
“老大人!”
張忠來到黎昌德身前,彎腰施禮:“今日地龍翻身,我家主人唯恐老大人有失,特命小人前來探望,今見老大人安然無事,小人這顆心才總算放了下來!”
黎昌德臉色發(fā)白,此時還未從巨大的驚嚇中恢復(fù)過來,兀自心有余悸:“天威如此!天威如此!地發(fā)殺機,龍蛇起陸!剛才若是本府反應(yīng)稍慢,怕是已經(jīng)成為廢墟下的一具尸體了!”
他喃喃道:“這等大劫,為何本城的城隍不曾示警?城隍廟內(nèi)的廟祝怎么也沒有得到什么消息?”
殷朝在各個州府縣城都修建有城隍廟,尊當(dāng)?shù)赜械滦灾藶槌勤?,以求保佑地方,震懾妖邪,各村也都修建有土地廟,以土地照應(yīng)本村。
基本上各地的城隍幾乎都有幾分靈異,萬一有個什么天災(zāi)人禍的,城隍偶爾也會顯靈,告知下轄百姓,早做準(zhǔn)備。
這些神靈都是人族先人所化,經(jīng)過本地人的香火祭祀,口口相傳,以至為一地城隍,法力神通不一而足,但提前示警一般能夠做到。
這次地龍翻身,無論是城隍還是土地,都沒有顯靈,黎德昌到任第三天就祭祀了本地城隍,祈求風(fēng)調(diào)雨順,卻沒有想到如今這城隍屁用沒有,發(fā)生了這般大的天災(zāi),城隍廟里的泥塑毫無半點警示。
他雖然不怎么信神,但偶爾遇到難事也會求助鬼神,今日地龍翻身嚇到,第一個想到的便是本地城隍。
張忠見他此時還念叨城隍,忍不住道:“老大人,若是神佛都樂于助人,我等百姓又拿來的天災(zāi)人禍?旱澇蝗瘟,哪一樣不是天降災(zāi)禍?這個時節(jié),還信什么狗屁鬼神!還是先去拯救百姓再說!”
黎德昌搖頭道:“你不懂!世人生死皆有前定,今日天降災(zāi)禍,地龍翻身,乃是我四方城注定有今日一劫,從來生死由天定,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我便是去搭救,他們該死也得死,不去搭救,他們不該死,也死不了!”
張忠愕然道:“老大人,城內(nèi)如此情狀,你就不派兵施救么?”
黎德昌道:“救肯定是要救,但如何救,卻是要好好商議一番才行?!?p> 他喊來幾名正在忙碌的仆人:“去,把馮員外,黃老先生等人請來,與我商議一番,看看該當(dāng)如何處置。廚房并不曾坍塌,你們順便讓廚子多做幾個菜,我好款待他們……”
黎德昌吩咐半天之后,方對張忠道:“此時并未有雨,也不算寒冷,百姓須自救,待到我與本地鄉(xiāng)紳商議妥當(dāng)了,再做計較?!?p> 張忠急道:“老大人,人命關(guān)天??!須得從急從快處置才行,耽誤越久,這人死的就越多啊,你身為本地父母官,救人難道還用與人商議?”
黎德昌臉色一沉:“放肆!本官做事,自有道理,你一介白丁,能來見我,已經(jīng)是給足了你家老爺顏面,你還敢對本官說三道四?就不怕王法嗎?來人,給我轟出去!”
廢墟里黎德昌的幾個家丁猶豫了片刻,對張忠低聲道:“張管家,我家老爺估計被地龍翻身嚇的糊涂了,才會有此言行,要不您先回去吧,別讓小的們難做。”
他們不敢違抗黎德昌的命令,卻也不敢真的就敢轟走張忠。
張忠可是張橫的老管家,四方城內(nèi)也是一號人物,這些家丁都是本地人,自然知道張忠的厲害,因此只能好言相商,懇請張忠通融。
張忠嘆了口氣,看向黎德昌:“黎大人,你可知民心似鐵,如此慘狀你若不及時相救,四方城內(nèi)百姓怕是不會答應(yīng)!”
黎德昌笑道:“你可知官法如爐?本官做事,還能由你置喙之處?你也配?左右,還不把他推出去!”
張忠點了點頭,轉(zhuǎn)身離開。
此時節(jié)他忽然想到了最近張橫平日里說的一句話:“這狗日的世界,打破了才好!”